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又重新研究着做了几锅豆腐,可算是摸到了大致的窍门,点出来的豆腐不酸了,压出来不会太松散也不会太板硬,不多不少刚刚好。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罗杨做的豆腐箱过于将就,四周也没磨平,以至于豆腐的外观并不是很好看。
不过,问题不大。
只要做出来的豆腐好,一个合适的豆腐箱并不成问题,大不了去找木匠做一个!
罗杨将后边两次做的不错的豆腐单独拿出来,用刀把周围凹凸不平的部分切掉,使其变成四四方方的一块,然后才用碗装上,这是要送去给大爷爷家和三叔家的。
罗杨昨晚跟秋杏商议过了,这豆腐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光是磨浆就是个辛苦活,更遑论之后一系列麻烦的事。而家里还有田地里的活计要忙,他们要是再添卖豆腐的营生,那定然忙不过来,所以他们想找人来入伙。至于人选,那也不难挑,不是大爷爷家就是三叔家。
最后两人一致选了三叔罗大石家。
原因倒也不复杂,有两则。一是论起血缘关系,三叔家自然比大爷爷家要更亲一些;二是三叔家比大爷爷家日子要过得艰难几分,如今三叔腿又伤了,正是用钱的时候,之前没法子也就罢了,如今既然有了选择,那怎么也得帮衬帮衬。
至于舅舅家,一是两村到底隔了些距离,来回不方便;二是舅家只有舅舅一个劳力,他来做豆腐了,那舅娘何立何草他们怎么办呢?不合适。
以后要有合适的,再拉上他们吧。
眼下,罗杨将装了两块豆腐的碗拿给秋杏,叫他给大爷爷们送去。至于剩下的两块豆腐,他要送到三叔家去。
夫夫俩每人挎了一只篮子,路上,罗杨跟秋杏说:“要做豆腐卖的事也别瞒着大爷爷他们,把话都说清楚,他们想必也理解……”
说到这,罗杨一顿,又说:“要不还是我去吧,你去三叔家。”
“这有什么?”秋杏一笑,“大爷爷大奶奶他们又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我去就成了。”
罗杨转念一想也是,他听他爹讲过,他们罗家当初能在下河村安定下来,大爷爷功不可没。要没点脑筋,怕也不会想到将罗木送去读书。
“那成,你去吧。”
“好。”
两人分岔,罗杨一路无阻的到了罗大石家。只是脚才跨进院子,就听罗栓喊道:“不成就不成,再看就是了!”
罗杨心下一凝,出事了?
他快步进去,扬声问:“栓子,出什么事了?”
正在屋里生气的罗大石周洋一听面色变了变,赶紧收起那副不快的神情。
罗栓已经迎了出来,“杨哥,你来了,手里拿的是?”
“两块豆腐。”罗杨看着这不对的气氛,又问:“三叔,叔么,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罗大石没答。
周洋叹了口气。
罗杨心里一突,眼神不由得落在罗大石的腿上,紧张发问:“不会是三叔的腿有什么问题吧?大夫不是说……”
周洋赶紧说:“没有没有,他的腿好着呢。”
罗杨更不解了,“那这是……”
“杨哥,你别猜了,是我的亲事没成罢了。”罗栓直接道。
罗杨:“?”
罗杨知道相看的事,眼下看看欲言又止的周洋,又看看低着头不吭声的罗大石,转而看向罗栓,到底是问了,“怎么回事?”
罗栓坦然说:“之前我爹他们不是给我看了一户人家吗,本来都相看了,媒人也悄悄跟我小爹说能成,结果刚递了话来,说是对方没答应。”
罗杨心下有些猜测,“这……”
罗栓面色平静,像是不在意,“可能就是没瞧上我吧。”
罗杨瞥见罗大石闭了闭眼,周洋眼睛里则有泪珠涌动,不过他们谁也没说什么。如此,罗杨心底就大致有数了,内情怕是不那般简单。不过某些猜测可以有,但话却不能说出来。
气氛一时难言,罗杨腹中话语转了几遍,温声安抚了几句,“那说明缘分未到,彼此都不是对方的良缘,栓子年纪也不大,再相看就是了。”
罗栓笑道:“我就是这么想的,十六七结亲的多了去了,十七八结亲的也不是没有,我又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