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白露,县城的高温终于落下了帷幕,取而代之的,是干爽宜人的初秋天气。有了这份干爽,每个人都变得神清气爽起来。
傍晚,一台黑色的奔驰轿车疾驰在马路上,车子开得匆忙慌乱,面对县城那杂乱无序的交通,连连响起了喇叭。奔驰轿车快速地穿过了一条林荫道,终于在一个崭新的居住小区前停了下来。
车子刚熄火,阿华便从车里跳了出来。在马路的一旁,已经惊慌失措的蔡家莹见着阿华下车,就立即不管不顾地奔向他。
“你来了,琳琳不见了,不见了。”蔡家莹见着阿华,便放肆地痛哭起来。
大女儿琳琳在幼儿园上大班,每天都是由家中保姆负责接送。但今天下午,保姆去了校园,却接不到孩子;幼儿园则说,早些时候有个自称是孩子姑姑的女人把孩子给带走了,并给了老师一封信,说是交给保姆,让她回去把信给到孩子父母亲。
“信呢,你打开没有?”阿华焦急地问蔡家莹。
蔡家莹没有回应,她拿出那封信,信封上写着“郑庆华亲启”。阿华急忙把信封撕开,拿出里面的白纸,上面只写了一个地址,电话和时间。这是绑匪的留言,示意阿华亲自前去谈判,赎人。
阿华看着这封信,大概已经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脑子已经开始冷却下来,迅速判断了局面,然后开始自己的部署。阿华走开几步,迅速打了几个电话,他的口气很是笃定而冷静,丝毫没有开车时的失态。当几个电话打完之后,阿华便回到蔡家莹身边。
“家莹,这样,我通知阿明回家,要他接你和俊浩回你爸妈家里。”阿华的语气笃定,不容任何质疑。
“那你呢,大家官呢?”蔡家莹流着眼泪,她心里惦记着一家老小。
“我爸妈等你回娘家后,我安排阿明和他们去特区住几天。”阿华的计划很明确,一家人现在尽量分开,不要给这帮绑匪再有二次机会。
“你呢,你怎么办。”蔡家莹直扑向阿华的怀里,阿华是她的主心骨,没了阿华,她自己和全家人整个天都塌了。
阿华将蔡家莹紧紧抱住,他吻了妻子额头,然后又在她的耳边耳语一番,这是在向妻子交代自己的安排与计划。
“记住了,没有我,阿明或正哥的电话,你们都不要回家,明白?”阿华拍了拍蔡家莹的肩膀,然后突然用手死死握住。
“嗯,我知道了,我按照你的意思去做。”蔡家莹点了点头,她抹了脸上的眼泪。她望着阿华那张依然冷静镇定的脸,心里慢慢恢复了平静。
“放心,琳琳一定会回来的,我保证。”阿华露出了微笑,微笑里,透着一股冷气。
蔡家莹没有说话,她只给了阿华一个深深的拥抱。阿华又在蔡家莹的耳边细语,逗得蔡家莹居然笑了起来。
没过多久,弟弟阿明便开着车过来。阿华简单地给他交代了几句,然后就和蔡家莹道别。阿华上了奔驰车,一时间就点火开走。
奔驰车再次疾驰通过马路,赶在夜幕降临前,阿华来到了县城东边的一座寺庙。在这里,蔡江辉早就在等候他的到来。
“郑大哥,现在是什么情况?”见到阿华从奔驰车上下来,蔡江辉便迫不及待地直奔阿华的面前。
“没什么情况,就是我女儿被他们抓了。”阿华的口气异常淡定,彷佛被抓走的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别人家的。阿华一边拿出那封勒索信给蔡江辉看,一边看了看手腕里的手表。
“晚上九点,城南,县国营糖厂旧址。扑你母,那是杨家的老地盘。你可不能去啊,郑大哥。”蔡江辉一看那勒索信,就立即跳了起来。
“你快去准备,让你之前收买的那些人打听琳琳藏在那里,打听到了就立即过去抢人。我这边你就先不管了,等你那边完事以后,你找人通知公安就行了。他们目前不敢把我怎样,我拖着时间,你动手要快。”早在旧改工程还没开始动工以前,阿华就示意蔡江辉要多注意杨家的动向,他知道杨家是不会轻易放过旧改工程这块肉的;而蔡江辉则拿出金元策略,收买了数个杨家的内部人,就是为了防止万一。现在,阿华的城府终于派上了用场。
“要不要安排人,干姓杨的一家?”蔡江辉的情绪已经有些上头。
“没那个必要。怎么收拾他们姓杨的,那是以后的事,最好让公家去做。”阿华摆了摆手,他不想节外生枝,目前的局势已经足够棘手了。
“郑大哥,我叫几个人和你一起去吧。城南那里,白道都被姓杨的给全部收买了,我叫多点人在城南几个路口做准备。万一你那边有什么意外,我可以快点动手。”蔡江辉深知自己和阿华是一条船上的,阿华有了闪失,他自己将来也不会好过。
“你主要还是救我女儿。这边你安排两个人跟我一起去,开你们的车。另外,现在还有时间,你叫上一些人进到城南,到时候接应就行。动作要快,隐蔽。”阿华想了想,觉得还是要蔡江辉的人马做些保护,毕竟姓杨的脑子再清醒,他下面的一帮亡命之徒就不一定了。
“那行,就听你大哥你的。”蔡江辉立即叫上几个手下,开始按照阿华的意思部署行动。
两人又商量了片刻,然后就各自开始出发。阿华坐上蔡江辉安排的一台三菱吉普,车上除了阿华,就是蔡江辉的两个保镖。按照阿华的意思,车子并没有直接进入到城南杨家的地头,而是绕着城南的东西两个方向兜圈子。
一路上,阿华思索着这事情的起源和结局。
他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蔡江辉的头脑不够清晰,为了博得名声非得在别人家的地头上惹出是非。在阿华看来,所谓生意,从来都是人情世故。你既然不懂人情世故在别人家头上动土,那就怪不得人家也会痛下狠手。只不过,姓杨的确实老辣,没直接动蔡江辉,反而把火放在阿华头上,这是棋高一着。这样一来,原本希望在黑白两道都左右逢源但独善其身的阿华,就不得不逼着自己跳到蔡江辉的船上;江湖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江湖的办法来解决,一旦阿华认定了采取这个方式来救自己的女儿,那就意味着阿华也成了江湖中的一员。
城南的夜景并没有县中心那么繁华热闹。这里是县里最早的工业区,县里最早的那批国营工厂和职工宿舍都建在城南;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国营经济的衰落,这里也逐渐走向没落。也因此,杨家人利用这一契机,在城南这个无人关注的片区开始盘踞生根,最终成为县里的一霸;城南也因此成为县里家喻户晓的各种非法勾当的聚集地。
城南,就是杨家的天下;也是杨家的根基。
眼看着时间就要到九点,阿华便示意车子开进城南,直抵糖厂旧址。当车子拐进糖厂所在的那条狭窄的老马路时,迎面而来的,便是一束束由汽车发出的远灯光。
杨老板已经在此地恭候阿华的到来。
阿华见状,便示意车子停在马路边。自己整理一下衣裳便从容地下了车。
“郑总,不好意思,晚上还要请你亲自出来谈话。”见阿华走过来,杨老板便先声夺人。
阿华没说话,只是露出了一股轻蔑的微笑。他看了杨老板那边,估计来了不下十来人;这些人,大部分曾经是国营工厂职工家的子弟。现在工厂倒闭的倒闭,破产的破产,这些子弟进不去工厂接父母的班,也就成了街边的地痞,被杨老板当成工具使唤。
“郑总,这边坐。”杨老板把手一抬,示意阿华和自己坐到路边的一条长凳上。
阿华没有应声,独自走向那条长凳,坐在靠边的一头;而杨老板紧跟其后坐了下来,靠着另一边。两人相视一眼,便开始谈判。
“这么晚麻烦郑总,实在是过意不去。”杨老板笑笑,现在人质在手,他处于上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