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迦云!”
“尤!迦!云!”
齐安人没到声音先到。
尤迦云在屋子里,筷子才拿起又放下,准备出去跟齐安理论能不能别一大早扰民。
但他筷子都没放稳,被姥姥塞回手里。
姥姥说:“吃你的,我去开门。”
其实也不耽误吃,尤迦云往手里垫了两张纸隔热,端起一盆米线,吹着热气跟在姥姥后头出去。
他和和姥姥一起住,小地方房价不贵,这房子是几年前庄园拿到第一笔分红时买的,特意选的一楼带小院儿,方便老太太种点青菜花朵。
尤迦云这趟出去工作小半年,回来再一看,院子已经大变样,新长出来的月季几乎独霸他卧室窗外的风景。
院子朝外有道后门,齐安不走正门,就要在这里扒拉缝隙撬门把。
姥姥向来不惯着人,顺手就操起扫帚过去。
虽然气势汹汹,后头还有个尤迦云在搭戏,配合着说“姥姥你冷静一点先看看是谁不要动手”,但最后姥姥下手只打在门上,起到警告作用。
警告了两下,姥姥丢掉扫帚要开门,尤迦云还在演:“哎呀打偏,姥姥你不要打了,不要打了。”
齐安一着急,手卡在缝隙里没能及抽收走,大喊大叫的。
门开了,齐安的惊慌才止住,尴尬地朝姥姥笑,说:“姥姥早上好。”
“你也知道是早上?每回来都大吼大叫,生怕没人迎接你还是怎么的?”姥姥嘴上挺不待见的,不过,进屋照样把齐安的早饭安排得妥妥当当。
说是早饭,其实也不算很早,快九点了。
从横店回来后,尤迦云心仪且稳定的作息时间表里,每天八点起,先在门口小板凳上听姥姥收音机里重播的晨间新闻,静坐十来分钟,周围花香环绕,进屋有早饭的香气。
吃过饭后九点出头,出门上班,顺道送姥姥上老年大学。
小地方四面环绕旅游胜地,偏就这里没有沾到旅游业的光,经济建设稍有逊色,人口不多,走在路上很难能看到什么现代化高楼建筑。
这里物价低,节奏慢,美食多,冬季平均气温基本在19℃左右,之前在网上还被评选过旅居最佳选择之一。
市区不大,车辆少,道路十分顺畅,所以尤迦云尽管住在市区工作在山里,途中还要送姥姥,整个通勤时间也不用二十分钟。
原先庄园还是小规模阶段时,烘豆室不在庄园,是在市区住房附近租的店面,那会儿通勤时间更短,步行几分钟就够了。那个阶段只维持小半年,当时他们几个人心都很大,一赚到钱就马上扩大种植区,开拓销售渠道。
直到现在,车子刚出市区,肉眼能见到的那一片山头几乎都在他们公司名下。烘豆室从六十平换到两千平,主理的熟豆品牌线上销售能排在同品类前五,而线下基本是垄断国内几大连锁品牌的供应链。
熟豆是他们发展最好的一条线,今年年初在新庄园里开的客栈还属于试水阶段,慕名而来的旅客多是同行,以体验咖啡种植或者考核咖啡品鉴资格证的人群为主。
这时候合伙人的商人本性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前几天客栈哪哪都有尤迦云的人形立牌,才被尤迦云安排人去收掉,现在又开始鼓动尤迦云拍宣传视频。
齐安说:“我们没有在你每一次上热搜的时候,趁机圈你出来营销庄园,已经很善良了。”
“那我还得谢谢你了?”车子在工作楼外的停车场,尤迦云前脚刚下车,楼里就有一队人马从烘豆厂参观出来。
这种时候齐安肯定要快速下车,倚在车门上,凹出一个自认为很帅的造型,然后朝人群打招呼,说一句“早上好”、“中午好”……
带队的员工顺势向参观人员介绍:“那边两位是我们庄园的创主理人,齐总,和尤迦云尤总。”
小半年热搜没少上,隔了那么老远的距离,总能有人马上接一句:“那个人好像是个明星哦。”
“我们尤总副业兼职拍戏,您也许看过他的戏……”
“哦对对,我想起来了,我刷到过他的视频!”
这是尤迦云回来之后听到最多的对话。
基本上大家都都是远远的驻足打个招呼,网络信息看得少一些的人会夸他长得好看之类的客套话。
网络信息看得多的人常常会忘了控制声量,当面讨论起来——“他不是专职演员吗”,“听说他是为了追顾栩才去拍戏的”,“他好帅,那他现在是追到了就不拍吗,他能不能分手再拍个戏给我看”诸如此类的言论。
尤迦云只能尴尬又不失微笑,维持着最后的体面关上车门,往工作楼里走。
今天算好了,没人朝他喊“要幸福”,不然还得硬着头皮回应一句“谢谢”。
齐安感受不到尤迦云的处境,他甚至有一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还要追上来问尤迦云:“那些说你为了追顾栩才拍戏的链接,需不需要我分享给你?”
进楼上电梯,尤迦云的办公室在三楼,不过他很少去,除非是接待客户。
平常来上班,如果是采摘季就会花多一些时间在生豆处理站,其它时候可能待烘豆厂或者去上品鉴课程。
尤迦云更喜欢一线的工作,庄园另外两个合伙人,柯里和赵雪卉,分别在做线上运营和渠道开发,齐安更多的工作是在线下对接。
每个人分工不同,但每天最一致的事情就是上班先到二楼设备展厅的咖啡角先偷懒。
这会儿,柯里和赵雪卉已经到了,看到尤迦云,首先打招呼:“呦,大明星。”
再对齐安喊:“呦,小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