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锦书来 > 第84章 思归鸣

第84章 思归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长庆二年春,李逢吉入朝召为兵部尚书,总武选、车马、甲械之政。他本人曾在李恒为太子时入东宫侍读,算是深得当朝天子的宠信与依赖,于是就在外任藩镇刚刚三年届满之际就被急匆匆召了回来。

半年的战争开支消耗颇大,按理来说,他这个新任兵部尚书当在眼下最忙碌的那一批人之中,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先是在回到长安当天大方地宴请了几乎所有将来要在朝堂上共事的同僚,接下来的几天里,也不过探探亲、访访友,或是应皇帝的诏,入宫陪着叙叙旧。

“朕就和先生说心里话吧……这个天子当的,怎么说呢,朕总觉得缺了那么点意思。”

太液池水在连日来的晴日照耀下积蓄起了暖意,随着水汽飘散四方,相当舒适怡人。李恒拉着李逢吉在池畔的楼阁中连饮数盏,随着酒气上头,说话也变得有些大舌头。

李逢吉温言笑道,“做这万民之主,担子自然重,陛下发此感想,于社稷而言算好事呀。”

“倒也不是说平日里压力重,这不有朝中一干能臣在相助嘛。”李恒歪靠在坐榻上两眼放空,“先生也说了,朕是万民之主,全天下都得听从朕的旨意,可莫说那两处叛镇了,自登基以来就总有人这不满那不满,给朕搅和的,想看个戏打个猎,放松放松都不得安心……”

“劝谏之言,总归是不那么动听的。”

“可做皇帝的难道不是知人善用最重要嘛!朕若真如他们所愿那样全能,那要他们有何用……”他不知想到了什么,竟越来越激动委屈,“朕都已经给了他那么高的官位权势,他倒好,朕无论做什么都不满意、都要来劝谏,哪怕当时朕亲手处置了皇甫镈这佞臣也只得来几句质问!一声由衷的赞赏都没有!还、还有那些诗,一看就是溜须拍马之作,没有半点真心!”

李逢吉叹了口气,招呼一旁的小宦备下醒酒茶。

到底还是年轻,在最容易矫情的年纪登基为帝,又偏逢多事之秋,也难怪闹起别扭来这么拧巴。

“陛下这是心事装得多了,在这高墙之内,也无甚消解之法。”他一面劝说,一面亲手斟了茶,“不妨微服出宫去,多在坊市内走走看看。”

出宫?李恒回忆了一下,自己出宫倒是不少,但每次出门不是被前呼后拥着就是沉浸在平康坊的歌舞戏乐之中,换个地方醉生梦死而已。

“观民生百业,同样是件有趣的事,且只要陛下对此上心,于朝政诸事上也有益,到时做出了成绩,莫说个别朝臣了,天下归心也是理所应当。”

天下归心……倒也不必,个别人归心也就行了!李恒光是想想就有些兴奋,连连点头称是,顺便又在心里嘀咕了一句:瞧见人家没,话明明可以说得这么好听又好用。你就是敷衍,就是装都不愿装一下!

“现在就要备下王廷凑的昭雪诏书?”翰林院西垣小楼内,李绅陡然抬高的音量震得窗外的飞鸟一阵骚动。

随后又不情不愿压了下去,忿然道,“一个月前都还喊着要给田令公报仇,誓诛王贼不可呢。”

李德裕沉着脸快速翻动手上的几封奏章,看上去冷静许多,说道,“毕竟现在的唯一目的,是不计代价另其撤兵。别忘了,深州可尚在围困之中呢。”

“行,那就给他洗!不过说好了,这昭雪诏我可写不来,别找我。”

“放心,不要你写。”

“白乐天也写不来,我也替他推辞了,别找他。”

“……知道你们三个情深义重,可我也从不强人所难,公垂倒也不必思虑得这样周全。”

“嘿嘿,文饶自然是最令人放心的。”

他们收起奏章,望一眼窗外的日头,见时辰尚早。

“这会儿应当都往中书省去了。公垂要一起么?”

“议河北和谈相关事?”

李德裕挑挑眉,没说话。

两人关上门,一前一后出了翰林院,朝着东面中书省的方向走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