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太傅为上 > 第95章 封王

第95章 封王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蔺宁啃着鸡腿直乐,也不反驳,话锋一转又道:“不过话说回来,这个杨儇真是令人意外。他刚来时,我一度以为他是个难相与的,如今看来,与全府上下处得都不错,从这一点来说他就是个好官。”

“有人为官,图的是官阶和厚禄,杨儇为官,倒是肯做一些实事。”褚元祯一针见血,“所以他能够想出土地变革那样的法子,如今褚元恕要我做这个‘巡抚’,我也是有意与杨儇联手,届时先拿富阳开刀,逐步拿下整个余杭,五姓之中就属王氏最难撼动,与其躲着他不如除之而后快。”

“你这么说,让我觉得自己要完蛋了。”蔺宁瞬间没了食欲,撂下碗筷,“褚元恕要内阁五日内完善租佃条例,今儿已经是第二日了,可这八字还没一撇呢。朝堂上下人人都在等,连你也是寄予厚望,我若是写不出个花来,怕是只能挥刀自刎,到地下去陪顾本青了。”

“所以我来寻你了。”褚元祯笑了起来,“你有几分本事我还是知道的,你能三言两语把人唬住,但细则方面你却做不来。打蛇要打七寸,世家最怕什么,我比你清楚。”

“那你——”蔺宁品出了话里的意思,兴奋地问:“你肯帮我?”

“你心里挂着这桩事,都不肯回府用饭了。”褚元祯缓缓说道:“那我只有亲自过来,替你了了这烦心事,如此,才好让你跟我回去。”

*

三日后上朝,再议土地变革事宜。

蔺宁第一个站出来,“昨日内阁已将修订后的租佃条例递呈御案,不知陛下看过之后觉得如何,若有不妥之处,内阁可以再议。”

褚元恕这回倒是爽快,肯定了条例细则,但他没有立即下旨明示,而是又把此事抛了出去。

他这一抛,王昰立刻站了出来,“世家也并非不通情理,若此事有益于民生大计,我等自是愿意遵从的,但老臣尚有一个疑问,前任首辅尽忠,蔺大人便接下首辅之位,那么今后有关变革的诸多事宜,蔺大人也要一齐担下吗?内阁首辅说到底也是京官,京官久居京都,对地方可谓是鞭长莫及啊,如此老臣倒是有一个提议——”

“此事,朕已有考量。”褚元恕先发制人,打量了王昰一眼,又道:“不过,朕也愿意听听王大人的建议。”

王昰顿了一顿,他早知土地变革一事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本想顺水推舟揽下这桩差事,来日到了封地上,还能自家说了算,但如今看着风向不对,便改口说:“《吴越春秋》中曾写: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变革未尝不是如此,老臣以为,此事虽由内阁主导,但仍需同地方官员协同,须得中枢地方双管齐下,如此才好。”

“讲得不错。”褚元恕看向他,“故而,朕决定从中枢当中择一贤者,赐其‘巡抚’之名,旨在‘巡行天下,安抚民生’,替朕巡历地方,督理变革事宜。”

此话一出,殿中静了片刻。

“巡抚”一职此前从未有过,今日从褚元恕的口中说出来,不仅意味着中枢权力更迭,更是象征了皇权首次下放,毕竟,大洺历经四位帝王,便是辅拂股肱之臣,也没有人能够“代替”皇帝行事。

良久,王昰开口问道:“不知陛下中意何人?”

“这中意之人么。”褚元恕顿了顿,忽而正色起来,“皇子及冠而受封,如今五弟早已行过冠礼,却迟迟未能受封,父皇驾崩突然,朕这个做兄长的本应早早考虑,一直拖到现在属实不该,不如借此机会将功补过。朕以为,‘明’字甚好,照临四方曰明,今日朝上即册封皇五子元祯为明王,再授巡抚一职,替朕巡历各郡、州、府、县,督理地方土地变革及变革相关事务。若事情办得好,可奖爵位世袭罔替,不知五弟可否愿意?”

他这话讲得轻飘飘,却带着十足的威慑。

褚元祯自一侧上前,朝着龙椅跪下身去,“臣弟,叩谢皇恩。”

蔺宁木然地立在人群中,不敢相信褚元恕竟然这般无齿,这算哪门子的将功补过!

没有封王诏书,没有册封大典,一切的封赏只有一句“若事情办得好,可奖爵位世袭罔替”,可这个赏更像是一个讽刺,嘲讽褚元祯与蔺宁的关系,两个男人之间,何来后代能够继承爵位?

即便再不受宠的皇子受封也不该如此,褚元恕是有意为之!他给了褚元祯一个凌厉的下马威,与其说是封赏不如说是警告,警告他再怎么折腾也逃不出帝王手心。

蔺宁愤懑不平,可偏偏这个局面是他亲手促成的!是他不管不顾执意要行变革之事,也是他提出了“巡抚”这个想法。

这一刻他恨透了自己,浑身气血齐齐涌上头顶,他下意识就要上前争辩。

然而仿佛心有灵犀似的,褚元祯在同一刻回过身子,越过层层人群,微不可察地冲他摇了摇头,用口型示意道:

别——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