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凤楚也仔细看了滑轮,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用了这样装备,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就可以做到了,而且还省力不少。姬凤楚对着元舟说:“有了这个东西,估计房子可以造的快很多。”
元舟说:“除了装备,还有一个方便又牢固的连接方法呢。”元舟拿来两根木头,把昨天晚上偷偷在手机上看的榫卯结构教给大家,只是一样的毛病,一看就会,一做就废,元舟对自己也是很无语。
姬凤楚知道元舟又做不好了,接过工具道:“你说吧,我来做。”元舟一说,姬凤楚很快领悟了,没两下就做出了个雏形。元舟感叹:“你可真聪明啊!”
接话道:“大祭司是我们氏族最聪明的人。”
姬凤楚睨了他一眼对元舟说:“别听他乱说。能想着这种方法的人才是最聪明的。”
元舟眼睛亮闪闪的道:“这方法我也是学来的,你能一两下就明白做出来是真聪明啊,以后我要做什么,还要劳烦你帮我试着做呢。”
姬凤楚嘴角上翘道:“好。”
众人围着两人一起研究了一会这个榫卯连接方式,自己在那里试着做做,其实还是需要铁器,石刀石凿做起来真的是慢好多,好在他们力气大,也能慢慢的做出来,无非是多花功夫。元舟又顺便把脚手架的搭法也教了,怎么绑扎,怎么连接,怎么设扫地杆,怎么搭斜撑,都一一说了,要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再问他。
元舟已深刻领悟到人类的祖先们是真聪明,动手能力真强,缺的只是思维和经验,一件事一旦点破,如果只是执行,他们真的很快能上手。元舟还相信他们接下去肯定会有很多推陈出新,会有很多根据实际情况的创新和升级。元舟感觉自己是因为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几千年的发明带来的便捷,慢慢使做为人的本来能力退化了的产物,就是不敏捷,笨手笨脚,从个人能力来讲真的像个这个时代的婴儿,从脑力智慧来讲却又站到了这个时代高不可攀的高度。
一转眼就过午了,天又下起雪来,众人到祭司楼一楼休息。姬凤楚和元舟回到二楼,姬凤楚动手做午饭,其实姬凤楚他们原来一天只吃两顿饭,姬凤楚发现元舟是吃三顿的,所以也跟着元舟开始吃三顿。姬凤楚尽量按元舟的口味烤了肉,又用野菜干做了一锅汤,两人吃了饭,雪更大了,天更冷了,好在楼里的炉子一直烧着火。
元舟是南方人,冬天又都有空调的,其实是真没受过这样的冷,说实的真有点受不了。在姬凤楚做饭的当儿,元舟找出一点碎兽皮,给黄桃罐头的玻璃瓶用粗糙的针脚缝了两个套子,在里面罐上热水,一个给姬凤楚,一个给自己,算是热水袋。吃过饭后就挨着炉子抱着热水袋不肯挪地方了。
姬凤楚也顺势坐到火塘对面,两人计划接下来要做的事,房子修好后,竹编工作就挪到那里去。说着说着,姬凤楚问:“元舟,你说竹子可以做很多生活用具,都有哪些可以做呢?”
这个问题元舟已经想过了,讲讲讲不清楚,元舟把自己的背包拿来,拿出笔纸,把自己能想到的器具都简笔画了出来,一般一种器具画一平面,再画一剖面,一边画一边和姬凤楚讲解,这个是做什么用的,比划一下大楖多少大,竹子要劈成什么样。
元舟很多东西只看过记着个样子,只知道大楖是做什么用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一般以用途来说,这个是淘米的,这个是拎菜的,这个是过筛的等等。本来元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写的说明,只是这个时代文字可能都还是少量的,没有办法。
姬凤楚每一样都问的很仔细,问很多的细节,元舟能说的说,说不清楚的,两人从用途上讨论,想象着大楖是什么样的。元舟零零总总画了十几样。主要毛竹弯折定型应该是用火烤,用具如果需要直接触熟食的,都要求用水煮过,实在大件就用蒸汽蒸过。竹篾有很多劈法,大的、小的、厚的、薄的、圆的、扁的、青的、黄的等竺,竹片可以撑起形状,有眼没眼、眼大眼小都有用处。作竹器,锯子的作用最大,坚劈的话估计石刀也能完成。现在有一把锯子,如果就是锯断,一天应该能锯挺多的。
说到底还是缺工具,有些工具有了,相应的事物便能应运而生。反过来,有些需求提升了,工具也应运而生了,一样一样的。
两人说说画画,半天很快过去了,天暗下来了,雪更大了,飘飘洒洒的又给大地加厚了一层白茫茫。姬凤楚做了晚饭,两人吃了。炉子里燃着柴火,虽然暖和一些,但是烟气也大部分在屋子里。姬凤楚看着元舟被熏的眼睛红红的,知道他不适应,也是无奈:“你眼睛没事吧?早点休息吧,闭着应该会受一些。”
元舟被熏了半天,也确实难受,说:“等楼下竹器制作移出去了,我就去烧些炭,好的炭是没有烟的,到时候拿来取暖,就没问题了。”
姬凤楚说:“元舟,你脑袋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啊,怎么会知道那么多。”
元舟道:“并不是我知道的多,我知道是因为无数前人的努力和探索留下来的经验。”姬凤楚一定要明天先去烧炭,竹子挪不挪出去先不管了,挤挤总能匀出地方的,两人约了明天一起先去烧炭,也累了一天了,各自安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