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如果文物会说话 > 第34章 节目与回答

第34章 节目与回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年初晏清淮录制的文物类节目《国宝在身边》,在五一期间登录各大平台播出,播放的频率是一周一期。

周叙允特地看了第一期内容,发现居然讲述的是关于他们博物馆的事。

晏清淮作为特邀嘉宾,不但大体讲解了文物的价值,还给大家普及了这些文物挖掘过程的艰辛,以及修复的困难。

第一期刚刚播完,他便凭借着专业的文物知识,以及出色的外表,很快就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不少粉丝找到节目组,在下面留言说希望看到晏清淮的直播。

节目组认为这件事很有热度,于是让节目制作人魏伊言跟晏清淮沟通,说想要他在意大利开一场直播。

晏清淮在意大利第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进入尾声,最近也就没有那么忙了。

他半个月后就能回到国内,因此答应了这次的直播。

直播的时间定在下一期开播前一天,那时候晏清淮还在意大利。意大利的时差与这边相差六个小时,经过商议,最后决定定在十点直播。

这时候意大利是四点,正好是晏清淮刚刚下课的时间。

魏伊言把直播的大纲发给了晏清淮,还问他有什么可以增加的。

晏清淮看完直播内容之后,就提议说想要连线一位省博物馆的文物讲解员,跟自己一起聊一聊第一期节目中出现的蛋壳黑陶杯。

这是周叙允所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他认为周叙允再讲一遍,应该比自己节目中讲的更加仔细。

魏伊言之前在元旦的KTV见过周叙允,听牧棠舟介绍过她。他也大概听说了晏清淮和周叙允的关系,只是不知道这次连线是晏清淮相信周叙允的专业能力,还是假公济私。

他担心直播会出问题,只能说道:“我今晚跟她对接一下,如果真的专业性很好,我一定同意连线。”

晏清淮也知道魏伊言心中的顾虑,于是答应下来。

他提前将整件事告诉了周叙允,问她能不能跟魏伊言加个微信,两个人具体聊一聊直播连线的事。

周叙允倒是不怕被审视专业性,就答应了下来。

等到晚上下班后,魏伊言微信的验证消息就发了过来。

周叙允通过后,那边就发来了问候的消息:【你好周小姐,我是综艺《国宝在身边》的制作人魏伊言。】

【你好。】周叙允简单的回复一句。

魏伊言接着发信息:【后天晚上十点,我们节目组会让晏先生开直播。他提议连线你,让你具体讲解一下蛋壳黑陶杯,所以我想提前听一下你的讲解。】

周叙允不卑不亢:【是我发语音,还是咱们语音通话?】

【语音通话吧。】

之前周叙允就听说过魏伊言高冷的性格,也知道他在工作时不愿意多说废话,自然也跟着一起直奔主题。

周叙允发了一个“OK”的表情包过去,魏伊言的语音瞬间就打过来了。

语音电话接起来,魏伊言开门见山的问道:“周小姐,你现在可以我讲述一下关于黑陶蛋壳杯的知识了。”

周叙允也喜欢这样不拐弯抹角的通话,于是便开始讲起自己所知道的知识。

黑陶蛋壳杯属于龙山文化,现在藏于省博物馆里。器壁厚度不到1毫米,杯口最薄处仅0.2毫米,属于龙山文化早期,现展出于博物馆《海岱日新》展览史前展厅。

在新时期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黑陶文化距今约4350—3950年,具有“黑、薄、光、纽”的艺术特点,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省份。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国内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她的知识很专业,让魏伊言在心中佩服。

他沉默了一阵,又问道:“如果让你在直播间讲解黑陶蛋壳杯,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讲解呢?”

如果只是干巴巴的讲解,可能观众并不会喜欢。

周叙允想了一下,提议道:“不如让晏清淮弄出来一些图片,我在讲解的时候他手动翻图片,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看着图片听讲解,大家的兴趣会高一些。

“不能结合什么故事吗?”魏伊言想到之前牧棠舟说过的话,周叙允最擅长的就是在讲解的过程中加入相应的故事。

只要是听过她讲解的,都会被故事所吸引。

周叙允淡淡的说道:“黑陶文化距今时间太长,所以没有什么相应的故事流传下来。”

魏伊言也知道她在知识方面是专业的,也就没有继续提议结合故事。他还是采纳一开始周叙允说的主意,并且跟晏清淮说了这件事。

他答应找图片,以及之后跟周叙允的对接工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