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这么做,一个人换一个人,皇帝肯定会放文长明回怀庆的。”
“你自己愿意成为皇帝手中对付曹家的一把刀,以此为交换,请求放过文长明,那文长明自己愿意吗?”高君义站起身,说:“那个位置太危险了,别说文长明不愿意,你家人呢?”
“可咱们还会有更好的主意吗?就算皇帝让文长明流放走了,在流放的路上就不会下手吗?”
两个人都沉默了,季云暮小声说:“一定都能保全的,一定。”
...
次日又有一场秋雨落了下来,皇帝在珍宝阁欣赏手中的白瓷瓶,全福在一旁站着,皇帝说:“李文英葬下去了?”
“葬下去了,李家的人也没有开棺,也就没有察觉到不对。”
“有谁去李家看看吗?”皇帝放下手中的白瓷瓶,又拿起另一个蓝瓷端详了一会儿。
“端王去了,还有曹家也去了...”
皇帝擦了擦瓷瓶上的灰尘,说:“端王和他还是面子上的亲家,但曹汝阳倒是惦记他啊,避嫌也不避嫌。”
皇帝又嫌蓝瓷的不够雅致,又放了回去,自言自语地说:“怎么没一个中看的...”
一旁的太监递过来一个荷叶纹样的,皇帝接了过来,边看边说:“让你办的事都办好了没有?”
来的人有些为难,说:“奴才已经传消息给朝中几位大人了,但要么是没有回信,要么是以无能的理由推辞。”
“一群乌合之众。”肃文帝有些生气,放下手中的瓷瓶,说:“他们吃的是朕给他们的俸禄,需要他们的时候一个个跟着死人一样。”
皇帝坐到一旁的椅子上,说:“还有,文家的那个也要抓紧处理了,联络刑部能做事的人,判个流放什么的,路上处理了就是。”
全福跪在地上,说:“是。”
门外走进来个宫女,说:“启禀陛下,季大人冒雨求见陛下。”
“季大人?哪个季?”
宫女也恍神了,皇帝不耐烦地说:“年轻的还是年老的?”
“是...是年轻的。”
“肯定又是为文家求情的,上次他父亲就没有告诉他缄口不言吗?”皇帝站起身去见他,说:“再为文家那个求情,朕就非要让他爹打他一顿。”
“外面雨大,陛下您慢些。”
皇帝进了昭文殿,季云暮正在等着,身上还有些水汽。
“微臣给陛下请安,陛下万福。”
肃文帝看他手里没有拿着求情的折子,说:“怎么空着手来了?”
季云暮看向四周伺候的宫女和太监,全福招招手让他们都退了出去。
季云暮说:“微臣并非为求情而来。”
“哦?”肃文帝坐到书案前,说:“那你说,为什么而来的?”
“微臣前两日去看了病重的大相公,听说了大相公以前的事,心中难免触动。”
肃文帝来了兴趣,说:“邵相入仕的时候你怕还没出生,触动从何而来?”
“微臣听说大相公受陛下恩遇,当年于群臣中简拔,而今诛杀奸佞,令微臣拜服。”
“接着说。”
季云暮叩首,说:“微臣虽势单力孤,却有侍奉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
肃文帝此时听得一声雷响,笑了笑,说:“你去年一次登科,但未免忒看得起自己了。”
“李氏已经下葬,但朝中仍有奸佞,多一份心,陛下自然多一份力。”
“你感觉朕的身边缺人吗?”
“微臣听说近日朝中诸位大人大多称病,微臣即使是一蝼蚁,千里鹅毛的情意也望陛下感知。”
肃文帝和全福对视了一眼,又想到如今朝中的局势,说:“你是想说雪中送炭吧?”
季云暮看向窗外的雨,说:“微臣不敢,陛下是上天之子,呼风唤雨不在话下,怎会处于冰雪之中?”
“你是想得到什么吗?”肃文帝转了转手中的茶杯,仍不放弃试探,盯着季云暮说:“文长明犯的事...”
季云暮看向皇帝,说:“微臣说过,这并非求情...”
肃文帝放松下来,说:“不是求情是什么?”
季云暮看着皇帝的眼睛,说:“陛下可以称之为交换,所谓忠臣,不过如是。”
肃文帝妥协了这个说法,说:“好,是交换,你想换得什么?”
“文长明,从京城外调,回到怀庆。”季云暮又叩首,说:“家父也已经年过半百,一年后,希望陛下主动降下恩召,带着家人一起离京任职。”
外面的秋雨夹着秋风,冰冷不输肃文帝的眼神,但肃文帝仍旧露出一丝笑意,也不知道对此是赞同还是嘲笑。
“很好,你很好,朕最需要的就是忠孝两全之人。”
“微臣叩谢皇恩。”
肃文帝拿起一把伞,说:“全福,外面雨下大了,你亲自送季大人出宫。”
“是。”
季云暮和全福走到殿外,季云暮转身说:“不敢劳烦公公,您请回。”
全福将手中的伞递给季云暮,季云暮推说不用,全福还是将伞塞到了季云暮手上,季云暮接过后转身走进了雨中。
季云暮出了宫,高君义一直在宫门口守着,看着季云暮淋着雨赶紧走过去给他打伞,说:“怎么淋着雨出来了,手上不是有伞吗?”
季云暮将伞递到高君义手里,低声说:“皇帝给的伞,走吧。”
...
季云暮比往日更早到家,回到家里就觉得困,把自己关在屋里睡觉不出来。
季云兰一眼就能看出情况不对,自家兄弟身上还湿漉漉的,隔着门问:“父亲呢?怎么没和你一起出宫啊?”
“没什么大事,我困了。”
季云兰点点头就离开了。
等到季世平回来的时候,问:“云暮呢?”
冯夫人替季世平解下披风,说:“孩子比你回来得早,说是困了就回房里睡觉了。”
“身体不适吗?”
“还没让郎中看过,应该不妨事。”
冯婉柔看季世平面色不对,说:“朝廷上有什么事吗?”
季世平喝口热茶,说:“出宫前,陛下喊了郑玉、赵诚几个人去了昭文殿说话,这次却落下我,也不知道什么意思。”
“一把年纪了,少惹点事你还不乐意了?”冯婉柔布置好了晚膳,说:“过来吃饭。”
季世平坐到饭桌前,说:“唉,一朝天子一朝臣,趁着我还能做些事,留给云暮多一点日子历练。”
季云兰在一旁吃饭吃得高兴,季世平说:“还有你,这两天书读的怎么样了?”
季云兰一口菜差点噎到,说:“还行,马马虎虎吧...”
“我可听说御史台张大人的女儿与你同岁,今年已经自己能作诗了,你呢?”
季云兰尴尬地笑了笑,季世平有些无奈,说:“多读些书不会害你,明日我休沐,我可要好好问问你的功课。”
冯夫人喊来下人,说:“送些饭菜到云暮屋里,再喊个郎中去看看,别再真生病了。”
当天晚上郎中去看了,发现季云暮真发了高烧,开了药方后季云暮喝了药后一直昏睡着,郎中说是淋了雨的缘故。
次日,高君义登门来找他才知道季云暮发了高烧,叮嘱他好好休息后便走了。
今天是休沐的日子,御街上的人比往日要多,文家大门跟前虽有大理寺的人值守,但日子多了也就没人在意了。
一辆马车停在文家门口,从里面先下来了个平常家丁打扮的人,仔细一看是宫中的全福。
随后又下来了个穿着寻常服饰的人,是皇帝。
街道上的喧闹声随着皇帝进入文家的脚步传进庭院里,大门随即紧闭,庭院又恢复了往日的寂静。
“陛下驾到。”
文长明正在和云树下棋,突然听到这句话也被吓了一跳,立马起身接驾。
“罪臣参见陛下,给陛下请安。”
全福和云树退了出去,屋里只剩下文长明和皇帝两个人。
皇帝一直不说话,文长明就在地上跪着,心想:皇帝突然过来,难道像李文英那天一样留下毒药让自己自尽?
皇帝就这么一直打量着文长明,像是在看什么稀罕的物件。
“李文英的事,你都知道了。”
“...”
“不止李文英,还有曹汝阳做的事,有关皇家的事,怀庆的事。”
“...”文长明继续沉默。
“就像你所看到的一样,朕想拿住你就像拿住蚂蚁一样简单。”
“罪臣有错,请陛下责罚,也请求陛下不要牵连旁人。”
“是该责罚。”皇帝带有嘲讽意味地笑了笑,又想了想,说:“怀庆下辖的平康县城缺个知县,你收拾收拾回去吧,吏部的调令过两天就下来了。”
文长明惊讶地抬起头,季云暮所说的话在心中一闪而过。
肃文帝看着文长明惊讶地抬起头,说:“朕也很好奇你和季家孩子之间关系,他竟然能帮你到这个地步。”
肃文帝站起身说:“曹家和李家的事你知道了,你父母的事你也清楚了,但你走后季云暮还会在京城,朕派人到怀庆也就是两三天的功夫。”
肃文帝冷眼瞧了一眼文长明,高傲地说:“所以管住嘴,要是不想当年怀庆的兵乱重演,就把不该说的全烂在肚子里。”
文长明看着皇帝冷峻的神情,看不出一丝感情,冷漠又孤僻。
心想:父母的性命,无数无辜的性命就是死在了这种不择手段的人编织的阴谋之中,而今又因为自己的鲁莽让这种人再次以叔父和季云暮的性命相要挟。
“臣遵旨。”
“季云暮和你情谊不浅啊,你很有福气。”
肃文帝转身就要走,文长明突然说:“陛下的福气,也在后头等着。”
肃文帝回头看他一眼,没放在心上,径直走了。
看皇帝走了,云树赶紧走了进来,说:“公子,大理寺的人都撤走了,皇帝到底说了什么?”
“人都撤走了?”文长明说:“去,去找季云暮,快去!”
“好,好...”
文长明和云树刚进院子里,高君义就走了进来拦住了文长明,说:“皇帝来过了?”
文长明抓着高君义的胳膊,问:“季云暮呢?他对皇帝说什么了?”
高君义看着他焦急的神色,只好先安慰他,说:“没事,大家现在都没事,你先回屋,我慢慢给你说。”
高君义告知了文长明实情,文长明只觉得气血上头,有些头晕。
云树扶住文长明,说:“先喝口水,缓一缓。”
高君义说:“昨天季云暮淋了雨,身子烧的厉害,眼下在家里歇着。”
文长明说不出话,高君义接着说:“吏部的调令很快下来,皇帝同时会调整朝廷的局势,一心对付曹氏,但皇帝不会对你完全放心的,你一定要保重。”
“你告诉季云暮,过两天我去见他。”
高君义点点头,但还有些不放心,文长明说:“我没事,能照顾好自己。”
高君义走后,云树有些担忧地看着文长明,说:“咱们眼下该怎么办?”
“邵唯宁病倒,朝廷上的权位出现空缺,众人倒戈投奔曹氏,皇帝的人手不足,季云暮为了换我离京而选择投靠皇帝。”
“这...这...”
“今后季云暮的头上又要多悬一把剑,一把来自曹家的剑...”
文长明沉默了良久,忽然抬起头,说:“或许我是不是做错了,是我错了...”
云树拉着文长明的手安慰他,说:“没有,没有...”
“是我错了,我不该纠结过去怀庆的事情,因为我的纠结引来皇帝的窥伺,不然季云暮也不会因为我...”文长明的情绪有些激动。
云树摇摇头,摸着文长明的肩膀,说:“公子没有错,没有,公子身为人子,探明过去的事情没有错...没有...”
“没有吗?”
文长明感觉自己陷进了一个怪圈,眼前的局面一团糟,不可掌控,不可预测,又是谁需要对这个局面负责?
文长明看到皇帝刚才坐过的椅子,想到皇帝的话,说:“皇帝...是皇帝吗?”
云树在一旁不作声,文长明突然抓住云树的手,说:“都是他的错。”
秋天快过去了,天气愈发湿冷,天空中的云彩也愈发阴沉,一切都在暗示着冬天初雪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