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拜衣冠 > 第1章 彩衣暗夜杀人仙

第1章 彩衣暗夜杀人仙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低眉,站起身,拍去袖间不存在的灰尘,又默默将发簪收好,退步到一旁。

“……你,”常拥宸疑惑了下,收起最后一道彩缎,扫视这人,虽然对方长相弱柳扶风的,没想到功夫傍身,“叫什么名字?”

沈笑空被点,刚要回答,然而后边追上人来:

“沈探花!”

“——小侯爷,您也在!”

竹云和上边下来的护卫终于找到二人,齐齐行礼,又抓回了半路逃跑的车夫,扣押在脚下。

“刺客咬舌自尽,车夫还算诚实,承认了故意埋伏。”

“想必又是那些个看不惯公主府的人,罢了,多了去了,懒得计较,全部丢到大牢里去,”常拥宸也没心情给他娘挑绸缎,想起来一茬,转而靠近车夫,用脚尖抬起男子的脸,问,“你前些时候说的彩衣杀人事件是?”

沈笑空不知何时来到了那深坑边上,点了一把火,冷静的声音传来:

“这坑里似乎全是戴着凤冠的新娘。她们的红嫁衣被剥去,只剩了白色内衫。”

常拥宸从后走来,站在坑边,依稀能见到白衣成片。沈笑空似乎身体不太好,偏过头去咳嗽好一阵子。

常拥宸斜觑一眼,没管,只道:

“说来也奇怪,这彩衣庄什么颜色都有,唯独没有大红色纱缎。”

一群人马早就惊动了庄上居民,确认是朝廷来的而不是杀人的强盗,才有人畏畏缩缩地上前来。

妇人扑腾一下跪在地上,道:“官爷、官爷一定要替我们彩衣庄做主啊!”

“一月前,邻近之地的新娘们在我们彩衣庄订做嫁衣,然而接连不断地被杀害,隔几天就会被投到这个干涸的坑里,她们家人都以为是失踪了,满大街地寻人……”

常拥宸事不关己:“那就把尸体还给新娘们的家人啊。”

“我们彩衣庄若是将尸体交出去,但无法证明清白,盲目地喊人来认领,那只怕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方才挨着小侯爷,小侯爷身上的冷香驱散一些别的气味,而这时沈笑空咳嗽完,凛了神,才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各种香。

“你们这布料染的香气如此浓郁……难道为了遮掩尸臭?”

“是的,我们在白日牵了一道又一道布匹纱缎……然而,次日清晨干活,就会发现香味最浓的红色被偷了去。心里害怕,也有人尝试去报官,可官府遥远,一直没等来消息。我们现在已经停产半月了。”

常拥宸:“报官?报官挺好,即使把彩衣杀人案结了,你们彩衣庄之后恐怕也没什么前途了。”

竹云听着他家侯爷的话,心里无奈,奈何这人嘴就这样薄情冷毒。

“彩衣庄这些年的贡献都被看在眼里,出这种事情还是找大理寺吧,留一半人手在这里看着。待侯爷回京,自然会禀报给皇上。”

沈笑空在一旁及时宽慰。而后,牵来黑骏马,一身月白翻衣而上。他就这样坐在马上,眉目含笑,道:

“京城路遥,就让我来护送侯爷上京吧。”

——这就是他们相遇的开端。

……

弹指间到了春末,一月后,五月半。京城。

老皇帝大病一场,聚僧作法祭天祈福。

“相传先祖陛下还是一介草莽时,蹑足行伍,梦九天神女,下凡着凤冠霞帔,为其指出一条乱世明路。感天人之召,先祖崛起阡陌之中,成功开创大景朝。”

戏台子上还在演绎百年前的起义传说,因着祈福仪式,宝塔街热闹非凡。

“新朝立,前朝大师绝笔奉到先祖手中,竟正是梦中神女所着嫁纱……”

洛阳来的法师吟诵梵音阵阵,徘徊在琉璃祭天宝塔间,伴着时而奔雷一般的撞钟声,宝殿内阴沉诡怖被驱散少许。

一件镶金缀玉、诡丽华魅的大红喜服悬在宝塔殿内,接受着满座僧伽的跪拜与唱诵。

“竹云,前些日子我们在彩衣庄遇见的那位沈探花,他是不是今日办完事?”常拥宸在街上游赏逛着,忽然想起一茬。

宝塔外,明月当空,百姓围在热闹的大街,恰逢西南翠蹊谷的药师来京城卖香,整条宝塔街上月色正浓,清苦微甘的药草香四溢。

竹云被热闹迷眼,末了半晌才回答:“沈探花忠情厚谊,刚送小侯爷上京,又要回杭州宴请乡邻百姓,感谢少时教书先生的栽培。算算时日,也差不多了吧。”

常拥宸没有阴阳怪气,他说话总一副刻薄德行:“沈父为我朝鞠躬尽瘁,方辞去丞相之位乞骸骨,然长子今年又功名高中,皇帝自然对他青眼有加。这家人果真是鸿运当头……”

“那小侯爷怎么突然想起沈探花来了?”

不待回答,百姓的热闹议论纷涌入耳。

“——宝塔街的夜市繁华,多半依托这座琉璃祭天塔。而塔中多年来,供奉着我们大景开国之宝,所以我们宝塔街的百姓,就是最受福泽庇佑的百姓呀!”

民众张灯结彩,在皇城脚下唱颂皇恩。

“对对,虽然沈老丞相辞官养老,但他家公子今岁中了探花,从杭州到京都任职,听说买了座宅邸于宝塔街,准备跟我们做邻居呢!”

“沈老丞相现就搬去了新宅里,其家眷应该都在操办府中事宜,咱们大家伙要不要去跟老丞相问候问候呢?”

“人家认识你吗,你就去,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

常拥宸听闻,眼神示意竹云,率先一步朝沈府走。

原来那日,沈笑空送他上京,分别时落下一枚青玉佩。之后常拥宸仔细一瞧,却见玉佩精雕细琢,镌刻着譬如“天赐良缘”这样的字,总觉得不妥,怕别是沈探花从家乡带来的定情信物,所以一定要还回去。

然而太子的典礼他没来,自己的加冠礼更是错过了,一时半会儿没找到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