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外来公子本地郎 > 第12章 第 12 章

第12章 第 1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实证明,睡眠不足的时候,千万不要疲劳驾驶。

不然就会像姜乃一样,在打着哈欠骑单车的时候,前轮一不留神直接撞石墩上。

在惯性的恩赐下,你将会收获一个往前的飞扑,以及卡裆的酸爽。

等姜乃可算骑到菜市场后门停车的时候,整个人走路都还得半夹着个腿。

那一下直接给他疼了个神清气爽,只睡了三个小时的困倦感一下子烟消云散。

广州九月的清晨一如既往的闷热,完全没有任何秋天的气息。

姜乃抬头看了眼刚升起没多会儿的太阳。

热死了。

姜乃扬了扬衣领,灵巧地避开其他正搬货的档主,夹着尾巴往菜市场里走去。

姜乃走到菜档的时候,档口外码着几筐新运来的菜,但是档口里不见梁叔。

可能去外头搬货或者上厕所了吧。

姜乃想着,进了档口,从桌台底下拿了条围裙套上,又摸了双黑色的水鞋出来。

这是他自己买的水鞋,还是梁叔安利的牌子。

菜市场的地面常年糊着水渍和烂菜叶子,偶尔还会出现别的什么不明液体。就姜乃的那双帆布鞋,都够在这打滑来上好几个转体720了。

上班第一天梁叔借他的那双水鞋挺好使,穿上搁这儿跳开合跳都没问题,就是尺寸有些不合脚,走路时脚总得顶着鞋尖,不太舒服。

于是姜乃找梁叔问了牌子,第二天就自己去另外买了双放这了。

姜乃刚把鞋子换上,就有人搬着筐菜走了进来。

“哦,来了啊。”

是梁叔的儿子。

姜乃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穿好鞋站起身,拍了拍围裙就过去帮着他一起把菜筐搬进来。

“梁叔呢?”姜乃问。

“我爸今天有事。”梁家耀说,“要带我妈去医院复查,我来顶班的。”

姜乃“哦”了一声,没多问,闷头搬着菜筐。

梁姨他见过几次,在给梁叔送饭来的时候。

挺富态的一阿婶,笑起来像笑面佛,做的饭挺香。

表面上也看不出来生病的样子,每次来的时候还会给姜乃捎点小零食。

可能是什么慢性疾病吧,姜乃想着,把青菜整齐码到桌台上,又拿喷壶喷了些水。

“早晨,要啲咩。”

这是姜乃这段时间说的最顺溜的一句粤语,梁叔教的。

虽然发音还是怪怪的,但基本上来买菜的阿叔阿婶们都听得懂。

再加上他边说边给人递篮子的动作,多少也能让人更明白他想表达的意思。

早市开始了,陆陆续续有些老熟客过来买菜。

“唔该帮我削个皮啊。”

泡面头的阿婶选了两个土豆,把篮子递了过来。

姜乃仔细接过,应了声“好”,便转身拿去上称。

“这里半斤多点,收您两块五。”姜乃说完,把土豆装好,递给了梁家耀。

姜乃一直对广州菜市场可以帮忙预处理这件事觉得很神奇。

虽然梁叔没让他上手负责这些,但每次看到梁叔在后头剥粒削皮、切块切丝的时候,姜乃总有种误入了厨神频道的错觉。

更神奇的是,梁叔只要一问客人要煮什么菜,他就能立刻领会是要切丝切块,还是切片,甚至还能边切,边跟顾客唠上菜谱。

梁家耀作为梁叔的儿子,虽然功力还没到一秒识菜谱的水平,但是刀功确实是得到了他爹的真传。

土豆刚到他手里,刷刷没几下就变得光滑干净。

“使唔使切丝啊?”梁家耀扭头喊了声。

“唔使啦!”阿婶应着,对着姜乃递来的二维码扫了个码,“话时话今日唔见你老豆嘅?”

“佢今日有事,我嚟帮手!”梁家耀把削好的土豆拿去水龙头底下冲了冲,重新装好,拿了过来,“阿婶,你嘅薯仔。”

“诶辛苦噻!”阿婶接过,又转头朝姜乃问,“靓仔,两个半吼!”

姜乃点点头,捏上两根葱:“阿婶要来点葱吗?”

阿婶摆了摆手,扫码付完钱,又跟梁家耀打了个招呼,笑呵呵地走了。

一时半会儿没有要预处理的工作,梁家耀伸了个懒腰,走到前头帮着姜乃招呼客人。

俩人就这么各忙各的,需要的时候搭把手,没人多说一句话。

姜乃和梁家耀并不熟,算上来面试那会儿打了个照面,拢共就见过两次。

姜乃倒不介意这种谁也不搭理谁的氛围,只是平常梁叔都会一边忙活,一边和他唠上几句,今天一下这么安静,他还有些不太习惯。

不过最让他浑身不自在的,是每次他用粤语跟客人打招呼时,梁家耀总会用余光瞥他一眼。

梁家耀大概觉得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觉,瞥了几回之后,就更放肆了。

巴不得眼珠子直接贴姜乃脸上。

就差举着个喇叭大喊:

我在打量你!

“你到底在看什么?”

姜乃趁客人在挑菜时走开了些,扭头问梁家耀。

“啊?”梁家耀目光不自然往别处一瞟,“什么看什么,我没看你啊!”

很好,不打自招了。

姜乃冷脸看着他。

“你看我干什么!”梁家耀瞪了他一眼,揉了揉鼻子,看客人挑好菜走了回来,连忙接过篮子,“我要干活了!”

说完,他转身跑去打称去了。

等又来了个顾客,姜乃照例用粤语打了声招呼,梁家耀又看了过来。

这次姜乃一个转头。

目光直直对上,杀了梁家耀个措手不及。

“你在看什么。”姜乃问。

“呃……我……”梁家耀突然就结巴了,憋了半天,还在“我”。

“你什么你。”姜乃不耐烦打断了他,“你到底想干嘛。”

“我又没干嘛!你是小女生吗还不给看了!”梁家耀硬着头皮喊了一句,气势汹汹地拎着称好的菜拿给了客人。

“你好!一共七块八!”

姜乃和客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

“小靓仔,帮我再挑根红萝卜。”

来人是位身材娇小的老太太,一口气挑了一大篮子的菜给姜乃递了过来。

姜乃认识她,每周一三五都会在这个点准时来买菜,梁叔每次都会熟络地唤她阿婆。

阿婆精气神十足,说话也干脆利落,声如洪钟,透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

姜乃头一回招呼她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菜市场的规矩,还被她打趣了两句。

“老梁,你个新嚟嘅小靓仔好似唔系几大方啵,我帮衬你咁多餸,条葱都唔舍得送畀我?”

梁叔赶忙放下手里的活,过来捏了把葱,又捎了把香菜,一起塞进了阿婆的那一大袋子菜里:“诶呀,新嚟嘅仲未学识晒啲规矩嘛。今日啲芫茜好靓,同你放多啲。”

“唔使!诶呀,唔使畀咁多!诶!老梁你真系……”阿婆推脱着,最后只分别拿了一两棵,嗔怪了梁叔几句,又笑着朝姜乃点了点头,才离开。

自那之后,姜乃便记住了广州菜市场的规矩之一:

要给客人捎上把葱或者香菜。

“阿婆,这根您看可以吗?”

姜乃接过阿婆的那一大篮子菜,又从萝卜堆里挑了根还带着些泥和根须的萝卜,举着给阿婆看了看。

“好。”阿婆点点头,低着头在腰包里翻着纸币,“一共几多钱?”

阿婆的普通话还是带着些粤语的逻辑,姜乃虽然跟她说过自己听得懂粤语,但是老太太依然坚持要和他说普通话。

阿婆每次来买菜都会买特别多,梁叔这最大的塑料袋都得装出两袋子。

姜乃和梁家耀俩人分工合作,一个称一个装,手边的计算器按得叮当响,忙活了快五分钟才总算解决这一大阵仗。

“阿婆,一共五啊七蚊六毫,畀五啊五得啦!”梁家耀一声闷哼,扛着俩大袋子给阿婆送了出来。

阿婆刚给姜乃递去两张纸币,看着梁家耀就要上手把两袋菜往布袋拖车里塞,连忙叫住他:

“诶呀我自己嚟得啦!”

不过还是梁家耀的速度更快些,许是刚才在里头装袋的时候,就特地把重的和轻的分开装,装车的时候不需要多犹豫,三两下就完美地塞了进去。

“搞掂!”梁家耀直起腰,拍了拍手,“阿婆又买咗马蹄同粟米,今日要煲红萝卜粟米汤啊?”

“系呀,阵间再去买多旧猪骨,即刻返去煲,中午就有得饮啦。”阿婆说着,拉上拖车,“到时候嗌颢仔拿啲过嚟分畀你哋。”

“好啊!”梁家耀两眼一亮,又连忙从台上抽了把香菜,塞进阿婆的拖车,“阿颢今日有嘢出去咩?打极佢电话都唔理我。”

“宜家个时候嗰个衰仔仲喺屋企打紧鼻鼾啊,”阿婆笑着说,“你哋就继续忙住先啦,等佢起身我再嗌佢打电话畀你。”

“好,咁阿婆慢慢!”梁家耀说。

阿婆应了声,临走前又回头微笑着朝姜乃点了点头。

姜乃连忙立正,朝阿婆笑了笑,也点了点头作为回应,目送着她离开。

阿婆和梁家耀的对话姜乃耳尖捕捉到了一个词。

——颢仔。

他只记得在跟陈君颢过来见梁叔的时候,从梁叔嘴里听过这个词。

“仔”这个词他熟悉,一般就是个称呼,就像梁叔会唤他“乃仔”,来买菜阿婶们会唤他“靓仔”。

但前一个字,听着像普通话里的“猴”……

姜乃思索了片刻,眼睛突然瞪大。

陈君颢?!

姜乃看了眼梁家耀。

梁家耀目送着阿婆走远了,才走回菜档里头。

趁暂时没来客人,姜乃拿上喷壶给台上的青菜喷了个来回,余光不时往梁家耀身上瞥。

梁家耀给陈君颢打电话了?

什么时候的事?

陈君颢中午要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