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32章 第 32 章

第32章 第 3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建房师傅干活儿的时候,沈知淳请来的木匠师傅也带了木料来沈家量了尺寸开工。木头花儿刨了一地,两只小狗崽也不怕人,争着在里头打滚,又带着满身的木屑疯跑。

正在做饭的李玉香见了,忍不住大声喊:“兰姐儿,莫要扰了叔伯们干正事儿!把小花和小黄都带到牲畜棚那儿去。”

先前的院子加盖了两间倒座房,靠西边的那侧开了个门,直通西侧新搭建的棚子,家里的老成员母羊和新成员黄牛大青骡都在那里。这样一来,人和牲畜彻底隔开,院子里更显清幽。

“呵呵,弟妹莫怪,兰姐儿懂事哩,隔得远,不妨事的。”刨花的木匠乐呵呵回答。

木匠也是老熟人了,是先前沈知淳一同学手艺的师兄弟,沈记茶水铺里头的竹碗竹筒先前都是找他们做的。都是厚道的手艺人,干活仔细认真,决计不会偷工减料,和上辈子专坑熟人的装修师傅不一样。

建房顶的时候林芷才真是开了眼:房梁、芦苇编织的草席盖顶、青砖、油毛毡、两轮儿瓦片,整整铺了六层才算完。建房师傅说了,这样建成的屋子,冬暖夏凉还防漏,也不用年年翻屋顶。

陀螺似的转了二十来天,手里的银钱花得如流水似的,终于在建房储蓄金见底儿之前修整出了一个二进四合院儿。前头格局变化不算大,只是占了一间耳房,半间充作吃饭的地方半边扩了扩厨房。林芷原先做绣活的房间,与旁边的屋子打通了,往后这两件就充当崔绣娘的教学之地。

沈知衍的书房搬了家,搬到临近厨房的那间正屋去了,那面墙连着灶台,冬天把书桌摆在那里不会让墨汁儿冻上了,夏天书桌换一头,把门和窗户都打开,穿堂儿过的风会带走热气。堂屋还是堂屋,人全部搬到新起的后院里头。

后院是标准的四合院形式,三间正房两件耳房,东西厢房各三间,一道垂花门。后院只有自家人出入,夜里落了锁,四周是高高的围墙,格外让人安心。

二十八贯钱,换来这样一间白墙青砖黛瓦的院子,林芷觉得值。她在东厢房独自整理东西,抹了墙面的新房让人看了格外欢喜。至于沈知衍,早去了县学报道。

建房的工期赶得急,可沈知衍还是没能看着最后新房落成的样子。房子还没落顶的时候,他就已经收拾好东西动身了,身上是催绣娘带着沈知薇缝制的襕衫。

人靠衣装马靠鞍,有了崔绣娘出手更是不同。沈知衍上身后,若是忽略他略显粗糙的手和不甚白皙的肤色,一准儿的翩翩公子,唬人得很。

他这么一走出去,沈氏一族起了心思送女儿学手艺的人家又多了不少。

上梁那一日沈知衍也没能在场。上梁定在十月十八那一日,天气已经开始转凉。可架不住沈家院子里一片火热的气氛。上梁是大事,二十六张桌子摆开,沈氏一族基本到齐全了,还有其他的姻亲好友。林芷敢说,就是她和沈知衍成亲的时候也没来这么多人。

上梁礼由瓦匠和木匠师傅主持。主梁其实早已安装好了,只在下方垫了木片,没让主梁和梁架阖上。现在只需要在仪式上将木垫片拔出来,就算礼成了。

“三牲祭天地,脚踏云梯步步升。”

瓦匠师傅唱着《上梁歌》,沈知淳一步一步登上云梯。歌唱完了,他也正好站在中梁正下方,抬手摸到了梁下垫的木垫片。

师傅又开始唱到:“山河献瑞,阴阳和泰。庆云护佑,正好上梁。”

沈知淳和木匠师傅同时发力,横梁微颤,稳稳定在梁架上纹丝不动。沈知淳随即接过挂了一枚铜钱的红绸,往横梁上一抛。那红绸打着旋儿,稳稳挂在了梁上。

师傅唱到:“挂红挂在九龙腰,祖祖辈辈出阁老!礼成!”

“好!”观礼的众人随即传来一阵喝彩。

至此,沈家的上梁礼圆满结束。

沈知淳冲众人拱手:“多谢各位叔伯兄弟、亲戚友邻来为我家上梁。招呼不周还请见谅,还请诸位不要客气,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好!”众人又是一阵喝,随即便是呼朋唤友喝酒吃肉的叫嚷声。

鸡鸭鱼肉还有酒,沈家今日的热闹比起沈氏一族的族宴来也不差多少。人一多,就难免嘈杂,特别是看见沈家门口来了又走的马车之后,有些人心里的酸意更是达到了顶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