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舟和姬凤楚出发前好些天就已经在计划出行路线了,车子加不上油了,只能靠太阳能充电。也不能整天的跑,跑的时候充的电少,所以太阳最烈的时候最好停车,把所有太阳能板伸出来充电。如果碰上阴雨天,可能就更走不了的,晚上也不能走,没有正式的路,太危险。这样能走的是早上3小时跟傍晚2小时,再多估计电量也支撑不了了。
姬凤楚倒是没事,光靠脚就能走很多的路,元舟不行,元舟也不能像土著人这个善奔,整天走,也没像样的路,时间长了是吃不消的。再说还带了很多生活必需品,所以这个车就是个代步工具又是个移动临时据点,还是挺有用的。
两人规划的路线大致是沿河开,然后纵深走走看看。元舟自己也有计划的,主要要看看植物、矿产等等。都交待别人一个是交待不清,一个是自己也想不清说不清楚,只有看到实物了才能大致知道怎么处理。
本来寻找回家的路就是一件渺茫而辛苦的事,没找到之前不光身体苦心里也苦。自从想通了后,旅途就变成了探索之途,非常的有意义。了解这片土地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又把找到各种有食物药材矿产等等,就变成妙趣横生,惊喜多多。
元舟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几乎都待在凤起部,也没法出去过。现如今早春的暖阳温温和和的,天空干净湛蓝。沿途的大大小小的树木将将露出了绿芽,落叶枝条冒出了生机,长绿树表面覆盖一层鹅黄。春天的花儿还没有开放,残留红梅白梅还时隐时显,草地嫩绿嫩绿的向远方延伸出去。鸟雀已经活跃起来了,时而成群飞过,时而落在树林之间。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已经来临,在其中穿行,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元舟心情很好,和姬凤楚叨叨叨叨的说话,开心了又说:“楚哥,我觉得这里就是桃花源啊。”
姬凤楚问:“什么是桃花源?”
“桃花源就是一个理想的地方。”说着背起了《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元舟背的很享受,姬凤楚听着也很享受,听完后说:“完了呀,虽然听不懂,只是感觉应该是个好地方。”
元舟道:“这里不比文章里的差呢!”
姬凤楚感觉到慰贴:“真的吗?那你喜欢的吧?”
元舟喟叹一声:“当然喜欢了。”又看看时间,感觉差不多了,可以让车充电了:“楚哥,我们下去走走吧,看看有什么野菜可以采。”
说着两人停了车,升出了太阳能板。姬凤楚陪着元舟下来,元舟顺手提了个竹篮,拿了剪刀。走走看看,元舟认识的野菜不多,姬凤楚看到什么就一一介绍过去,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元舟只认识几样,找到了马兰、荠菜和野葱,姬凤楚倒是不认为野葱,这个以前没人采没人吃的,马兰、荠菜倒是认识的,只是普遍认为这个吃不饱,只偶尔采点。
元舟笑道:“楚哥,荠菜可好吃了,我们可以包馄饨吃,很鲜美的,刚好新鲜的兽肉也有,面粉也有。”
姬凤楚笑道:“好啊,你做的吃食都好吃!”
元舟也挺高兴:“采荠菜也很治愈的,我采会。”
姬凤楚看无舟高兴,这里也没什么危险:“那你在这里采,我去周围看看,你带着哨子没,有事就吹哨。”
元舟说:“带了的,你去吧。”说着就看到姬凤楚身手矫健的朝远处掠了出去。元舟羡慕啊,自己什么时候能有这身手。
不过没事,楚哥优秀也与有荣焉。自己一边挖着荠菜一边哼着歌,看看差不多了,就去小溪边洗了干净,又切了一大块兽肉洗净切碎,两样混合一起,加了点细盐,一起拌匀待用,又舀了两碗面粉出来,揉了面,要赶馄饨皮子了,发现还是手生啊,赶不薄,只赶的比饺子皮薄一点而已,没事没事,大不了多煮一会。
姬凤楚回来的时候,元舟已经包了一大板馄饨了,灶也已经搭起来了。见人回来了:“楚哥,你回来了,你还打到猎物了,真厉害啊!”
姬凤楚把手里的一只鹿放下,看着一只只可可爱爱胖墩墩的小玩意说:“这就是馄饨?”
元舟有点不好意思:“嘻嘻,姑且算是吧!”
姬凤楚说:“看着还挺好看的,我来烧火吧。”一边舀水洗净手一边又问:“是用哪个锅?是蒸还是煮?”
元舟道:“先陶锅煮一锅水,再用蒸锅再煮一锅水,水开了就可以把馄饨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