谈夏伸手去摸林屿谦的额头,然后又摸了摸自己的额头,最后“嗯”了一句。
“脑子有点热,怪不得说了这么多。”
两人继续往前走。到家之后,雨还没有停,雨滴仍然洒在窗台。
“跟我上去一趟,我有个东西要给你。”林屿谦说,“送你的礼物。”
林屿谦家就住在谈夏家楼上。林屿谦不在长宜的这些日子,谈夏会隔三岔五的上去拿他家的幕布看看电影,顺道帮他照顾一下房子。
密码是两人生日的组合版,当初林屿谦设定的第一个密码,就是这个。
林屿谦从书房里出来,在客厅里给谈夏递了本书过去。
“给你。知道你喜欢这个作家的书,上次她来江厦开了次签售会,我去给你抢了一本。”
谈夏高兴地接过书:“我天!林屿谦!谁说我们俩之间没有爱!这就是爱的证明!最好的友谊证!不枉我认识了你十七年。”
“嘁。这时候来说友爱了。”
“你排了多久的队?”谈夏说,“我知道她的签售会人超多的。”
“没多久,就一小会。”
那天正好是林屿谦休假,不需要去训练的日子,他排了一下午的队,最后终于等到了一个签名的机会。
不过这些他当然没有和谈夏说,他只是在心里回忆。
临走下楼前,林屿谦分了一半的洋桔梗给谈夏。
谈夏手里拿着花和书,和林屿谦说了句晚安之后就下了楼。
-
说到送花这件事,就不得不追溯回到两人的小时候,那时林屿谦还没有去江厦,还留在长宜。
那是谈夏第一次去现场看林屿谦大比赛,进入场馆前,谈夏就被何霞领着去了趟花店。何霞让女儿选一束花,到时候在比赛结束的时候,送给林屿谦。
当时,谈夏什么都不懂,只觉得那些现成包好的花都不怎么好看,她都不怎么喜欢,于是,她提出,要自己选几只。
她一选,就看中了那些洋桔梗。什么颜色的,她都挑了一点,只要是洋桔梗有的颜色。比赛过程中,谈夏一直抱着那束花没有撒手。
当时何霞还以为谈夏明白,这花不能放到地上,于是一直在手里抱着,生怕弄脏。后来,比赛结束之后,何霞才知道,原来是女儿特别喜欢这束花,才一直抱在手里的。
那天的比赛,林屿谦拿下了第一名,谈夏上前,把这束花给送了出去,尽管自己很喜欢,但毕竟是要把这花送给第一名的。
林屿谦和谈夏拍了张照片,两人的中间抱着那束洋桔梗,背景则是在体育馆。
那时的他们不明白,也不会主动去了解,洋桔梗的花语到底是什么。
只是后来,林屿谦也喜欢上了这种花,渐渐地,他也了解到了洋桔梗的花语是什么。
他永远记得那次比赛之后收到了一大束洋桔梗,直到现在,他每一次站上领奖台,心里还是会不由地想起那些花。
所以,他今天在花店里故意选的是洋桔梗,想看看她还记不记得这束花,知不知道它背后的花语是什么,重点是看看她还喜不喜欢洋桔梗。
他推断,她现在应该是喜欢洋桔梗的。因为当时在逛花店时,她在洋桔梗的前面停留了很久很久。
-
林屿谦和谈夏的故事,一直可以追溯到二零零六年他们俩出生的时候。林屿谦的母亲张蕴和谈夏的母亲何霞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姐妹,家里的上代人之间就认识。
谈夏的父亲谈江南和何霞认识于执礼大学的医学院,两人是同班同学。张蕴和林屿谦的父亲认识于执礼大学的商学院,两人也是同班同学。一来二去的,四个人之间就熟悉了起来。
林屿谦和谈夏的出生日期很接近,谈夏是三月二十一,林屿谦是四月五日,两人都是白羊座。虽然星座一样,但性子好像是不大相同的。
林屿谦话少,不怎么爱说话。相较之下,谈夏就比他开朗了许多。人的性格和家庭成长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林屿谦家里的生意好起来了之后,他就经常一个人在家。
相比于楼下的谈夏家,虽然家里是两位医生,偶尔也会一起加班留谈夏一个人在家里,但时间上的陪伴总归是更多的,家里也总是热热闹闹的。
楼上楼下的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谈江南和何霞便想着,林屿谦一个人在家时,就把他邀请到自己家来。
自打两人记事起,他们的生活里,好像就有对方的身影。后来,林屿谦就被接到江厦去了,说是在那边找到了一位更好的羽毛球教练。
两人一别经年,在十七岁夏天的雨夜里,重逢在路灯下。
窗外的雨滴依旧在不停地下落着,拍打在玻璃窗上,发出了滴答滴答的声音。
洋桔梗被摆在了书桌上,正在安静地望着窗外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