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 第128章 第 128 章

第128章 第 128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大汉每典必歌,果然,邺城的秋典之上,也少不了歌舞。我听那一众十六七岁的少女朗声唱来,委实荡气回肠: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这歌词真是美极妙极!想来是乐府的新作!”我回头对师父赞道,却见她面上的神情一片怅惘,才恍然悟到这歌词怕是戳着了师父的心经,深悔自己口不择言。

我又发现了端倪,指着歌舞少女的舞裙对师父说:“师父,那不是你的‘雪纺’嘛!”

可不正是!那些少女穿着一式的白色纺绸裙子,用的正是由师父发明出来的“雪纺”工艺!汉朝当然还没有什么“专利”只说,师父的雪纺一价难求,商家岂有不闻风而上的道理,早有人趁着师父生病的这月把工夫,将市面上的雪纺高价回购,一经一纬地拆了研究,总算捣鼓出了仿品,大量投放市场。

我没好气地说:“盗人心思,拾人牙慧,也不嫌寒碜!”

师父却无所谓地笑笑,道:“这些女孩儿穿着,煞是好看。若是鞋子颜色再浅些就更好了,上面素如雪光,下面玄色缎子鞋,有点儿头轻脚重的感觉。”说着,低下头若有所悟:“看来应该发明一种做鞋子的布料。”

我们逛了一会儿,集齐了师父需要的药材,又买了些蛋、肉、米、香料,便准备踏上归程。行至城门口,却看到这里集了好些人,正在看墙上贴着的一张告示:

告示

本郡郡守之长公子,身染重疾已有月余,四方求医均告不治。现诚请民间高手前来问诊,如能治好长公子之病,愿酬以粮五百石,五铢钱一百吊,并郡守一家叩谢大恩。

我和师父一边看那告示,一边听周围人的议论:“五百石粮食外加一百吊钱,这可是郡守整整两年的俸禄啊!”

“可不是吗,四千石粮都能买个五大夫当当了,这可着实不少。”

“再多的钱也买不来一条命!听说长公子咯血咯了半个月,这会儿别说是两年的俸禄,你要是能治好长公子的病,要郡守的一条胳膊一条腿,他也得给你!”

我听着众人七嘴八舌,心里头却只想着“身染重疾”和“咯血半月”这八个字,又是同情,又是技痒。师父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鼓励道:“小英,你去试一试吧。以你如今的医学功力,一定不在话下。”

我还在犹豫间,身边已有人听到了我们的对话,问我道:“这位公子,你们不是本郡人吧?怎么,你会医术?”

他这一问,周围的人纷纷转向我们,饶有兴致地议论起来:“这是姐弟二人吧?生的好俊秀模样,像仙人一般!”

“这小哥儿看着倒是个读书人模样,或者真有两把刷子,也未可知。”

他们议论着,就见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拂开人群朝我们走来。先对着我和师父各做了一个揖,恳切地说道:“两位,方才的议论在下都听见了。在下奉郡守之名在此张贴告示,已有两日,今日若再带不回大夫,实在无法交差。这位公子若是医者,就请跟我回府聊聊,如何?”

他说得恳切,我跃跃欲试,回头与师父对了个眼神,回礼道:“那就请前面带路吧。”

邺城郡守府颇为简朴,要论考究,还比不上当初的泰安县县令府。墙瓦俱是旧的,想是新官上任后就没翻新过,厅堂里的家具木材也平常得紧,倒是院子墙角处种着几株老腊梅,盘根错节,一看就是老物件,没有个十年八年不得的水色。

我和师父在外堂坐下,带我们进门的官员请我们稍候,转身往内院通报。过了半柱香光景,出来一位五十岁上下、相貌端正、美髯灰白的便服男子,我心想这便是邺城的郡守大人了,上前按男子的方式行了个揖礼,对方却抚髯对我微微一弯腰,说道:“女先生不必客气。”

生姜还是老的辣,这郡守大人一眼便瞧出我乃是女扮男装。我笑笑,又施了个女子常礼,说道:“大人想必不会如那些腐儒一般,料定女子便不能行医吧?”

那便服男人微笑,道:“女先生也好,男先生也好,只要能治好我们公子的病,便是本府的上宾。”

我听他称呼有异,心下暗自猜疑,果然听他又说道:“只是,我并不是大人,我乃是本府的管家。”

我暗笑自己离家久了,连这些寻常礼数也忘了。自然的,哪有郡守大人亲自来迎生客的道理?回头看了看师父,她老人家倒是满面惊讶——她前半生戎马,后半生隐居,于这些俗世礼节是一概不知的。

那气派不凡的管家请我坐了,自己在我对首坐下,说道:“我家大人公务繁忙,就由我来先和先生聊几句,切莫见怪。”

我心下了然,这管家就是面试官的意思了,看来今儿不拿出点真本领来,连正主的面也见不着。我也不恼,淡淡一笑,说道:“有何可见怪的,是小女子的荣幸。”

“请问先生,若是有人连日咯血,水米难进,便溺不成型,该用什么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