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扶云直上九万里 > 第150章 拒婚3

第150章 拒婚3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二十余年后,东窗事发。

有人向女皇告密,赵鸢接到皇令去杀长吉,她也差点这样做了,孟端阳为此对她又是痛斥,又是苦求,后来赵太傅亲自出面,甚至为此打了她一巴掌,最后她留长吉一命,并非因为孟端阳的恳求,而是因为长吉是个僧人。

那时她不知李凭云生死,只能乞求神佛,因此给自己立下不杀佛门的规矩。

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古人诚不欺我。

赵鸢追溯这些年自己做过的事,几乎每件桩事都是错事。

一开始,她也想做个清白正义的好官。

太宁十一年到太宁十二年,她独守在刑部黑暗阴湿的冤狱里四百多个日夜,兢兢业业,却得不到任何提拔的机会。

太宁十三年整整一年,她因正义直言受杖脊足有百来下,只换来“不懂事”三字。

她心中的公道被无情践踏,一次次是往后,她终于看明白了,所为公道,原本就只是强权者的手腕。

太宁十四年,她残杀无辜,欺下媚上,换得旁人眼里的圣恩。

太宁十七年,山西匪乱,明知危险重重,女皇还是让她前去。

这些年她做过唯一正确的事,就是留下长吉的性命。

长吉的命既然是她保的,那就由她继续护下去吧。

为了不打草惊蛇,赵鸢带了七名手下,连夜出发前往益州。

南下蜀地,山岭重重,夜行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若要在李凭云之前赶到益州,只能走夜路。

长安远成了远方的星火,一行人遁入夜色。

“赵大人,那是...”

赵鸢朝前看去,一道火焰在夜雾中燃烧。火把照亮那团火焰,她定睛一看:“赵十三...”

赵十三双眼通红看着她:“你出远门,为何不叫我?”

赵十三心虽向他,但他仍是皇帝的人。赵鸢不大信任他,装腔作势道:“我是个不祥之人,你已有归宿,不该再受我牵连。”

赵十三还不知这厮诡计多端?横她一眼,“淳于告诉我你要远行,你信我也好,不信我也罢,这次我跟定了你。”

“那你的公务呢?”

“翘了,破官谁爱当谁当,老娘不稀罕。”

赵十三虽然又效忠刘颉,又啰里啰嗦,但他办事确实有一套,赵鸢决定信他一次,带他一起前往益州。

翻山越岭走了小半月,终于抵达益州,赵鸢怕自己带着一堆人前往平江寺引人注目,便让其他兄弟先休息,只自己同赵十三前往平江寺。

平江寺位于繁华的益州外城,隐于江畔,本是一间低调的佛寺。自女皇大兴杂文以来,民间作诗之人数量翻长,有位文士在游历平江寺后,作了一首《怀平江寺》,随着这首诗传颂,平江寺变得广为人知。

如今的平江寺香火不断,还没入山门,赵十三就被香火熏地咳嗽连连。

佛香很妙,有些人闻到佛香,认为刺鼻难忍,另外一些人闻道佛香,则内心安宁。

平江寺主持释空,既是当年冒死保护废太子遗孤的宫人杨凤。

赵鸢来时,杨凤正在为香客诵佛,平江寺所有僧人环绕他身侧,赵鸢在那些僧人里看到长吉的身影,松了口气。

杨凤在香客中窥见赵鸢身影,借故离去。

赵鸢随他来到后山,朝他一拜:“孟老师说近日寺里有异常,他公务缠身,离不开长安,我替他来处理此事。”

杨凤道:“那些人已经离开了,寺中风平浪静,虚惊一场。”

赵鸢闻言也松了口气,确信李凭云告假和长吉无关。

离开平江寺,赵鸢的心满是内疚,这次属实是她误会了李凭云。

当年女皇让她找到长吉将其杀害,她从乱葬岗扒了一具死囚尸体前去交差,连女皇都没有疑问,此事天衣无缝,李凭云没有知道的理由。

前去和手下会和路上,赵鸢问赵十三:“我对李凭云,是不是有失公道?”

赵十三道:“瞧你这话说的,你是神么?人家的公道轮得到你来评判?”

“...我总把他想得太坏。”

“既然屁事没有,咱们就两手空空地回长安?”

俗话怎么说来着?车到山前必有路。

这趟益州之行,简直就是上天给她指的明路。

李凭云定下三月初三的婚事,圣旨有了,父母之命也有了,这婚约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既然她无法消除婚约,消除她自己不就行了?

人不在,自然就不用成婚了。

“我要在益州堂叔家住一段时间,今日稍事休息,明日你先回长安。”

“也好,你不在长安,没人惹祸,大家都能过一段安生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