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云暮过后长明天 > 第16章 大喜之日

第16章 大喜之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趁着钱老太师刚醒过来,冬天还没到,皇帝催着端王赶紧把高君义和李春琴的婚事办了,端王不愿意和李家走得太近,又不敢违背肃文帝的意思,只好抓紧准备着。

一大早,文长明准备着要去参加高君义的婚事,文延之说:“我身体不好,就不去了,你就替文家送去礼品吧。”

“好,伯父,那我就去了。”

“诶,等等。”文延之喊住文长明,说:“这身浅黄的衣服太随便了,回去换身其他的。”

文长明看了看,的确有些随便,回屋里准备换身衣服,云树说:“公子好像是成年后第一次去参加婚事。”

文长明说:“是啊,就换身颜色是佛头青的吧。”

“青色吗?”

“是偏些蓝色的,至少看着不沉闷。”

换好了衣服,赶忙出门往端王府出发,到王府时,花轿迎亲的队伍还没出发,新郎官高君义就在队伍的前头,身后就是作为媒人的季家,季世平也是年纪大,就让季云暮骑在马上代表媒人。

看文长明来了,高君义又吩咐人牵过来一匹马让文长明骑上,就在季云暮旁边,文长明骑上马看向季云暮,浅云色的衣服穿在身上倒是显得英姿勃发,季云暮目视前方,说:“来晚了,一会儿可要多喝几杯酒。”

“又不妨事,反正我喝酒不行,你随便。”

迎亲的队伍又磨蹭了一会儿,终于出发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向李府出发,抬着双顶的花轿,队伍中的乐师吹着喜庆的音乐,两边的人分别举着王爷的封号端字和李家的李字,每个人的腰上都缠着红带,走过一整条街,路人都停下观看。

文长明看着喜庆热闹的场面,又注意到道路两旁看热闹的路人,骑着马靠近季云暮说:“路边的人,除了看新郎官,知道还看谁吗?”

“看谁?”季云暮仍然目视前方。

文长明笑着说:“看你呗,都看你好看,玉立长身,明眸皓齿,可不是我旁边这位季大才人。“

原本以为季云暮会不好意思,但季云暮看起来心情很好,突然看向文长明说:“也有看你的。”

季云暮突然看过来又夸一句倒是把文长明弄得不好意思了,稍微低着头说:“兴许是因为我穿的和你穿的搭配起来更合适吧。”

迎亲花轿的队伍又走过几条街,到了李文英的府门前停了下来。高君义和几个皇亲首先进了府门迎接新娘子,季云暮和文长明则跟在后面进了大门。

李家也在进行送亲的仪式,除了父母,家族中有名望老人要送出嫁的姑娘一份薄礼,不用贵重,但要有意义。包括这些礼品,和李家夫妇又送给女儿作为嫁妆的,堆满了几辆马车。

高君义作为新郎官在李春琴旁边等着,两家亲戚围成一堵人墙,季云暮和文长明只能站在外围。

文长明拍拍季云暮,指向堆放礼品的一辆马车,说:“看见那个有鸳鸯的浮雕了吗?”

季云暮仔细一瞅,说:“看见了,怎么了?”

“原来那可是魏夫人准备送到你家的,造化弄人,送到王府去了。”

季云暮奇怪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当初帮我想办法甩开这门亲事,净想了些什么馊主意?”

“怎么会是馊主意,我可是亲自找了魏夫人她那个在翰林院的父亲,暗示出了他女婿的黑心算盘,我猜当天我走后他就找他的女儿商量了。”

说话间,李家送亲的仪式结束了,李春琴穿着大红色的婚服,鸳鸯花纹的霞帔,由高君义扶着手出了李家的大门。

待李春琴进了双顶的花轿,队伍再次出发,返回端王府。季云暮和文长明骑上马,跟着队伍走了。

李家自己这边也安排了一场婚席,李文英送完女儿便去招呼亲戚朋友,没想到曹家领头的曹汝阳没去端王府,反而来了这边。

李文英笑呵呵地说:“小女出嫁,劳烦曹尚书过来一趟了。”

曹汝阳看李文英笑的难看,便凑近了小声说:“你啊,还这么高兴呢,想拉拢季家没成吧,反倒找了个不好操纵的端王做亲家。”

李文英还是假笑,说:“里面请,里面请。”

曹汝阳看他这么沉得住气,笑得更开心了,边笑边往里走。

等到迎亲队伍接到了新娘子回到了王府,众宾客也已经到齐了。钱家因为老太师醒过来,也腾出手来吩咐人送来了东西。

皇帝倚仗李家,肃文帝亲派身边的全福送来了不少厚礼,南海的明珠,西南珍贵的人参,西北进贡的朱玉,应接不暇。

端王谢过恩,吩咐人把东西往里搬。全福念完了礼品的单子,对端王说:“陛下和王爷有血亲,李大人又是陛下的肱股之臣,二位的孩子成婚,陛下是龙心大悦,陛下还说两家一定要同气连枝,共同辅佐陛下。”

端王说:“这是自然的。”说完,派人叫过来新婚夫妇高君义和李春琴,说:“这是陛下吩咐身边的人,送来了厚礼,快谢过皇恩。”

高君义和李春琴行了礼,谢了恩,全福说:“行了,改日到宫里亲自谢恩吧,陛下身边还有事,先告辞了。”

全福带着其他小太监刚准备走,便注意到高君义和李春琴身后有季云暮和文长明,好巧不巧,云树走过来递给文长明一封信,小声说:“怀庆那边送来的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