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29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7)

第129章 第五章 绝 地(续17)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阿勇命令特警们开始进行训练,自己则来到观察台上开始观摩训练评估效果。当阿勇已经走到观察台时,却发现何副局长带着支队领导正往自己这边走过来——何副局长带队来观摩训练,必然是有要事宣布或交代。

阿勇转身,三步并两步,快速走向何副局长等人的队伍。

“报告何局,报告刘队、许政委,特警大队机动中队正在进行进屋战术训练,请指示。”阿勇给各位领导敬礼、汇报。

“走吧,带我们去观察台那里看看去。”何副局长面带微笑,第一个走向观察台。

众人不敢怠慢,亦步亦趋跟在何副局长后面。阿勇走在何副局长一旁,准备给他讲解训练的过程和目的。

“你们刘队和许政委也在,郑勇,你给我们说说,他们在训练什么。”何副局长看到特警们正在准备破门进屋,兴致勃勃地要求阿勇给大家解释一番。

“是,何局。今天特警大队机动中队共计二十七人,正在进行进屋战术训练。训练的目的为熟悉进屋搜查的战术步法、三人或四人小组配合以及装备的运用。请领导们站在观察台最高处俯视观看。”阿勇说完,带着领导们上了观察台的第四层。在这里,他们可以清晰地看见特警们训练的全场景。

只见特警们分成几组,开始实施进屋战术训练。首先,是外围的三支观察组,观察员带着狙击手在外围的最高点布控,并用对讲机和准备进屋行动的特警进行实时通讯。其次,二十名特警分成四组,其中一组迅速包抄到建筑物的后部进行堵截,两支突击组来到前门准备爆破进屋,最后一组则利用建筑物外部的管道迅速攀爬到建筑物顶端,准备从顶端往下搜查。

“报告指导员同志,机动中队突击组已全部到位,请指示。”杨队长用对讲机給阿勇汇报情况。

“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训练开始,重复,训练开始。”阿勇拿着对讲机,给特警们下了最后的指示。

“叭、叭、叭”,狙击手率先开枪,紧接着,听见枪声后,地面和天台的突击组立即破门后往屋内进攻。一时间,建筑物里传来几声清脆的枪声和叫喊声;突击队员们按照预案,三三两两的分开配合,顺利突入建筑物的目标房间。

“报告指导员,突击组已经占据目的房间,击毙假想敌三名。训练完毕,重复,训练完毕。请指示。”杨队长用对讲机给阿勇汇报情况。

“杨队,带领队员迅速清点装备和清理现场,到操场集合,完毕。”阿勇目光如炬。

何副局长和支队的领导们则在阿勇的身后交流着,他们观摩完整个训练,觉得训练完成得不错,但又感觉好像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

“郑勇同志,麻烦你过来一下。”特巡警支队的队长刘队把阿勇给招呼过来。

“报告刘队,特警大队指导员郑勇,请指示。”阿勇对着几位领导再敬了个礼。

“郑勇同志,我有一个问题,你们训练的时候都穿上了背心和头盔,枪管上面还加了一个手电筒。这些东西实战时有用吗?”何副局长率先发问,他是刑警出身,对于特警工作还是一知半解。

“报告何局,有用。我们特警训练一个最重要的宗旨就是以实战为准,以打赢实战为根本。防弹背心和头盔是用来保护干警们在行动中的生命安全;我们特警大队已经采购了一批防弹背心,就是突击组刚刚穿的那套。至于手电筒,那是我们参考国外军警特种部队的装备使用情况然后委托国内一家军械厂加工出来的;这种手电筒在遇到光线昏暗的地方,可以起到照射目标和示警的作用。”阿勇一口气把何副局长的质疑全部解答完毕。

“都使用冲锋枪,为什么不使用步枪?”许政委的提问意味着他也是半个外行。

“报告许政委,冲锋枪尺寸更小,重量更轻,而且弹药威力适中;在城市内作业,冲锋枪比步枪实用和高效一些。”阿勇的解释证明了自己是这方面的内行。

“郑勇同志,这次训练演习,突击组是三个,每组五人;其中一人拿盾牌和手枪,另外四个人拿冲锋枪;进屋后冲锋枪手分成两组搜索目标;实际上整个进屋搜捕行动,才十五个队员。是不是人数上没有优势?你们前期的预案是怎么想的?”刘队的问题倒是有些看点。

“报告刘队,这次训练的想定当中,假想敌是三个人,但没明确目标所在的位置,需要突击组依次进屋搜索。考虑到建筑物内部的结构和大小,三个突击组展开队形后执行任务是绰绰有余。在外围布控的狙击手和观察员,才是这次行动的耳目,他们发现可疑情况后,就会通过对讲机把情报传给突击组,让突击组迅速找到目标单位。”阿勇的解答头头是道。

“郑勇同志,我还有一个问题。我刚才观察你们训练的模式和办法,我觉得你现在的做法是不是和你在部队时的经历有联系?你的一些训练考察方式,我看不像是我们在兄弟单位考察时所看到的或听到的。”何副局长的问话其实是对阿勇的一次考察。

“报告何局,是的。我们特警大队成立不久,很多方面的建设都尚在摸索阶段,借鉴我军和外军特种部队的一些训练思路和方法,是我自己在这个阶段摸索出来的一个经验总结。特警,就是能够执行并完成特殊任务的警种,它所需要的训练必然要大大高出一般的警种要求,无论是个人的身体素质、意志精神以及思维方法,都应该达到公安干警里面最高的标准。同时,特警所需要的装备、器械也具有该警种的特色以及满足该警种执行任务的特点与要求。”阿勇的队伍建设思路非常清晰,而且目标非常明确。

“听说,你们已经打报告准备申请到海岛上驻训?”刘队的脸上露出了微笑,他对于阿勇今天到目前为止的表现感到满意和骄傲。

“报告刘队,是的。这次海岛驻训的主要科目是野外生存和野外武装拉练及搜捕训练,这是特警大队第一次进行该方向的训练。”阿勇的回答显得自信十足。

“野外训练?这个,好像不是你们特警的任务范围吧。”何副局长的笑容带着疑问。

“报告何局,我们汕城市的建成市区的面积只占全市面积的百分之十几,剩余都是郊区、丘陵、山地、水面和海岛。我们特警大队将来的任务范围一定包括全市全域;所以,我们特警大队有必要熟悉我们汕城的一切地理地貌,不仅仅是市区这一块区域。”阿勇目光如炬,眼神笃定;他已经把特警大队的建设当成自己事业的全部。

“我看出来了,郑勇同志已经有了自己的心得。刘队、许政委,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这支特警队估计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何副局长一锤定音。

“是啊,以后有什么重大任务,就不用总是找武警部队了。哎,我们市局终于有了自己的特警队,那就是等于多了一把利剑啊,哈哈。”许政委是政工出身,说话显得官腔足。

“还是需要时间多训练,多打磨。郑勇同志,你之前做的关于特警大队建设和特警作训大纲这份材料,我和许政委打算把它拿到支队党委会上讨论。这是支队建立以来,第一次有这样像模像样的材料能够把队伍建设的宗旨、方向、目的和办法分析得如此清楚啊。我们支队也要重视起来,开展一次队伍建设的讨论,用最快的办法,把整个特巡警支队给带出来。”刘队是一个人精,他晓得阿勇是何副局长的人,所以话里话外都是在捧着阿勇。

“嗯,刘队的建议很好啊。到时候你们的讨论,记得叫上我。还有一件事,我在这里先给你们打个招呼。省厅决定年底在我们汕城举办一次全省的公安比武大赛,我看啊,这次大赛我们市局的参赛队伍,就在你们特巡警支队里抽调人员组成。至于参赛的科目内容、场地布置这些,就请刘队和许政委你们详细商讨,下个月给出一个初稿报到局里,局里上常委会讨论。你们看,有没有问题?”何副局长今天就是专为此事才来现场观摩的,他心里早就决定了要把这个任务交给特巡警支队来完成。

“报告何局,没问题。我们特巡警支队保证一定完成任务!”刘队和许政委异口同声,他俩齐刷刷地给何局敬了个礼。

训练场上的天空,乌云逐渐稀疏,阳光穿过乌云露出的缝隙开始洒向大地。这是夏日重临的吉兆,也是酷暑再次临头的噩兆。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