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62章 第 62 章

第62章 第 62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先前她对槐叶冷淘爱得紧,一连吃了好几天,吃得让沈知衍心惊,急急翻出《草本》指给她看:槐叶性寒,脾胃虚寒及孕者慎用。

后院那棵槐树新长出来的嫩叶子总算是保住了。

在沈知衍就着酱菜爊肉吃冷淘的时候,林芷便把沈发打算跑商的事儿说给他听。沈知衍近来实在是忙,且沈家一向没有食不言的习惯,俩人经常就着吃饭的时候说话。

“沈发……”沈知衍琢磨了一下,“确实是个跑商的人才。若是能打破宣威县百姓对商队的成见,吸引商人来此,确是能盘活税收与民有利。”

说到税收沈知衍也是头疼,田税因地理条件先不说了,宣威居然连商税都收不到。偌大一个宣威县,居然只有一间卖杂货的铺子和一间破旧的酒楼。他们没有多收银子可缴,那些个多是以物易物的小摊贩就更别提了。

胡主簿能凭着这些个银钱养活县衙里六个管事儿的,也是本事。

按理说,有水、有墙、有人的宣威县怎么也不能混成这幅模样吧?沈知衍一路行来,是知道这一路上往来的商队有多少的。整个西北幅员辽阔,又因地势和水源的缘故,城与城之间相距甚远。

而商队,即便是带着粮食,可也总得补充净水。逐水而居的宣威县怎么着也得是往来商队歇脚补货的一站,可偏偏这些个商队就像是约好似的,极少来宣威。迫不得已来了,也是匆匆买些东西便走,从不留宿。

林芷似乎看见了一个个移动的金库长腿绕开宣威的模样了。要知道,敢走关外贸易这条线的商队,那一个个可是富得很!

若是没有这些个富商,地贫人少又封闭的宣威县,只能一代又一代的穷下去。

而造成这一切苦果的,是上一任知县。

上任知县好巧不巧,也姓陆,这个林芷最讨厌的姓氏。而这位陆知县,与林芷上辈子电视剧里演绎的那种‘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贪官形象十分符合。

人虽只是一小小知县,还是个贫困县的知县,可陆知县就有本事在这本就不甚富裕的土地和百姓身上刮出一层油水来。

陆知县极爱办宴席,三节两寿的只是基本操作,连他府里一朵破花开了,也要办个席面邀人赏花。

这些事儿不难打听,而更为隐蔽的,是陆知县疑似与商队勾结。将宣威本地的货物以极低的价钱卖与往来商队,而商队带来的粮食粗布粗盐,却能在宣威卖出一个与关外差不多的价。

完全是把宣威本地的百姓当做外族来整治,不,应该比关外的外族还惨,人家那里的宝石骏马还是能卖上一个正常价的。

而为什么说疑似呢?因为陆知县死了。

陆知县上任三年后,朝廷的文书下来了,继续连任。像这样偏远贫穷的县城,连任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没找到另外的冤大头,没门路的官员,连任至死都是有可能的。

可连任,陆知县受不了,他要活动,要各处走礼拉关系,要离开这个满是风沙穷得鸟不拉屎的鬼地方!

银子从何而来?还是只能落在宣威县这片干巴巴的土地上以及在这里挣扎求生的百姓身上。

陆知县下手更狠了。

可他没能等来调令,反而在当知县的第四个年头,死了。

陆知县每年就出城两次,夏收和秋收。在那年的夏收时:中了暑气,身子不适,从马背上跌落下来,直接跌入汜水河。又因河堤年久失修,竟被一路冲向奔腾不止的天水河。

尸身都找不着啦。

而当时留在宣威县的商队,离开宣威向甘州走时,在一片戈壁上不幸遇上了沙匪。商队里的人基本死光了,侥幸逃回来的一两个,报官后也没了下文。

他们认不出行凶的歹人,商队里遇害的人在荒野上留了一天一夜,直接被啃了个面目全非,一点儿线索也没留下。这便成了一桩悬案。

陆知县殉职,商队也不再来宣威。朝廷未派遣官员赴任,胡主簿代管宣威,一管就是五年,直至沈知衍上任。

而这些个消息俱是沈发这些日子借着买材料修缮县衙往外跑带回来的,零零碎碎打听来的消息,让林芷和沈知衍勉强拼凑出了这么个故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