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九年六月,赵军强攻洛阳,二旬未克,刘隽屯兵于金墉城,分兵切断邙阪、河阳等道路,又命箕澹陈兵于谷水两岸,与石勒对峙。
石勒不敢怠慢,亲率两万大军驻防各城门,箕澹渡河来攻,两军厮杀之间,刘隽亲率幽州突骑绕至石勒军后方,又有刘胤率猞猁营从青城宫杀出,形成合围之势。
刘隽身先士卒,麾下人人效命,再加上石勒、石虎治民颇为严苛,甚至屡屡用伤兵、老弱充当军粮,可谓声名狼藉,自是不如治军甚严、又是朝廷正统的刘隽得民心,故而不少百姓都冒死悄悄为晋军通风报信、捐献粮草。
两军一直僵持到了八月,是岁大旱,北境几乎寸草不生,各蛮族无有牧草、平日里也不屯粮,很快便粮草告急,石勒只好再临时命人劫掠各世家大族的坞堡。
与之相比,刘隽屯田十余年,兴修水利、兴建粮仓,又有梁州作为后盾,虽然也粮草吃紧,但怎么也不至于沦落去烧杀抢掠。
这么一来,原先还首鼠两端的豪族不少都彻底投向了刘隽,纷纷出人出粮,甚至有大族派出死士火攻赵军。
终于到了九月初九重阳那日,石勒揽镜自顾,忽见鬓边白发,一声长叹后下令撤兵。
大军开拔之时,石勒忍不住令人打探刘隽动向。
“禀大王,听闻今日他与宗亲以及温峤往邙山登高去了。”
石勒默然,淡淡道:“今日方知曹孟德之叹。”
直到确认石勒已然归返定襄,刘隽才暂时放下心来,开始和温峤商量着处置战后事宜。
此番随军,温峤算是见识了刘隽能孜孜不怠到何种地步,尽管刘隽素来大方,但凡能杀敌立功,少则良田百亩,多则封妻荫子。但做他的属僚常要从早忙到晚,少得片刻休憩,至于偷奸耍懒更是别想,擢拔薪俸全凭本事,就比如当下大战甫一休止,刘隽便将麾下的属僚支使得团团转:
有的着手肃清奸细、安定人心,修葺城墙、安葬骸骨。
有的负责抚恤亡者、安顿伤者、犒劳存者、封赏有功者。此战虽然拿下了洛阳,但不可谓损失不惨重,这些年征战练出的老折损近半,还要不断扩充兵源、抓紧练兵,否则下一战应付强敌则会捉襟见肘。
有的奔往田间乡里,清点丁口、丈量田亩,劝课农桑、复耕复市。
与此同时,如温峤这般的文胆还得帮着刘隽向朝廷上表报捷,一篇表章几易其稿,字字斟酌,也不知他是造作小人还是纯质君子,明明位列三公还是皇帝的入幕之宾,在礼数上却比微末小官还要谨小慎微。
一时间整个幕府人人走路带风,恨不得生出双翼。
也正因如此,不过短短两月,洛阳已然秩序井然,若不是掩藏在新砖下的焦土,几乎看不出恶战的痕迹。
朝廷的回音迟迟不来,但各州郡的贺仪却尽数到了,几乎所有封疆大吏都不约而同地请天子迁都洛阳。
在这个节点,刘隽如何作想就显得格外重要,从江东到关中,从幽燕到巴蜀,几乎所有人都在观望这位年轻将军会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