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县城迎来了本年度第一波高温天气。翻滚的热浪犹如凶恶的猛兽,一波又一波地袭向人群。按本地气象台预计,这波高温天气估计要持续至少半个月以上。
夜晚,趁着热浪的暂时退却,人们又开始集体地走出房门,尽情享受着夜幕所庇护而来的一丝清凉。
阿明在自家精心打扮一番后,便下楼开车出门。今晚,他被客户邀请到县城目前最大的夜总会去尽情放松一番。
阿明和哥哥阿华有着明显不同的个性。阿明没有哥哥的那般城府和深邃;他有着更加张扬与热情的性格,以及时尚独特的艺术审美。
两人的生意经也不尽相同。阿华现在更加青睐于身居幕后,做事不显山不露水;而阿明则偏向于个人色彩浓烈的做事风格。
譬如,他给自己的服装品牌起了一个独特的名字:明。一个“明”字,就是阿明给自己事业的自我定义。
而为了做好这个属于自己的品牌,阿明开始委托省城的服装设计,为自己的品牌打造属于自我风格的服饰;同时,又找了一个新的厂房专门给新品牌做产品加工。
下决心做自己的品牌,最难的不是设计、生产;最难的是如何打开销路,走向市场;尤其是处于品牌创始阶段,订单,便意味着一切。
早在阿明下定决心自创品牌的时候,哥哥阿华和家人都持反对的态度。尤其是做大嫂的蔡家莹,她直言反对。她认为,对于国产服装而言,现在还是处于低端市场,人们愿意购买国产服装,是因为物美价廉有性价比而不是看中其他;没有市场客户基础和没有优秀的产品品质做担保,贸然决定自创品牌冲击高端,这是肯定赔本的买卖。
但阿明还是决定一试,他找了省城的同行老乡,观摩他们的品牌经营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交流,阿明便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出师。
接着,他就着手把“明”这个牌子给建立起来。
都说万事开头难,但做品牌的开头比谚语说的还要难。从“明”这个牌子设立到现在已经快小半年了,设计有了,厂房有了,但阿明还是没建立起自己的客户和渠道。而做品牌,意味着要持续地投入,光每月需要的资金就要三五万,对于阿明而言,可谓是苦不堪言。
就在昨天,阿明接到同行的电话,同行说是有大客户看了阿明的品牌,颇感兴趣,有意向和阿明谈合作的事宜。
这简直就是一剂及时赶到强心剂。阿明很快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按要求,今晚就应约来到县城的最大的夜总会:金辉城。
和烟花街这种低端的烟花场所不同,金辉城是高端的娱乐场所,它位于哥哥阿华的南海明珠大厦附近的一栋新建的五层商业楼里,上下五层均为金辉城所有,里面设有中西咖啡餐厅、健身按摩房、桑拿房、歌舞厅和高端私密包厢。一时间,这个金辉城就成了全县乃至全市闻名的高端消费场所,来的也是本地非富即贵的客人。
阿明已经是这里的熟客,自然对来此地轻车熟路。他之前总结出一个规律:只要生意在金辉城里谈,十有八九是能成的。今晚,自然也不会例外。
停好车,阿明便在服务员的引领下来到顶楼五层的大包厢。这是阿明昨天就订好的——这种大包厢很是抢手,没有资源还不一定能够订到;阿明也是成了这里的大客户以后,才有优先的预订权。
“何总,不好意思。让大家久等了。”一进包厢,阿明便豪爽地给众人打招呼。
“郑总,来来来,坐下来。”那个叫何总的,正是生意的中介人,他是阿明的本地同行。
阿明看了看包厢里,除了四五个陪酒唱歌的姑娘,就只要何总和另外一个打扮土豪的中年男人。这个中年人,就应该是何总说的那个客户吧,阿明心想。
“郑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东宁来的李总。”何总给阿明介绍坐在沙发一旁的中年人,此时,中年人正在闭目养神,甚是悠闲。
“李总,你好。我叫郑庆明,你叫我阿明就好了。”阿明冲着中年人微笑,双手将自己的名片递上去。
“郑总年轻有为、一表人才啊,怪不得你们何总总是说,郑总是县里头脸人物,才貌双全。今天初次见面,我就肯定何总之前说得没错。”中年人张开那双略带三角的眼睛,嘴上说着有些唐突的恭维话。
“李总,按之前我俩的打赌,今晚可是你买单哦。”何总在一旁添油加醋。
“今晚这张单,肯定是我的。”李总大手一扬,豪气冲天。
阿明没有开口接茬,而是在一边赔笑。到现在为止,对于这个李总的来路他尚未摸清,一切还有待观察。
阿明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坐了下去,一个眼神狐媚、衣着妖艳的女子便迅速坐到他的身旁,姿态放肆,风情挑逗。
“来来来,陪我们郑总好好喝上一杯。”那个叫何总的中间人将倒满了半杯轩尼诗的酒杯递给阿明,示意他身旁的女子要好生伺候好阿明。
陪酒的女子面生,阿明有些困惑;他之前来金辉城消遣,也没见过这几个女子。她们一个个的身材、打扮还有口音完全不像南方人士,倒是十足的北方风情。气氛甚好,阿明也顾不上什么探究,就和女子碰杯喝起来,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
“靓女,我好像在哪见过你?”两杯洋酒下肚,阿明开始放肆。
“老板,你是在梦里见过我吧。”女子说着,装着欲醉未醉的样子靠住阿明。
“是吗?我想想,那个梦里你是在哪?在这里?还是在那里?”阿明说着,又干了一杯。
“哎呀,你想在那就在那呗。要不,晚上我陪你一起去梦里追寻?”女子的话可谓是挑逗十足,她眼见阿明喝了一杯,自己倒也豪气,把杯里剩下的一点酒也灌进嘴里。
“那好啊,你得帮我找找。”阿明说完,借着微醺也靠在女子的肩头上。
两人开始一番逢场作戏,你侬我侬的,看的旁边的李总和何总连连叫好。
“来、来、来,大家一起干杯,敬我们一表人才的郑总。”何总可是气氛制造的好手,他总能把握住时机,将气氛推向高潮。
众人皆举杯。接着,又是一番劝酒,唱歌。连着几轮下来,气氛也就逐渐冷清一些。
“何总,你也不给我好好介绍一下我们李总。”借着一点酒疯,阿明故意问道。
何总一听,自然明白到了应该谈正事的时候。他示意几个陪酒的女子到包厢一边的酒吧台上,然后拉着李总坐到阿明身旁。
“郑总,李总是我们隔壁东宁的,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了。他以前在省城给外资公司当采购,现在出来自己当老板。这段时间,他在我们县还有特区那边物色一些有特色的服装公司,专门供应欧美市场;之前他看过你的牌子和产品,十分有兴趣,所以今晚就约你出来见面,谈一谈。”何总认真地给阿明介绍了李老板。
阿明听着何总的话,一边观察着这个李总。这位李总,年纪约莫四十出头,面向看起来倒是和善,衣着打扮本土化,一双三角小眼睛流露着混迹江湖多年的狡黠和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