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从网剧开始的糊咖飞升记 > 第144章 倒卖

第144章 倒卖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姜逾没带编剧进组,她舍不得花那份钱,但这并不意味着李秋砚团队拥有修改剧本的权限。

剧本由小说改编,虽然书名是《吴国》,但女主才是吴国的继承者,也就是说,《吴国》的含义其实就是女主。

《吴国》女主不仅剧外梦男众多,热度力压男主,甚至原著里,她就有许多爱慕者。

当然,这个时候就要提一提这篇男频名著的核心主题——“女主只喜欢男主一人”。

那么,为什么要设计那么多喜欢女主的男人呢?

当然是写女主对其她男人不假以辞色的剧情,在苏女主的同时,凸显女主对男主不一样!

让男主打脸小贱|吊子更有爽感啦!

她对我不一样诶!

《吴国》编剧组讨论得热火朝天,无非是怎么给女主加镜头设计,凸显女主苏感。

屏幕里的姜逾一身白衣盘坐在地上,长发披在背后,除了一块美玉象征人上人的身份外,全身没有丝毫的装饰,她的左手搭在支起的左膝盖上,右边地面插着一把剑,整个人骨子里透着散漫的气息。

镜头由远及近,有下到上,精准捕捉姜逾脸上随意又难以捉摸的微笑。

还是男频的演技要求低。

姜逾的笑容愈发显眼。

在场记提醒下,姜逾笑容一顿,看向某个方向。

“接上2小节——”

接下来是男主出场。

与一身素白的姜逾相比,男主显然矜贵多了,只见李秋砚带着耗时五个小时的造型出场,半批发的造型,额间缀着细碎的钻石,脑后处的男冠像是金色的火焰样式,从脑后缠至左耳尖。

此地男人双耳的饰品与过去精致小巧的耳环不同,而是带着长长的流苏样式的耳挂。

李秋砚带着小指粗的细长的坠链,一簇簇的链子像金色的流水一样搭在胸前。

很美,李秋砚心中满意,长流苏耳挂限制着他的行动,他不觉得麻烦,反而自觉矜贵无比。

不像那些摇头摆耳、让流苏动起来的勾栏样式,他可是正经的高门嫡男!

虽然他的耳朵后的皮被装饰品磨破了,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从镜头里的画面来看,男主出场效果极好,能够再众人脑海中留下个模糊的、绝美的影子,虽然整个出场不如女主时长多、个性鲜明,但男主美就对了!

男人们深信,美貌是男人无所不利的依仗,他们的宣发策略也是如此。

谁谁谁亮眼吸睛,谁谁谁皮肤细腻白皙,谁谁谁穿着时尚高定。

当然,时尚资源的最大咖往往是他们旁边那位穿着姥太白背心、通过一张定格照片就可以让众多男人看见具有淑女风范、镜头可以看到毛孔但粉丝一定要吹比男明星厚粉更好看的女人。

姜逾已经摸透了此地的女男塑造标准。

主频塑造女人形象,是从她的小缺点开始的,是欲扬先抑,写她的盲目,塑造她的热血,写她的微末,塑造她的伟大。

写一个女人的众多缺点是如何成为像钻石切割面一样衬托闪耀的品质的伤痕。

男频写女人分两种,一种是基本略去了小缺点这个过程,直接写她的伟大,一种是直接写缺点,俗称“现实向”。

她们将一个设定为女人的文娱商品视为人的思想、人的意识,并通过文娱媒介的商品形式,让人们接受了女人就是如此的形象。

但在塑造男人方面,主频、男频保持一致的步调:强调外貌如何优秀,强调性格如何实用。

外貌可以清秀、可以绝美,但一定会引导男人“这也是美”的被塑造的审美标准。

性格可以泼辣、可以柔顺,但必须对女主有用、对家庭有用。

就像是写商品,无非是外观与功能好不好的二维评价。

当然啦,毕竟主频受众如此广阔,也会有不少男人愿意将主频的镶边、献祭、完美的男人称之为大男主。

姜逾只觉得纳了闷了,但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以前的女人但凡为老公死、为老公“儿女双全”、各种资源扶持废柴老公、原谅老公出轨、自己美美养老公跟别人的孩子,多少是要被挂在各种网络树洞中,形成“经典咏流传”的名典。

但换成影视文娱中的女主角,同样的剧情,那就是“大女主”了?

此地同理。

总之,男人们接受了包裹着女人对男人评价标准,认可男人就是如此的形象。

有异议?就得被严查是不是厌男、辱男、弹□□男了,这可是男频重罪!

真奇怪,这里的男人接受女人创造的男人模板规范,让男人创造的女人成为男人的“理想”。

一个人再怎么爱一个模板规范,吹着如何伟大、如何完美,其爱意永远也不会深过这个人的“有缺点的理想”。

爱是从赞扬的优点开始的,是从掩盖的缺点开始的?

是从自己开始的,不是把眼睛放在别人身上开始。

将爱意寄托于她人的人最喜欢主张“不爱我爱的,就是不爱我的,就是不爱我这个性别的”逻辑。

《吴国》编剧组的争执正是围绕“女男主”塑造来的。

李秋砚团队的年轻编剧提出一处剧情的不合理:“这样是不是打压了男主?”

开口的是一位资深编辑:“你必须考虑到市场反馈与剧本推进进度,既然这种水平的男角色都能让他们吹嘘大男主,那我闷还费什么心?”

年轻的编剧皱起了眉,她倒不是在意“大男主”名号,她只是觉得男二喧宾夺主,抢了李秋砚的造型与台词。

但凡塑造一个人物,总得有衬托,男二就是衬托大男主爱男的工具人,虽然这位男二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职位丢了、家人死了、武功废了、最后还生死不明地离开了。

但他得到男主的友谊了,对观众来说这就是爱男。

倒是与女二的结局——“在世子位置上永远也得不到皇位,在女人位置上配子三千,却永远得不到男主,从此内心苍凉一生”的下场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这就是对坏女人最大的惩罚了吧?不然还指望男主起义推翻吗?

也得考虑下喜欢女二的男粉吧?

毕竟追明星也是男粉取悦自己的重要方式,不要太厌男了。

对于编剧来说,房本、工资卡、奖金,这些东西跟自己姓,才是最大的取悦自己。

区区剧情跟女主被吐槽算什么,反正热度有了。

见李秋砚团队的年轻编剧还想反驳什么。

编剧打断她的话:“笔在我们手上,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写大男主戏份都可以,写他起义、修仙这种不现实的东西都可以,但你考虑过市场反馈吗?考虑过观众接受度吗?考虑过如何过审吗?”

赚钱、口碑/热度、过审,卡死创作的三个关口。

这位资深编剧列举了自己的上一部主频戏——剧情被人疯狂吐槽。

影视区UP从主频小说改的第一集前十分钟,指出了三个毒点,第一个毒点是“女主被人打脸,居然没有愤怒反击的镜头”。

删掉了原著的名台词、名场面,也是全剧的精髓——“莫欺少年穷”!

第二个毒点是“打女主脸的前配子居然没有得到应有的下场”——原著被要求跪下道歉。

电视剧如实还原了前配子被母亲要求跪下道歉。

但他没有得到更坏的下场。

影视区UP主义愤填膺,强烈要求加入男人追悔莫及痛不欲生,被女主无情打脸后,众人指责羞愧而死的剧情。

她严厉指出这部剧最大的毒点就是“不够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