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拜衣冠 > 第2章 红尘业障深几许

第2章 红尘业障深几许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杭州那边一直有人盯着吧,沈……沈——那个人,他少年时的教书先生,知音好友,都要暗中看好了,别再出什么岔子。有可疑人士接近,必须当机立断拿来审问。”

——四年前,唇红齿白的女子送来衣冠锦盒,里边竟是沈笑空初见他时穿的那件月白衫,在幽深夜色下,无疑将常拥宸吓了一跳。

而后,沈府一案以孔明灯失火为由,塞住百姓视听,只有常拥宸知道其中之惨绝。之后不过两日,杭州便传来消息,说沈才子回乡,猝不及防就病死西湖。他不信,然而全杭城的百姓都能证明。

“属下明白,”沈扶揖毕,又犹豫了片刻,才说,“侯爷……还有一件事,您之前让卑职调查那沈探花生前是否有意中的女子,如今蛛丝马迹搜集四年,实在是能确定的,此人考中功名前,平时只喜欢写文章与作画。”

“哦当然了,他春日会去洛阳看牡丹,夏季往长安访古迹,秋天来京城游佳节,入冬就归杭州湖心亭看雪——总之,过往二十年,此人游历大江南北,博学广识,文墨为伴,并无红颜知己。”

常拥宸听罢阖眸,摆手将人遣退,案上,还是当初沈笑空留下的那枚天赐良缘佩——

正是因为这枚玉佩,他才难以忘记四年前惊鸿一面。

或许就是当初的常拥宸不该路过彩衣庄,不该让那杭州的沈大才子卷入彩衣杀人的案件,就不会发生这一切,不会让清白无辜的沈家惨遭灭门。

毋庸置疑的。

他心中有愧。

腰间玉佩衬着日光,一身红色金玉华裳的正安侯下殿阶,走出没尘宫,在一片雪白衣衫中,成了最瞩目的身影。

“竹匀,去红尘寺。”

“明白。”

从前那个竹云,已经因为沈府案死了——大理寺卿看不惯正安侯已久,事发现场唯有常拥宸,必须让他有个交代,于是竹云不顾性命捍卫侯爷清白,结果误伤丧命。

如今的竹匀是竹云的双胞胎兄弟,两人模样相似,性格有些不同,然而都孤独伶俜,常拥宸就将人买过来了,但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心中的坎,所以并不像从前一般亲近。

“侯爷,您前些日子才从杭城吊唁回来。可皇上不是圣旨召您,要尽快筹办和长公主分家的事宜吗,怎么又去寺里?”

“这就要问那个大理寺卿孟少翁了,他总与我作对,”常拥宸听帘外春雨潇潇洒落,分明从没尘宫出来时还是日色灿烂,“沈扶呈上姓孟的递给皇帝的密信,说本侯的红尘寺见不得人,四年来找不回开国秘宝,是因为我将嫁衣藏在寺中——”

常拥宸这就要先一步去看看,那帮人要暗自动什么手脚。

长街无人,常拥宸看罢便将马车帘子落下。

半炷香的工夫,红墙金顶的寺庙映入眼帘,常拥宸撑伞下车,斜影被暗雨打湿,越墙而出的银杏树纷纷吹落,他眉头不皱,平静地解开寺门尘锁。

然而,刚踏进去,这寺庙就被冲上来包围。大理寺、刑部甚至礼部的人,一时间竟“群英荟萃”。

“——见过正安侯,正安侯别来无恙。”

为首的正是大理寺卿孟少翁,白眉下微微凹陷的老眸兀自炯炯。

常拥宸根本不搭理,轻蔑扫过,孟少翁旁边是新晋礼部侍郎,姓杨,名玉兴,正是皇后的兄长。四年前国宝失踪,老尚书致事,其代为主管礼部,有幸见过那开国嫁衣。

最后的刑部侍郎陈出塞相对眼神清澈,身份加持,或许看上去还有些不怒而威的果决。

“有人密报,言失踪的国宝就在正安侯这红尘寺中,太后为皇帝暗自着急,不轻易略过一丝一毫微不足道的线索,遂派遣臣来探查一番。恕臣等冒昧失礼了。”

话毕,众人开始在红尘寺中全面搜查,一时间连雨声都噪了起来。

常拥宸察觉不对,蹙起眉头,看来,这孟老是极为看不爽自己,远比他想的还要厌恶,密信怕只是一个幌子而已。

竹匀在外头担心忧虑,灵机一动,赶忙去请皇帝。

约莫搜查一炷香时间,月色上涌,雨势渐消,来者已把红尘寺翻了个底朝天,并不意外地一无所获。

——神女嫁衣绝不可伪造,没了就是没了,想污蔑他自然也全不可能。红尘寺无人时会暗中把手,并不会出什么岔子。

“只剩寺中央这座坟冢不曾开了,老朽很是好奇……我们堂堂正安侯,究竟在寺里藏了什么魂牵梦萦的东西,如此见不得人呢?”

孟少翁眼神示意,手下人备好工具,铲子铁锹掘坟蓄势待发。

杨玉兴转身,在雨打的银杏树下毕恭毕敬:“正安侯身份金贵,请移步檐下避一避。”

没想到方才云淡风轻的正安侯,一听要挖坟,当即情绪激烈就起来,喝止道:

“本侯让你们动了吗!今日我看谁——”

“正安侯,你也知道皇上为国宝失踪昼夜难安,辗转反侧,皇上信任你,让你没尘宫暗中调查,可你也要我们内部臣子信任才是。如果你问心无愧,开掘这座可疑坟墓,那有何不可呢?”

孟少翁令下,手下人毫不留情去开坟。

刑部的人上前按住正安侯,力量不及,常拥宸在雨中慢慢淋湿淋透了。

“休得无礼!拿开你们的手!你们对死去的亡魂可有一分敬意吗?”

雨水顺着发丝与额头淌下,正安侯那张清绝冷艳的脸阴沉万分,然而被一群人抓着,根本挣脱不得。

“这盒子开锁纹路奇异,想必只有正安侯的玉佩可解,老臣斗胆,借来一用。”

坟茔中安置一锦盒,孟少翁毫不客气地夺来正安侯腰上的玉佩。

在纹路对上的一刹那,竹匀情绪激动冲来护住他家小侯爷,而外边则响起小黄门的声音:

“陛下驾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