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潮起,潮落 > 第170章 第六章 盛 宴(续26)

第170章 第六章 盛 宴(续26)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立冬,鹏城的天气即刻晴转阴。老天爷收起了这段时间以来的慷慨,将阳光藏到云层的背后;北风骤起,让市民们体会到凛冬将至的滋味。

阿华坐在鹏城市区双子塔大楼顶层的咖啡厅上,他面无表情地俯视着底下的车水马龙,看着熙熙攘攘的人们为了生计而在马路上奔波,拿起一杯美式咖啡一饮而尽。

双子塔大楼,是鹏城目前最高的地标。这顶层的咖啡俱乐部,也是鹏城权贵们经常聚集的地方,许多关于鹏城的政/商信息和重大交易是在这里散布或进行。

当然,能够进入这里喝咖啡也是需要门槛的——咖啡俱乐部一张会员卡是十万。这十万是保证金,会员卡不得私下转让;每次除了会员卡持有人能够进入之外,其他闲散人员概不能入内;这就让这个俱乐部有了相当高的私密性和隐秘性,来者自然非富即贵。

当然,里面的价钱也是富贵。一杯小小的美式咖啡,叫价就是九十八;一份小食,开价就是八十八。不过,能够来此消费的富贵们,也不在意这个价码,他们想要的尊贵和隐私在这里都能获得保障,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

谁也不想圈子里的秘密被无关阶层窥见,更不想让无关阶层有机可乘能够染指这圈内的人或事。

阿华今年完成了事业上的又一次蜕变,他从一个来自汕城小县城的包工头摇身变成地产商人郑庆华。在陈仕海和郝总的授意下,他旗下的地产公司是鹏城西海新区引进的香港开发商——香港鹏达。鹏达公司的两大股东分别是香港鹏华和香港瑞达两家控股公司,前者是阿华设立的投资公司,后者的大股东则是郝总的夫人。

鹏达公司一进入西海新区,犹如龙入深海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个月内就已经在西海新区的几个尚未开发的片区连片的拿下大量土地。彼时的西海新区,在鹏城内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普罗大众除了知道这里是一片滩涂之外,还是一片滩涂。但早早获得内部消息的陈仕海和郝总却看到了这里所蕴藏的长远价值所在——西海新区除了即将竣工的西海国际码头之外,将来还会有鹏城设立的金融和贸易试验区——金融和贸易,自然离不开土地的开发和利用;本质上,地产也将是带动这个试验区崛起的最大动力源。

看看西海新区对面的香港,如果没有房地产的繁荣,香港贸易和金融的价值将无法兑现成真正的财富。数个月前一次饭局上,陈仕海曾对着阿华和郝总如是说。

陈仕海的这句话加深了阿华对于房地产的认识,他现在对于房地产的看法已经从原来盖好房子就卖出去已经逐步进化到房地产的本质就是把土地所蕴含的大量财富给变现到社会上——土地从来都不是有价值的,只是因为人在这块土地上,它才有了价值;而要让土地的价值有所体现,那就必须把人深深地绑定在这块土地上。这,就是阿华的彻底觉醒。

想把人彻底地绑定在土地上,那最直接高效的办法就是造房子,然后卖出,再用几十年的贷款将这笔财富彻底锁住,锁死。光靠着几十年的贷款利息,都足够让土地增殖数倍之多——银行是土地价值变现的最关键一环,只要印钞机跟着启动,那土地就永远水涨船高,只有土地,才能承受住来自银行这座超级印钞机运行所带来的威力。

彻底认识到土地的威力后,阿华便动起了小心思。阿华深知,自己在西海新区看似如鱼得水、如龙戏雨,但实际上那是因为背后站着陈仕海和郝总这两位大山。陈仕海早就超脱到具体事务之外,现在他,热衷于和鹏城乃至北京的各路人马广结良缘、长袖歌舞,一心一意地锻造属于自己的政/商资源平台;而郝总则显得洒脱不羁,贵为国企老总的他,对业务不说全然不顾,倒也是懒得动心思,他也和陈仕海一般,专心致志学会各种新奇玩意和潮流玩法,在鹏城内左右逢源、呼朋唤友。

这三人各自为政,但又自成一体。陈仕海只给到郝总和阿华在战略上的信息和资源渠道,郝总负责整合鹏城内各路资源给阿华清场,阿华则直接入场当战斗的主角。

阿华看似斗兽场上的英雄,其实只是罗马贵族们一个昂贵的棋子。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棋子,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接住的富贵和荣华。

阿华的小心思就在于,他既不愿甘做一辈子的棋子,也不愿现在就离开陈仕海这颗参天大树,他希望的是:在陈仕海的庇护之外另起炉灶,给属于自己的事业种下一颗小树苗——只要有着充分的阳光和雨水滋润,这颗小树苗或许也能长成一颗遮天蔽日的大树。

阿华不是那种做事拖泥带水、瞻前顾后的人,他一旦笃定了目标之后就设法寻机开始行动。不知道阿华的小心思是否被老天爷窥见,在阿华正寻找时机的时候,老天爷给了他一个丰厚的机会——毗邻西海新区的宝江区新来了领导,新领导祖籍也是县城的胶己人;更为关键的是,这个领导曾经在汕城短暂工作过一段时间,而且和自己曾经老关系李主任居然是莫逆之交。这信息对于阿华而言,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简直是唾手可得。

知道这一消息后,阿华立即火速通过李主任找到了这位新领导,希望在新领导的引荐下,自己能够涉足宝江区的地产市场。李主任倒是痛快人,很快就帮阿华把这条线给牵起来;阿华也懂得投桃报李,通过打点汕城的一些重要人脉,给李主任安排了一个更好的领导岗位。

阿华,将来我在汕城有什么机会,一定给留给你。李主任新官到任后,也给阿华下了这个承诺。

那是一定要把机会留给我,这样大家互惠互利嘛。阿华的回应,俨然把李主任当成自己核心利益网里的一员。

有了新领导的关照,阿华在宝江区开始物色有价值的土地资源。他照搬鹏达公司设立的思路,在香港再注册了一个控股公司,接着在这个公司下有设立了一个地产公司,在通过这个地产公司进入了宝江区。这一次,阿华的把属于自己的公司命名为宏升地产。

宏升,代表着宏大和上升。也是阿华内心的独白。

有了资源,有了公司,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只剩下资金了。阿华手上有一笔资金可用,但离真正拍地所需的资金还差不少——宝江区属于特区关外,不像鹏城市区那般有各种优惠政策扶持外资进入。

阿华也曾想过找银行的关系疏通,寻找资金;但是鹏城大部分银行目前连国企的贷款业务都做不完,是不可能给阿华这种刚设立的地产公司留一点残羹。

好在,阿华在鹏城的老乡人脉给他提供了资源信息,他们给阿华介绍了一些金主,让阿华多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办法。

譬如今日,阿华就约了同样贵为咖啡俱乐部会员,也是金主的客人一起到双子塔的顶层喝咖啡、谈合作。

“郑董,不好意思,来晚了。”当阿华还看着地面上犹如蝼蚁般的人群时,一阵带着亲切而温暖的女声传入他的耳朵。

阿华立即放下手里的咖啡,转头仰视着对方。对方是一位身穿灰色女士正装的中年女性,她不算漂亮,中等身材,但气质一看就知道是非富即贵的出身;阿华眼前一亮,他注意到女士手里的那个黑色鳄鱼皮的坤包是卡地亚的限量版,而无名指上的克拉级钻戒也是卡地亚的——阿华在蔡家莹的多年指点下,对各品牌的奢侈品也有很好的了解。当然,蔡家莹本人也是奢侈品的爱好者,家里不乏各种包包或鞋子,这其中就包括卡地亚的东西。

“尤小姐,你好,你好。”阿华起身,给对方微微举了一个躬。

“让你久等了,郑董。”尤小姐倒也大方,给阿华点点头然后就独自坐下。

“也没有,我也就早到了几分钟而已。”阿华微笑道。他悄悄审视着尤小姐的脸庞,他发现,尤小姐至少也是四十往上的年纪,但保养却非常的得体、高贵。

“是我约定的时间,我自己迟到了,还是我的错。”尤小姐笑颜逐开,她的牙齿是那么的洁白和光亮,一看就是讲究人。

“哈,真没事,你不用客气。”阿华陪着笑脸。

“我不客气,这次咖啡我请客,你别抢着买单哦。”尤小姐笑得自信而放松。

阿华很少单独与异性接触,何况是一位这样气质颇佳的富贵人士;他有些不习惯。尤小姐的背景,阿华之前是了解过一些,他知道尤小姐是北京人士,出身于大院家庭;改开后,尤小姐就南下鹏城开始自己创业——据说她刚开始创业时一度也碰上资金困难,她家里人给鹏城的领导打了电话,然后资金困难就迎刃而解。

有了家庭的背书,尤小姐的事业很快就风生水起,成了鹏城不显山露水的金主之一。很多有资金困难的老板找她,她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久而久之,她就成了这个圈子里的财神娘娘。

尤娘娘,有的老板私底下这么称呼她。

服务员眼色一般,约莫过了几分钟才前来问询。尤小姐倒也熟练,她要了一杯哥伦比亚手工咖啡,又点了两份甜食,然后就把服务员给打发了。

“这里的服务越来越一般了,哎。这人一多,他们就开始端起架子来。”尤小姐跟阿华吐槽咖啡俱乐部的服务态度。

“是啊,人一多,他们就放松麻痹了。”阿华跟着附和。他举目四望,偌大的一层楼,稀稀拉拉的才不到十个客人。

“郑董经常来这里?”尤小姐似问非问。

“也没有,都是朋友给介绍来的。我嘛,虽然是农民一个,但也喜欢喝咖啡,让尤小姐见笑了。”自嘲的阿华,其实对咖啡确实有种莫名的情愫。

他人生的第一座丰碑,南海明珠大厦,是以咖啡厅闻名县城;他在汕城海滨拿下的第一块地,也是用来做咖啡西餐馆。

咖啡,似乎是阿华命运的吉祥物,只要哪里出现它,阿华的命运就会再腾飞一次。

“我认识你们那边的老板很多,但像你这么特别的,第一次见。”尤小姐的眼里,除了职业化的笑意,还带着一些思考的专注。

阿华低着头,脸上露着尴尬而又些自信的微笑。特别、第一次见,似乎这不应该是商业接待中应该出现的用词;对面这个尤小姐,看起来还真不是一般人物。

阿华再次略略审视着对面的女人,他发现,这个女人的眼光尤为锐利和清亮,和女人的气质相比,这副眼光显得如此地耀目和格格不入——大概和女人身上整体上的优雅和高贵,又有些出入和不恰当。阿华内心颇有些迷茫和心怵,对方能够在短时间内看透自己,在商言商,这并不是一件好事。

她或许没猜中底牌,但也摸得七七八八了。

“尤小姐过奖了,我没什么特别。就是来鹏城碰碰运气,算是运气比较好的那种人而已啦。”阿华能够做的,就是继续陪笑。

“哈哈哈,郑董,我说你特别,你还真特别。”尤小姐的反应有些失了身份。

阿华的脸色顿时煞白,他不清楚尤小姐是不是掌握了他的什么秘密。她是不是也认识陈仕海他们,又或者,尤小姐本身就是陈仕海那边派来试探自己的?

在阿华心里,他另起炉灶这件事,至少在现阶段,是要瞒住陈仕海这帮人的——这是自己的后手,万不得已他不愿广而告之。

“你别怕,郑董,我这个性子,就是有一说一。真的,你很特别,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尤其是你们那边的老板身上,早就坐在这里把牛吹上天了。但是你嘛,倒是谦虚得很;而且,从你刚才喝咖啡的样子,我就知道,你不是什么大老粗暴发户之类的角色。我看你的第一眼就觉得吧,你大概是文凭不高,但有文化深度;不懂礼法,但有礼数;不懂理论,但有天赋。你是一个天生的老板,对吗?”尤小姐字字珠玑,切中阿华的要害。

阿华的全身,已经冷汗满布。尤小姐读心术之犀利,怕是自己这辈子见到的、到目前为止最为恐怖的一次。

阿华抿着嘴,似笑非笑;他不敢面露不满,但也不能就此持续尴尬。我要怎么搞掂对面这个女人啊?阿华内心开始焦虑。

“所以,郑董,你是永远不会屈于人下的,对吗?”尤小姐再次切入阿华的要害。

“哈哈哈,尤小姐,你太高看我了。我就是生意人,没什么委屈是受不了的。赚钱嘛,哪里有那么多规矩。鹏城讲究时间效率,我看,我们是不是应该直接谈一下公事?”阿华笃定,这场会面无论结局如何,都要速战速决。

“郑董,我看人一般是不会出错的。不过,你说得对,我们应该谈正事了。希望能和你这样的大老板合作,将来也跟着你赚点小钱消遣消遣。”尤小姐口齿伶俐、言无滴漏,让人感到舒服但并不舒心。

“我相信尤小姐应该知道我这边的情况吧。”阿华开始正面进攻。

“知道一些,只能说是大概。但凡找我的,都是资金上的事。”尤小姐稍稍翘嘴微笑。

“我现在在宝江区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我们和当地关系不错,机会是有不少的,就是这个资金,我暂时的实力还不够,所以想找尤小姐你这边,看看能不能方便帮个忙。”阿华迂回中前进,既告知对方我有关系资源,又明确表示自己在资金上存在周转不灵。

“是经营性缺失,还是投资性缺口?”尤小姐慢条斯理地从自己的坤包里拿出一包日本进口的特醇七星。阿华见状,立即掏出打火机给她点上。

“万事开头难。我准备拿一块地,目前资金缺口大概有三千多万。”阿华一脸正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