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达耿直道:“阿乐啊,这些天,叔沾了你的光,才能给你兰婶买了银镯子……你兰婶也一直提醒我,要照顾你们姐弟。
那是个浑人,我哪能眼睁睁看着你被人欺负!”
罗乐来回县城都与吴达同路,她住在山顶的长日村,吴达住在半山腰的下林村。
吴达妻子兰娘得知罗乐姐弟三人境况后,不放心一个小姑娘带着弟弟妹妹来回奔波,每次进城,都陪着吴达在半山腰等罗乐姐弟。
许是自家孩子与阿柔差不多大,夫妻俩慈父慈母之心便忍不住投射到罗乐姐弟身上。
罗乐叹气:“我知道你的好意……他们要是来报复你,可如何是好?”
罗乐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
吴达原本是住在吴家村,与家里决裂后,才到下林村娶妻生子。
虽然吴达是被逼无奈,但因为这个,他在下林村的名声并不大好,若是被人报复,下林村的人也不会替他出头。
吴达顿了顿,梗着脖子道:“放心,你吴叔我……也不是孬种!”
罗乐怕她管得太宽,让吴达多心。
见他对自己很是自信,便转移了话题,说起了自家开荒进度。
这段时间,罗乐早上进城,中午回程,等日头落了,就带着阿愚和阿柔在自家柴房后面开垦荒地。
村长划给她的荒地和宅基地不小,如今已收拾出小半亩。
罗乐已经将葱、姜、蒜、辣椒等最最常见的调味料种了上去。
至于这一季的稻谷,她打算直接放掉。
罗乐有自知之明,与其让对地一窍不通的自己来种地,不如将这功夫花在挣钱上。
-
插秧,就是在与天抢时间。
每年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是全家出动,家里人口多的,还能留一个人来做饭。
但独身一人逃荒过来的就惨了,一个人种地,哪里还有力气做饭?
白粑就水,又活过一天。
罗乐挑准的就是这个时机。
长日村的地,除了罗乐家的,都要从同一个田埂下去。
临近午时,罗乐将烤炉抬到田埂处,烧火,开炉。
不一会儿,整个田野就弥漫起烧烤的香气。
村长夫人安娘送饭时,看到一旁烤串的罗乐,忍不住道:“阿乐啊,大伙儿正忙呢,怕是没功夫陪你玩。”
罗乐简单说了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原因,然后对安娘道:“安婶,我是在做生意呢。”
安娘并不看好罗乐,哪有人跑田坎边做生意的?
但她不好打击罗乐的自信,笑着鼓励了罗乐两句,背着竹筐离开了。
罗乐并不在意安娘的态度,在成功之前,任何解释都是多余的。
将第一批烤串打包好,放进阿愚背篓里,罗乐才问道:“阿姐教你背的话,还记得吗?”
“嗯……”阿愚说得慢,吐字却很清晰,“烤串一文钱一包,三文钱包天。”
这段时间,罗乐已经帮阿愚捡起了曾经的习惯,开蒙、锻炼,日日不落。
阿愚与罗乐、阿柔的交流一直是正常的,但外人沟通有困难。
经过这段时间跟着摆摊,与接触的外人多了,阿愚与外人的对话也流畅了不少。
这一回,罗乐只让阿柔在一旁辅佐阿愚。
阿柔不解:“阿姐,为什么不让我来吆喝呀?”
罗乐捏捏阿柔小脸:“因为我们阿柔已经升级成了老板呀!你要好好记住他们给了多少钱,要是他们给少了,咱们就亏了。”
阿柔已经对老板这个词非常熟悉,这些天,客人们都是这么称呼阿姐的。
她也就不计较罗乐不安排吆喝任务给她的事情了,连忙问:“我是老板,那阿姐是什么呀?”
“阿姐是你的东家呀。”
罗乐笑眯眯拍拍两人的脑袋:“好啦,快去吧,注意安全,累了就休息一会儿。”
阿愚和阿柔得了令,气势汹汹地走向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