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家主子格外讨喜,咱们想看他更为讨喜!”红叶偷偷在笑。
这时柳绿也停下了手中动作,在刘自止摆手后,二人恭敬地退了出去。
“你以后不用特意妆扮!”刘自止将手搭在他肩膀上,透过铜镜望他。
“不好看?”卫琅也瞄了一眼镜中的自己,当即抖了下肩,“你不喜欢!”
“没有!”
刘自止解释道,“往日见你,也没见哪次上妆,可见你是真不喜欢!如今成婚,你也不用委屈自个!”
“知道了!”卫琅低沉地说道,过了一小会,又扬起了头,“我可不是特意如此!”
“好,你今日妆容甚美!”
刘自止接着交代:“二伯和姑姑年事已高不方便奔波,堂哥和表哥他们过来,下面跟了6个小的,估摸辰正左右便到。”
“后日他们便回去了,阿娘的意思,敬茶时一起见了!”
“好,我阿娘事先交代过,东西也是按多了准备,他们从客栈过来?”
“不是,崇德街附近有我祖父留下的老宅子,当时分家记在大伯名下,不过赶考的族人都可以借住。”
卫琅后来才知道那是和他们家一样大的宅子,当时还问道:“祖父,为何不买大点的宅子?”
要知道上五品后,官员的家宅占地可以大上一倍。
刘自止则回答:“怕后人守不住。祖父致仕时,只有二伯堪堪中举,眼看进士难成,祖父也不想为家人招祸。”
此时卫琅道:“原来如此!”
“阿爹,请喝茶!”卫琅捧着一杯茶献给刘父。
刘父接过后,说了一声“好”,接着递给他一包金银裸子。
“多谢,阿爹!”
接着又给刘母敬茶,刘母则道:“你们以后好好过日子!”
卫琅接过刘母递给他的一个翡翠祥云簪子,也是连声道谢。
“这些都是咱自家人,来我给你说说。”
卫母看着下方坐着一溜的亲人,接着说道,“你大哥大嫂,今早也见过,这是他家的几个皮猴子!”
刘大哥和刘大嫂此时各自抱着一个六七月大小的孩子。
卫琅向刘大哥、刘大嫂行礼,两人连忙阻止。
接着几个小辈给他见礼,卫琅也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
先是送给瑛哥儿一个银鎏金烧蓝簪子。
这是近几年从宫中传到民间的手艺,因色彩绚丽,很受人追捧。
上面湛蓝的花瓣带着一颗红宝石,让瑛哥儿很是喜欢。
“多谢,叔郎!”
接着送给成和一套文房四宝,送给两个小的一人一柄镶珍珠银鎏金烧蓝如意。
刘小妹彼此已经非常熟悉,两人也是相互行礼,他送给了小妹一个镶绿宝石花开富贵金镯子。
“多谢,哥郎!”在正式场合刘小妹还是换了称呼。
不禁惹来刘自止一个眼神,刘小妹则回了个白眼。
刘母接着一一引见,都是平辈或是小辈。
其他几个堂哥和表哥夫妻也都不肯受礼,他们只是彼此一见而已。
接着几人拿出礼物想要送给卫琅,卫琅当然不肯收。
堂大嫂却说道:“这是阿爹托我带来的,弟郎可一定要收下!”
卫琅一时为难,看了刘自止一眼。
刘自止接收到后,忙道:“多谢嫂子,二伯大老远还惦记着侄子,侄子受之有愧!”
“小止,你夫郎不收,才是与阿爹见外!”
“这下知道你伯父他们多疼你了!”刘母说道,“止小子,以后有啥好吃好玩的可要想着他们呀!”
“良哥,你可要为我作证,二伯到时候可不要嫌我烦呢!”刘自止连忙道。
“哪个嫌弃你,你每次来信阿爹都要高兴许久!”
“多谢二伯父,多谢嫂子!”在刘自止他们示意下,卫琅接过礼物后,又是道谢。
“这就对了!”大堂嫂笑着说道。
至于已经过世的大堂伯和二姑,去世前也留下一份礼,由堂二嫂和表嫂代为保管。卫琅自然只能接着。
之后小辈这边侄子统一送了一套文房四宝,女眷都是各种厚实的镶珍珠银鎏金手镯。
要不是本朝淡水珍珠养殖初具规模,加上海外贸易兴盛,这些珍珠宝石价格下降大半,他也送不起。
接着又让柳绿拿出一个木匣子。
“嫂子,这些花枝拿去给未见的侄女们戴吧,一人两枝,我就不分了,万不要嫌弃!”
别看卫琅脸上表情淡淡,人却是礼数周全。
就冲卫琅拿得出手的礼物,刘母看了也满意。
“弟郎,有心了!能有花戴,他们自是高兴!”
堂大嫂笑着接过之后,自然没有当面打开。这也不是什么见面礼,人家能想起来,说明人家用心。
回去之后打开一看,里面显然是京城时兴的各种花型的成对绒花。
“阿娘,我也有呀!”旁边的小女儿数了数一共九对。
一听这话几个女眷小辈也围了过来,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花型。
惹来几个长辈一阵抱怨。
回到房里后,刘自止还调侃他今日可是大出血,收到的东西没有送出去的东西多。
“没吃亏!”
说着便将刘父给的金银裸子故意倒在刘自止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