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67章 第 67 章

第67章 第 6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知衍和常喜还是没能进门,在回城的路上吃了宣威茶水铺热销的扁食,酸菜馅儿的。常喜一人快吃了一整盘,他哥哥常顺在一旁使劲儿对他使眼色都没能拦住埋头苦吃的常喜。

沈知衍拦住了恨不得把自家弟弟拉起来的常顺:“他跟我跑了这么久,早该饿了。别拦他,哪有干活还不让人吃饱的啊?”

常顺低头应道:“是,大人。”

他声音有些堵,也就是在沈大人和林娘子手里,才把他们这群人当人。流放地上不知道埋了多少族人的尸骨,还有城墙下、荒地上……

他得再好生教一教这个傻乎乎的弟弟,万不能叫大人和娘子将他们赶出去!

铺子里还有其他客人在用饭歇脚。其中一支规模小些的商队有意无意的往这边瞧,待沈知衍走后,迫不及待找常顺打听:“店家,刚才那位大人可是宣威知县?”

常顺一脸和气道:“正是本地父母官。客人想问些什么?”

沈知衍常出城,也常来茶水铺,他的身份不是秘密。有心人总能留意到,更何况这些个走南闯北眼力一等一的跑商呢?

“也没什么,你也知道,咱们跑商的总在赶路,行路艰难还无聊,便总喜欢打听打听新鲜事儿。”那搭话的商人笑得更和气,“走哪都能说上几句,也好与客人打开话匣子,好谈生意么。”

两人便这样你说一句我捧一句,很快便聊开了。这样的情形似乎不是头一回了,常顺显然自有一套应对的法子。主家要紧的事儿是一句不说,其余的挖井蓄水、堆肥、开铺子、卖干草的事儿倒是说得仔仔细细。

间或还能真心实意赞上一句:“沈大人清廉正直、勤政爱民。” “林娘子更是眼光独到、乐善好施”。

铺子里的商队来了又走,可那支小商队却没有离开的意思。

队里有人压低声音:“大伯,瞧着那位大人倒是位好官。此地确实大有不同,咱们,要不就在这歇一歇?”

他回头看了看,凑近了一些隐晦道:“五哥的病必得养两天,都是族人……”

先前搭话的中年人面色不变,他知道自家侄的言外之意:他们这支商队里都是族人,才起步的小商队多是如此,血缘和亲情将他们扭成一股。比起那些个由家仆组成的大商队,不必担忧奴仆暗中使坏,卷着货物银钱逃向关外,这是优势。

可最大的劣势便是不能寒了人心。

大商队有人生病受伤,找人医治便是天大的善举了。商队是不可能因着个奴仆耽搁行程的,多是把人留下,能不能熬得过来全凭命够不够硬。

可若是如此对待自家族人,是不能的。

最终,满面风霜的中年人点点头:“行,咱们在宣威住几天。找大夫好好给小五瞧瞧,也让人和牲口都歇口气!”

如此,即便是小五还要将养,留下一人照顾他,便很过得去了。

心中有了决断,打头的中年人也利落,笑着与常顺打听:“店家,咱们想在宣威歇歇,可从前不曾入过宣威,您可知道城里哪家客舍干净又有好饭食的?”

一边说着,中年人一边将几颗碎银子散在桌面儿上。

常顺一笑:“客人,您这一队人马货物都不少,势必不会散开住民户家里。若是要住在一处,宣威县只一家客舍能接待您,他家做饭食的手艺是差了些,可实惠!其余的,宣威与别处也没甚不同,入城人是不必缴费的,可货物得按照种类数量缴门税,这您应该比我更懂。”

跑商虽赚得多,可他们每回入城必得缴税,细算下来,这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关内的汉商还好些,当今政历清明各类税收并不算重,可若是从关外回来,那缴的通关钱便要多出许多,还有胡商,他们所缴的税比汉商更重。

可关内关外的货物实在赚钱,关外的羊皮价贱,只五六十钱便能买一张上好的高山羊皮,可若是运到京城,这样一张皮子便能卖出两贯多(二百多钱)一张,还抢手得很。

而关内一匹普通的小绫罗,买入需三贯多,可若是卖出关,能卖出二十多贯的高价。一来一往,便是几十上百倍的利润,这条路上的胡商、汉商自来不曾少过。

商队顺利入住宣威县的四方客舍时,果真如常顺所说。掌柜是本地人,一大家子沾亲带故在此,有甚想问的店家都知道。饭食确是差了些,可人却殷勤周到,牲口的食水俱是干干净净,如此,商队便没甚不满的了。

这不是四方客舍头一次接待商队了,先前零零散散也有些。自从林芷的茶水铺子生意好起来后,在她的授意下,常顺与商队侃大山时,也会有意推荐有需求的商队入住宣威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