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舟随口一说:“只是鸟毛不多,本来还可以做更多东西,可以做被子做衣服都非常暖和的。”
两人又交流了一下,说是广场上房子已经起好了,就要打灶砌炕了,做好后让元舟再去看看有什么要改的,元舟应下。两人闲话一会,姬凤楚又要出去了,第一次建这个带炕的房子,大家都特别的上心,元舟也跟着一块去了。
黑河长老已经在指挥砌炕了,族民们是看也没看到过,元舟是没吃过猪肉,至少见过猪跑,在视频上见过,就变成了最懂的一个人。元舟提出意见的话大家都听,元舟不管他们听不听的懂,把自己知道的原理都讲一下,万一有人能听懂呢!
墙内一帮人在砌炕,墙外一帮人在砌灶,元舟重点又讲了烟囱的作法和原理,炕能不能成功,关键是烟的走向。
天快黑的时候,终于炕灶都砌成了,要试运行了。人人都不想回去,想留下来看效果,但真不需这么多人熬夜,大家连续工作也是很辛苦的。后来黑河长老点了五六个人晚上烧炕守夜,别的人明天一早再来看效果。
姬凤楚和元舟也就着白雪的反光回到家里。家里还是一如既往的舒适,女奴很尽责,两人不在的时候,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一直烧着热水,炭盆也会按时加炭。元舟坐下,舒服的叹了声,一会拎了热水去新隔出来的小间里洗澡。
姬凤楚参考了元舟的意见隔了个小间做浴室,把小间一分为二,一边放洗换衣服,一边洗澡洗脸。现在天气冷,换衣服的一边搬进两个炭盆,洗澡换衣服就都不冷了。这真是为元舟做的,这里的人没有天天洗澡的,元舟不行,最多两天,必定要洗。
现在有条件了,姬凤楚也学着元舟天天洗个澡再睡。感觉自己干净多了,睡觉时也舒服多了。元舟还说:“楚哥,你变香了。”搞的大祭司都有点难为情。
第二天一早,元舟还没起床呢,黑河长老就带了几个人来了。见了姬凤楚就说:“大祭司,您快去看看吧,炕真的是太神奇了,真的会热,人躺在上面很舒服,房子也能热起来。现在整个屋子都很舒服。”大家七嘴八舌的附和着。姬凤楚想叫他们小声点都来不及,大家太开心兴奋了。
姬凤楚挺无奈:“大家先去吧,我一会就到。”
姬凤楚走进元舟的房间,看元舟醒了:“把你吵醒了吧?他们说炕很好用。”说着看元舟要起来,拿了衣服递给他道:“你慢慢起,不急的,吃了早饭再去看。”
黑河他们回去的时候,看到很多人都来了,在这儿摸摸那儿摸摸,那个高兴劲别提了。看到黑河进来,你一嘴我一嘴的说:“长老,长老,这炕真是好东西啊,有这个,雪季就冻不死人了。”
“长老,长老,你和大祭司说说,我们再建一些吧。”
“长老,长老,我今天晚上可以待在这里吗?”
“我可以带我阿娘来看看炕吗?”
......
姬凤楚和元舟来的时候,就看到黑河长老被热热闹闹的围着,回复族民的诉求。再建一个不可能,材料没有了,就这还是东拼西凑才搞齐的,现在收集材料实在不太现实,虽然是个好东西,也只能等雪化了才能再建,还有就是工具也要拿去作竹器了,在雪季做一点出来,以后开集的时候也可以换食物。
姬凤楚来了后,大家都静下来了,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大祭司。姬凤楚首先肯定了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让黑河长老从氏族里拿些食物奖励众人。又让众人把广场的清理一下,把毛竹都搬过来,把半成品的竹器都拿到房子里来,要开始做竹器了。至于具体的人员安排,工作安排等族长阿默来了告知大家。这几天元舟就在竹器工坊里转了,暂且叫竹器工坊
没办法,有好多问题需要解决。是劈篾还是竹丝,多粗多细多薄;青篾还是白篾;骨架怎么做,多长多细还是两头尖还是一样宽;弄不干净的毛刺怎么去掉;竹子怎么弯折成型;是细做还粗做等等,问题多多。
有些问题元舟统一回答,比如接触直接吃的食物的基本都是细作,竹条表面的毛刺要削光,要平整光滑,还要用水煮过或蒸过。用来晾晒的器具,毛刺基本等做完后在火上快速过一遍,烧掉小刺就成。竹子需要弯折的也是先用绳拉出形状绑住,然后再在火上烤定型等等不一而足,另有具体的再具体讲解。
又提供了很多器型,又说了很多可以用到的地方,族民们自己触类旁通又发明了很多的器具。
元舟发现因为刀具实在太少,锯更是只有一把,族民们慢慢自然形成了流水作业的雏形。两三人轮流管锯,只管锯各种长度的竹断,按类排好,由族民们根据需要自取,看哪类少的快,就多锯一些,另外就是哪里一定需要锯的就去锯一下。
几人轮流管灶,不间断的烧着火,煮着水,有要煮要蒸的竹器就送到灶房蒸煮,真一点也不浪费资源。慢慢的做出来的竹器越来越像样,品种也在增多,有人已开始做如做竹床、竹桌等大件竹器。大家都以做的竹器好受到元舟表扬为荣。
如此过了好些天,无舟发现有一部分人天天在,有一部分过一两天就不见了。族长阿默这几天可忙坏了,早在建房子时候,很多族民都来要求能去学编竹子,只是房子才那么点大,人那么多,人人要去不可能的。后来就订了个制度,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非奴隶可以去学编竹子,然后每天只能去三十人,再多真的装不下了,自愿报名,每天做的特别好的前五名留下,别的人只能学两天,两天后可以领了材料自己回家做小件。每户人家一次也只能先去一名,不能同时去,先去的人家的成员,排到后面再去,相当于1+99,2+88,以此类推这样的顺序。小件做的特别好的人才能做大件,大件两天完不成的可以留下。以保证既有人教,又能完成作品,还能保证人人学上一学。大致是这么个意思,具体还有挺多问题的,就由阿默等几个决断。虽然不甚完善,但已经够用了。
时代就是被现实推着走的,当一类事物产生,必定会有伴随的问题出现,有问题必定会想办法解决,慢慢的就形成了一套社会体系,社会体系又推进时代有序向前,不适应了再改进完善,矛盾不可调和了,就打破推翻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