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2章 第一章 野 火(续11)

第12章 第一章 野 火(续1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郑主任,早上好。车子都备好了,今天我们准备去哪。”老林一上门,就来给郑海良请示。

“早上好,老林。”郑海良一边拿着报纸看,一边朝老林的方向点了点头。

“你今天有个任务,去机场接两个客人。他们下午三点半到机场,你准备好,午饭后休息一回就过去。”郑海良不紧不慢地给老林下指示,然后从办公桌的抽屉中拿出一张便笺,上面是客人的姓名、国籍和公司名称。老林要拿着这个便笺去行政那里拿一块牌子,然后找人写上这些信息,贴上去再去机场;否则,以当时的通信手段,没有这块牌子,就等于接不着人。

“好的,好的,我马上去办。”司机老林双手接过便笺,他已经明白了主任的意思。

“对了,由新来的陈副主任带队去,招商办的张科长也一起去,昨天我都和他们打了招呼的,你开车时叫他们便是了,你们开面包车去。晚饭还是到潮园那里,陈主任定了房间的。还有,把那台日产蓝鸟的钥匙给我,我自己等会开走出去。”郑海良把一切安排的有条有理,明明白白。

老林听完指示,立马起身点了点头,然后出去落实领导的指示了。

片刻后,郑海良就拿到了车钥匙,他一手抓起公文包,就立马下楼开车出去了。如果说,接待客商只是明面工作的话,那么维护客商的投资,就是他外经贸委的基本工作了。郑海良今天的正事,是去拜访一位客商,之前这客商已经电邀他前去,两人约定今天在客商下榻的酒店碰头,说是有些重要的事要郑海良帮忙解决。

郑海良开着车,晃晃悠悠地来到了客商下榻的酒店---这是本地目前最好的酒店了,不仅有电梯和扶梯,里面还有花园、泳池和西餐咖啡厅,比原来的华侨宾馆还有高级许多。这酒店也是一位外商回来投资的,据说这个外商原是本地某个著名革命烈士先辈的后人之一;改革开放后,当地政府力主动员他回乡投资,而外商眼光独到,就在县城里拿了一块地,建起了这酒店;酒店开业的时候,不仅县里来人,省里也来人,连北京那边也有人来剪彩,算是本地当时的一大盛事。

郑海良如约来到了咖啡厅,一进门,就见到了早已坐在卡座里等候的客商。客商见到他,也立即起身,弯腰点头,招手示意他过去坐下。

“郑主任,不好意思啦,这么一大早就打扰您啦。”见郑海良走过来,客商摆出一副哈腰点头的动作,并亲自给郑海良倒了一杯咖啡。

“郑主任,招呼不周啦。这是我从香港那边特意带过来的咖啡,请您尝尝啦,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口味啦,望您海量海量啦。”客商说着,就把一杯冒着热气和浓郁香味的咖啡递给了刚刚坐下的郑海良。

“刘老板,都是自己人了,您太客气了。”郑海良见到这位姓刘的客商如此盛情,知道接下来的事情肯定是棘手麻烦的。

“您大驾光临,我有失远迎,太不好意思啦,哈哈。”刘老板也打着寒暄,给接下来的正事做点铺垫。

郑海良默不作声,只是拿起杯子,做出一副认真品尝的样子,这也算是回一个面子的给刘老板。对面的刘老板,来头不可小视,他是本地人,早年逃去香港,投奔了他的堂哥,从一个流水线上的小工人一步一步做到今天的大老板。刘老板的生意遍布港澳和东南亚,有工厂、酒店、贸易,还有地产,据说他在香港的生意和楼房,都值上个亿,一年光营业额就一亿多。这样的大老板回乡投资,自然引起了各级领导的重视,县里的,甚至省里的,都关注过问。自然,靠着这一身的光环,刘老板在本地的生意也是如鱼得水,无论是开厂还是贸易,都是一路绿灯护驾。郑海良实在不明白,这样的一个红人,为啥要来求自己,自己最高的身份,也就是一名外经委主任,和县里机关的那些大领导比起来,那真是连小巫都算不上。当然,以郑海良在本地的地位,虽说不上是说一不二的,但外人知道了也是要恭让三分。何况这个刘老板的堂哥,据说更是风云香港的大人物,专做股票和地产生意,身价更达数百亿港币,人家和国家、省里、特区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我们政府在港澳地区的重点统战对象之一。

“郑主任,这咖啡如何啊。”见郑海良认真品尝,又见他若有所思,刘老板等了片刻又再开口。

“哦,很好啊。我都没喝过这么好的咖啡。刘老板,谢谢您啊,我这老土的让您见笑了。哈哈。“郑海良听到刘老板的话,立马停止所有的思索,回到了现实当中。

“那里老土啦,是我招呼不周啦。这里我给您准备了一份,您带回去尝尝啦,要是合您胃口,我下次再给您带上啦。“刘老板说着,从台面下拿出一个纸质礼品袋,毕恭毕敬地递给了郑海良。

“这哪行啊,不不不,我是干部,我们是有纪律的。“郑海良深知,一旦接了这个礼品袋,哪怕是下油锅上刀山的活,他也得替刘老板干。

“您刚才都是自己人了,哪来的纪律啊。自己人说纪律,传出去多不好听啊。“刘老板不依不饶,他也知晓,一旦郑海良收下这袋子,他的事就成了一半。

郑海良站起来还想推辞,刘老板却眼疾手快,把袋子塞到郑海良边上的沙发,并示意已经站起来的郑海良坐下,免得外人生疑。

“哎,刘老板,您这是干嘛,我们有事说事,搞这一套,哎。“郑海良的心还是七上八下的,他总觉得这背后有个大阴谋。但现在想回绝,也绝不可能了。

“郑主任,这次我是真有事,需要您出面帮帮忙啦。我这一个外人,没有您贵人相助,恐怕不好办下去啦。“见郑海良还在犹豫,刘老板便开口说正事,他现在就要趁热打铁,造成既定事实。

“什么事?我们这里还有什么能拦住您刘老板啊?“郑海良一声苦笑,他觉得像刘老板这样政商两界的大人物,还有什么事能难住他?

刘老板举目四望,发现没人注意这边,就起身往郑海良这边的卡座走过来,一屁股坐在郑海良的旁边,吓得郑海良打了一个寒颤,直往落地玻璃边上靠去。而刘老板却自顾着眯着眼,低着头一股脑往郑海良身边靠过去,并示意郑海良靠近他——他要说的,是悄悄话。郑海良再也无法回避了,从他进这个咖啡厅开始,就已经入局了。不,应该说,从他答应见刘老板开始,这个局就已经布置好,等着他来入。

刘老板心思慎密,语言表达也精准到位;他挨着郑海良的耳边,只用了个把分钟便把要自己要办的事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郑海良却觉得这分钟是度日如年,战战兢兢。刘老板的大致意思是:他看上了外经贸委办公楼和周边的那块地,县里和上面都打点好了,但就差你这个外经委主任的表态。事成之后,他刘某人自然不会忘记你的帮忙,必将重酬。

此时,郑海良的脑子就开始高速运转,他迅速地判别了刘老板的意图和事件背景。刘老板这一番话,与其说是刘老板求他帮忙办事,不如说这是上面的意思,但又不能对他明说,只能通过刘老板来打招呼转告而已。显然这一切,郑海良推都推不得,压在他头上的,明面上是这个刘老板,桌底下的,那就真的是水太深了。既然已经是这样的情况,他不答应也不成,唯一能腾挪的,就是确定的方向内去争取一些条件和要求罢了。而且,这些个要求和条件,也要靠刘老板这个中间人去传达、去汇报。

“刘老板好魄力啊,眼光长远。你肯为家乡做如此重大的贡献,我代表我们外经委对此表示大力支持。都是建设自己的家乡,迅速改变落后的面貌,责无旁贷嘛。”郑海良高速运转的脑袋开始输出。他先给刘老板戴上一顶大帽子,但同时也是委婉的表达自己的立场和意图:一,你说的话我认为是真实的;二,既然事已至此,那我就要提我的条件和要求。

“哎呀,郑主任,你过誉啦。都是你们政策好,干部好,我们才敢投资家乡,建设家乡啦。没有你们做带头人和指示,我们什么都做不了啦。”刘老板是天生的人精,知道郑海良话里有话,接下来,才算是实质性的较量。他也不打算太多的客套,直接暗示了郑海良,在等他的“指示”。

“嘿,刘老板言重了。我们就是一穷二白,要改革开放,要建设要发展,才想方设法地请你们来投资来建设,你们能来,我们真是双手赞成,也是真心支持啊。只要政策允许的,我们一定是大力支持,全力帮助。”既然你刘老板也明白我话中有话,那我就先全力抬高自己和单位的地位身价,好给接下来的讨价还价开个好头。

“郑主任真是好干部啦,有您这样的好干部,我对建设家乡就更有信心啦。我相信家乡一定会建设的更好,经济越来越好,老百姓越来越有钱啦。”知道郑海良在抬高身价,刘老板也暗示对方,自己可以给出很好的价码。

“您抬举我了啊,不敢当啊,刘老板。我只是实事求是,一切都要从实际出发嘛。我们从来的宗旨都是实事求是,一切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嘛。建设家乡,发展经济,大家都是一起同心协力的,我们的条件您也看得见,这方面还是需要您大力支持的。”郑海良开始第一轮叫价。他边说着边抬了头,瞟了瞟墙上的挂钟,眼下,快中午饭点了。

“郑主任说的好,说的太对啦。这方面我们还要商量商量,要不,请您赏个脸,我们到楼上的餐厅边吃边聊?”看见郑海良往墙上的挂钟瞟了瞟,刘老板似乎明白了郑海良的意思。

“不不不,不必了。我下午还有个会,到时间该回单位了。”郑海良说着,摇了摇手,便立即起身,准备拔腿就走。

“哎呀,这多不好啦。郑主任,好不容易请您来一趟,你就这么走啦,我怎么好意思啦,怎样都要您和多说说话啦。”刘老板知道这正是关键时刻,怎样也不能让到嘴的鸭子给跑了。他开始急得头额冒出了一股热气和豆大般的汗珠。

“刘老板,我下午是真的有事,真没别的意思。你知道的,我刚上任事情多,请您多担待了。”郑海良的明面托辞无懈可击。

“刚刚您说的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的能解决的。我们都回去汇集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研究研究。我也表个态,我这边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态度,只要政策允许的,我们肯定从实际出发,给您大力支持和帮助。”郑海良看见刘老板的一脸窘相,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于是刚刚关了一扇门,但又悄悄开了一扇窗,给日后讨价留下伏笔,毕竟来日方长嘛。

“好,好,好。这事有劳郑主任啦。”既然事已至此,刘老板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好等着下一回合的讨价。

“那就这样了,刘老板。回头见。”郑海良首战告捷,全身而退。他拎起自己的公文包,对刘老板放在桌下的那个礼品袋视而不见,轻轻一个转身,便向门外悠悠走去。

“这是个人精啊。”刘老板看着郑海良的背影,喃喃自语。这次,算是棋逢对手。

窗外,秋天的艳阳普照大地,显得格外的耀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