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儿五岁时就让她自己独立房间了,一开始虽然又哭又闹的,说房间有鬼要和大人睡,但陈敏可不惯着她,早早就让其独立独立卧室,她觉得孩子要从小培养独立性。
梓芊:“唔......还想再睡一会.......”
小女孩撒娇般把脸埋在粉色抱枕里,亲妈没辙,只好在让她又睡了五分钟,后面见她完全没要起床的样子,只好半拉半哄地把孩子从被窝拉出来。
洗漱间内,陈敏握着女儿柔软的发丝像握着珍宝,不忍大力拉扯,细致地为她扎起双马尾。
小孩子的发丝软软的,黑中带棕。
在结婚前,她对孩子的存在抱着一股莫名的怨恨,可是不知道为何,生育过后却又觉得,这十月怀胎掉下的肉竟如此宝贵,真应了那句“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不管买什么,做什么,只要力所能及的都想给她提供最好的,自己委屈一点没事,只要她快乐长大。
*
7:10
上学、上班时间到了。
陈敏的丈夫,惯性掐灭烟头,放下未看完的报纸,提起公文包就出门了,连招呼都没打一声。
母女两对此习以为常。
他们家的顶梁柱总是沉默寡言,到点上班,下班在家要么拉屎,要么就看报纸,很少与家里人沟通,大事小事基本交由老婆处理,他的存在仿佛只为家庭提供维持资金。
对此陈敏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两人是相亲认识的,只要在一起并不浑身讨厌那就是喜欢,那便是爱。她不觉得夫妻俩一定要如胶似漆,只要对方能够忠于家庭,维持家庭便够了。
如此说来,尽管日子看起来平凡又普通,但她却觉得这就是生活,没什么可多想多议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
丈夫前脚离开家,母女两也骑上单车,出发学校。
她们于城中村穿行,逼仄的街道挤满了各种车,有小摊推车、自信车、三轮车、面包车,他们都是起早贪黑讨生活的普通人。
熙熙攘攘,来自四海八方的方言与鸣笛声交杂其中。
很吵很闹,像繁荣的7.80年代香港电影,只是比起电影,这里要更脏乱差些。
女儿的小学离家也就十分钟,可拥挤的通道让她两硬生生拖到二十分钟才到。
看着女儿安全进入学校,陈敏才敢放松打打哈欠,蹬起单车,尾骨还留有女儿捏紧衣角的温热体温,那股温热在风中散去,心里无由来的空落落。
往返城中村落,出入每日必去的菜市场,遇见了好几个经常相见的街坊,互相聊聊生活近况,讨论下家常。
帮衬熟悉的菜摊,买上些家常菜,回家准备好晚饭收拾家居。
在小孩上初中前,如此平淡的日子日复一日,丈夫不黄赌毒,女儿乖巧,是陈敏认为最好的人生,她很满意,并且认为这祥日子会持续到她老去的那天。
直到......
她意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