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的更放心了,又瞧见甘大带着人盯着那俩小子给骆驼添水,心里头更满意:“都来!豆饼可还有?给骆驼也添上。”
“有!您放心,一准儿给您把骆驼喂好!”常顺脸上笑开了花,手脚麻利的上茶水和吃食。这商队足有六十来人,这笔生意做成了,可有得赚!
铺子里顿时忙得火星子钻,好在有林芷先前的交代,铺子从早上开张后,灶里的火就没停过。此时三位灶间老手齐齐上阵,东西一笼一笼的上,桌子上就没空过。吃饱喝足的商队总算是缓过来了,面上显出几分惬意。
常顺便又领着众人将商队的水囊也灌满,掌柜的心下满意,笑道:“店家实诚,吃食味儿也不错。”
说着便随手搁下了一把碎银子:“我从前来可没瞧见这里有茶水铺子,甚时候开的?东家眼光倒是好。”
常顺憨厚一笑,面上一派纯良:“不瞒客人,这茶水铺子是县里知县夫人的产业,知县夫人手下经手的产业不少,可不是眼光独到么!”
林芷查过《大虞律》,发现本朝律法虽明令禁止官员行商,可对官员的妻子却无甚要求。她和沈知衍商量过,便很是放心的让常顺打出自己的旗号,也算是另一重保障了。
看,这是知县夫人的产业,绝不是黑店。
果然,商队众人彻底放下心来:背靠官家,还敢如此高调行事,便不会干那伤人的事。
常顺见商队众人面上的打量都散去,立马拎着一串草鞋上前:“客人可要瞧瞧草鞋?咱宣威县的芨芨草席子可是最好不过了。这草鞋便是用芨芨草编的,鞋底子加厚了,可绝不会扎脚,软和又耐用!”
掌柜的这会儿吃饱喝足,便有闲情与常顺顽笑几句:“你这茶水铺子路子倒是广,还做起鞋铺子的生意来了。”
常顺便一脸的与有荣焉:“还是咱知县夫人心善,不仅腾地方免费让宣威县的乡民们贩草鞋,还让我帮着说上几句哩!”
“掌柜的,您有本事是赚大钱的人,自然不知道这宣威县的乡民挣几个铜子儿有多不易。您瞧瞧,这恁好的手艺恁好的鞋子,是一点儿也不知道往外卖!”
常顺长长一叹,很有几分恨铁不成钢的味道。要是林芷在这儿,一准儿要惊叹于常顺精湛的演技。
商队行走在外,最是废鞋,一人买十双都不够用的。这一路上跋山涉水,若是脚上的鞋子再不合脚,那更是磨人。
掌柜的伸手拿过一双草鞋细看,果然手艺好用料足,手一挥:“行!您东家这眼光没得说,知道咱们这些靠双脚走路的跑商最是废鞋。你这的货可备足了?我这队伍一共六十有三,每人肯定不止买一双,若是有货,便拿出来让我们挑个合适的尺码。”
“有!当然有!咱开门做生意的,哪有不备足货让客人挑选的道理。您稍等,我这就让人拿出来!”常顺大喜,又奉承了一句,“客人是爽快人,怪不得生意做的这样大!”
一瞬间,二百来双草鞋便卖出去了。跑商的商人果然富,不止没要常顺抹零,扔下银子说剩下的是赏钱,整理好货物便走了。
宣威茶水铺,除开先前那几日的清冷,随着跑商的队伍越来越多,铺子里的进项是愈发好了。林芷盘账时还吓了一跳,原以为是个当跳板的茶水铺子,可没成想,还是个香饽饽。
这些个关外关内跑的商队出手果然大方,如此富商,光是卖茶水和一顿饭的吃食,是不是有点儿亏了?至于捎带着卖的草鞋,常顺还真不是胡说,是林芷免费出主意出地方还出人手,给宣威县乡民寻的进项。
她吃了大头,总得分人几口汤。只有人人手里都有钱了,才会生出更多赚钱的路来。
林芷脑筋转得飞快,人吃的干粮暂时没法子,宣威县粮少,若是要应承下往来客商路上的干粮,怕是不够。明年,等宣威县的粮食产量上来后,她一定要把这桩生意揽下来!
那,打打牲口粮草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