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亲是正理,婆母是寡居之人不好出门,由她带着正合适,李玉香当下重新包了包头发,又插了一只木簪,回了婆母一声,就领着林芷出门了。
看林芷带着的东西李玉香正奇怪,就听林芷道:“大嫂,趁着这会儿子功夫,你倒是带我好好认一认路,往后可不好出门闲逛。”
李玉香一听有理,便带着林芷去了村里的公井、磨坊、晒场等地,还去了自家的田地,指了家里的林地给林芷看。这一路走来,少不了要和村人打招呼。沈家二房虽因沈老爹的去世大不如前,可沈家兄弟俩能干,沈知衍是童生,而且他先是和之前的钱家退亲,后和林家结亲。
林芷本人,就是一个行走的话题人物。
一路上这个伯娘那个婶婶的不知说了多少话。自然,篮子里那块儿亮眼的汗巾子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桃源村虽富裕,可村里人的衣裳多是靛蓝、栀黄这样的颜色,篮子里似天边晚霞泛着柔光的汗巾子不知引起了多少人的注意。
林芷笑眯眯的,不管谁问都细细解答:“这是我孝顺大伯娘的,原是我的不是,孝敬长辈的针线居然漏了大房家的伯娘。这不,赶紧让嫂子带我过去认亲赔罪呢!”
孝敬针线?这知衍媳妇怪有礼的,不愧是秀才家的女儿。这年头,能陪嫁几块尺头已是厚道,多的是人家扯一身衣裳就打发女儿的。眼尖的人已看见了李玉香身上的荷包手帕,仔细一瞧,呵,都是细细绣了花的。
“啊?怎么有书?这是我爹的藏书,听闻大伯娘家中儿孙,颇有几分读书的天赋,我这做婶娘的少不得帮一把。”
林芷和李玉香前脚离开,后脚村里就炸开了锅。
居然还有分了家的隔房长辈要东西要到新媳妇头上去了!今儿一早可有人看见大房的陆氏从沈家二房出来,她前脚出来,沈二家两媳妇后脚就带着东西上门了。
这,这可怎么说。有那脾气爆性子直的当下就骂道:“呸!这陆氏好大的脸,她在沈家二房摆的什么威风?真真一家子脸厚心黑的混账!”
如此,待林芷和李玉香进了沈大伯家的门,关于沈陆氏逼迫隔房媳妇讨孝敬的话,已传了大半个桃源村了。桃源村的西面居住的多是陆氏族人,有好事者,还专程跑了一趟,就为去陆氏门前问一句,这找分了家的侄媳妇要东西,是不是你们陆家的规矩?
林芷和大嫂送了东西,连水也没喝上一口就回了家。
路上,李玉香总算弄明白了林芷为何突然会送这么些东西给大伯娘,她低声说:“弟妹,大伯娘辈分高,些许闲言碎语,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林芷闻言倒是多看了自家大嫂好几眼,她以为大嫂是个和善绵软的性子,不曾想倒是她看走了眼。
林芷哪里想到,李玉香原是个软和人,只家里公爹去了后,外头的风雨便一下子都涌进了屋。婆母身子弱,性格实在强硬不起来。那时候,一家子老弱,偌大的家业遭人惦记,她和沈知淳要是再软下去,一家子就没活路了!
大抵是为母则刚,看见小小的兰姐儿,她就不能让自己弱下去。
林芷倒是很喜欢大嫂这样的明白人,当下也就笑眯眯的回:“嫂子,我知道的。一条汗巾子,几句闲言碎语原不算什么,可要是加上那两本书,大伯娘还姓陆,那就不一样了。”
==
两人到家后,兰姐儿巴巴的站在门口张望,一见自己娘亲和小婶婶空着手回来就瘪嘴,她委屈巴巴:“娘,婶婶,我错了……”
林芷失笑,她小人一个居然也有一份儿小心肠,知道自家又吃亏了。
“没事儿,我们兰姐儿出去玩还知道带着篮子挖野菜,是个好孩子。今天点心也没吃着,明儿,婶婶给你带点心回来。”
她喜欢兰姐儿的泼辣,女孩子,太过温柔良善,不是什么好事情。
待沈知衍背着柴搂着草往家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热心肠的人把他媳妇吃亏的事情告诉他了。进门后看见林芷带着妹妹和侄女儿在理碎布头,家里气氛不算差,沈知衍就知道林芷没吃亏。
也是,能提着裙子飞奔着一脚把个成年汉子踹下沟的人,这性子哪能吃亏呢?
沈知衍无意打扰她们,整理好东西,自去了书房温书,绝口不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