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墨云的的眼眸柔和了几分,她问:“那你现在是为了什么而活着?”
这一次,潭影答得果断又坚定,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他说:“我是路过世界的人。我为了找寻内心的宁静,与无与伦比的智慧而活着。”
李墨云终于笑了,少见地、发自内心地笑了。
她“哦~”一声,带着点调皮的、意味不明的、愉悦的语调。
然后她缓缓闭上双眼,让自己彻底沉浸于浓稠的黑夜之中,沉浸于无限广阔又璀璨明亮的繁星之中,彻底地放松,彻底地喜悦,她感受这玄之又玄的世界,她的声音仿佛由清风和水波化成,轻缓而慵懒: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熙熙攘攘的人群,生机遍地的植被,成群结队的鸟群,漫山遍野的繁花,奔流不息的河流,庄严巍峨的群山,望而生畏的大海,博爱可亲的大地,璀璨迷人的繁星,好的坏的,独特的平凡的,稀有的平常的,数不清的数不清的可爱又神秘的一切……
世界创造了一切,一切构成了世界。
舒服又凉爽的风中,成群的树木摇头晃脑,那是生命的感觉,宁静而美好,可是,我的心总是很平静,很平静,又很悲伤,很悲伤。
到底是平静更多一点,还是悲伤更多一点,我并不知道。
这看似宁静而美好的一切其实悲哀又残忍至极,可是,万物生灵也只能以同样的宁静和美好融于其中,融于这悲哀又残忍的一切。
毕竟,万物生灵要想活着就必须得不停地争夺资源。太阳真的好耀眼,阳光真的好强大好温暖,阳光是那么地丰盈,可是我们能够获得的却很少,甚至只能靠无尽地厮杀与争夺,这样的因果看不到尽头。
在模糊的视线中,这宁静和美好仿佛是真实的。
然而,不管我在风中站多久,不管在这里看多少遍,都依旧觉得这个世界难以理解。
明明近在眼前,却又远似天边。我想对抗,对抗残忍,对抗轮回,对抗无知,对抗虚幻,对抗这温暖的冷血,对抗这可悲的一切,可我无能为力,个体的力量是如此地渺小。
浮生一梦,我们又何尝不是朝生暮死呢?
所以,我曾羡慕大树,就那么站着,就那么晃着,无休无止地,不用思考,不必喜悦,也不必忧伤。
我也曾把大树视作同伴,一起站立,一起听风,一起看星星,一起走过春夏秋冬。
我并不喜欢大树,因为我觉得大树并不自由,但我并不讨厌大树,因为我知道大树亦有大树的智慧,我很感激能有这样的强大而坚定的同伴。
我能感受到大树的宁静,我也能感受到大树的悲伤。我知道大树那看似宁静而智慧的一生,其实也有着许多的无可奈何与无能为力,我的羡慕也仅仅流于表面的表面,就如同我们的相识相知,亦是镜花水月似幻似真。
我有时候会想,大树此刻是喜悦的,还是悲伤的呢,亦或是如同人类一般,拥有七情六欲,时常悲喜交错。
我知道我思考的这些问题似乎没有用处,我也并不知道我思考这些东西有什么意义,可是,有一件事我很确定——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若哪天我再也无法思考,那么我也就消失了,哪怕过往早已消逝,但曾经的思考并不会磨灭,我是由所有的过往经历以及所有的思考构成的,无法思考的人生没有持续下去的必要。
虽然这么说,但有的时候,我也会矛盾,我也会有失望的时候,我也会抱怨生活,我也会想要放纵自己,我也会想要做个轻松的笨蛋,我也会想忘记所有,包括自己。
人类啊,就是如此的难以捉摸,身体之中的一个细胞尚且精密到无法复刻,何况是由无数生物电一次又一次链接而成的思想。
人类是种矛盾的生物,一会儿高兴,一会儿难过,一会儿烦躁,一会儿又宁静。
人类是种可爱的生物,一会儿幼稚,一会儿成熟,一会儿调皮,一会儿稳重。
人类是种好奇的生物,一会儿和动物交谈,一会儿与植物共眠,一会儿潜入大海,一会儿仰望繁星。
人类是种可悲的生物,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一会儿聪明,一会儿愚笨。
人类是种简单的生物,绝大多数简单,人类又是种复杂而神奇的生物,为了心之所向可以放弃一切,乃至生命。
人类只是万千生灵之其一,与万物生灵一同生灭,又与万物生灵于世界之中一同转化。
个体总是无奈又悲伤的,个体的力量无比的渺小,个体的存在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约等于无。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无法停留,我无法回头,我无法在乎,我无法执著,我无法喜欢,我无法不潇洒,我无法不放下,我无法不淡漠,我无法不离开,我无法不思考,我无法不超越,我无法不看星空。
我知道,人生有很多种选择;我知道,人生过的就是一种心境;可我也知道,我的人生别无选择。
我曾走过许多地方,我也曾见过许多人,但我没问过她们的名字,不知道她们自何处而来,到何处去,我们在各自的生命里擦肩而过。
偶尔的偶尔,也许会遇见一个似是故人来的人,也许我们会在相视一眼的某个瞬间,会心一笑,然后,我们依旧错身而过。
我们各自的时间是随机的,可我们的遇见却仿佛是必然的,这种感觉很奇妙。
我曾踏入贫瘠看最真实的人世百态与生命的脆弱,我曾在某个街头漫步体会时光流逝与岁月悠久,我曾站在最高的塔顶眺望整座城市,我曾陪伴古老的大树一起见证最美的落日,我曾登上最巍峨的高山任由狂风穿过胸膛,我曾徒步踏雪万里只为与落雪同眠,我曾拨开重重阴霾聆听大海的深邃,我曾行至荒芜之地仰望最神秘与宁静的星空,我也安居一隅作为一个旁观者感受这世间的一切……
我是幸运的,我比这世界的大多数人都拥有得更多。
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好的一生了。
可当我看见路边屹立千年不倒的石碑,看着石碑上面镌刻着的伟大名字和古老故事,看着那些被风霜腐蚀得模糊的印记,曾经清晰明亮的印记,如今只有残缺的痕迹尚存,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悲伤,久久无法平息。
狂风过境,我站立于石碑前,我能读懂那些模糊的文字,却仍旧看不清他们的模样。
石头雕琢不出他们智慧的眼神,文字也描述不出他们的灵魂。
心里一个声音,不禁发问:到底要怎样才算是活过?
我找不到答案,这个世界并非能够被我理解。
我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我没有探寻的能力,我没有理解的能力。
我别无所求,我只想随风而散,就如同这些早晚都会消散的石碑一样。
悄无声息。
无影无踪。
不被任何人发现,不被任何人记得,不被任何事物所束缚。
我不要谁为我而悲伤,我也不会为谁而悲伤。
名字、身份、外貌……这些都不是我。
就让这些不重要的东西被彻底抹去。
而我会获得自由,我会回到故乡,我会继续流浪。
我会忘记我。
我会没有我。
我会在一个普通的秋日里,随风而散。
失去重量,失去灵魂,失去一切。
永不归来。
所以,偶尔的偶尔,我也会独自走过大树,走上山坡,跟随狂风,闭上双眼,独自体会生命中最极致的一刻。
至少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