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仪的马车原本安然无恙,是她自己掏出火折子引燃了微型火药,将马车炸得四分五裂。
引燃前,她的手颤抖不停,防身的匕首举在高处,迟迟未敢落下。
灵燕可以作为爆炸时的掩体,保障她的安全,可是沈令仪却不能保证,这场爆炸里灵燕一定会失去性命。
斩草不除根,是对自己最大的残忍。
沈令仪深知做事就一定要做干净的道理。
时机不容错过,她把心一横将匕首对准,手起刀落狠狠扎进灵燕心脏。
灵燕似乎痛得醒来,又似乎仍在麻-痹之中,五官皱成一团,不断地发出痛苦呻-吟声。
沈令仪浑身僵硬,颤抖着手臂将灵燕挡在身前,引燃了火药。
轰隆的巨响让她耳鸣不已,感受到似有千钧之重压在身上,灰尘呛入口鼻让沈令仪咳得撕心裂肺。
随后便是疼痛感与脱力感袭来,她小心地在废墟保持着呼吸。爆炸的巨响扰乱了沈令仪的听觉,她耳朵嗡嗡作响听不见任何声音。
万籁俱寂里,时间被无止境地拉长。
沈令仪胡思乱想着,也许挖开木板时的光芒会刺伤她的眼睛,也许会有小虫子偷偷在黑暗里咬她,也许最终救她的还是东宫的人......但她一定不会死。
不知等待了多久,她感觉身上的重物逐渐减少,微微的震动不断传来。
她感叹久违的光亮果然刺眼,却也出乎意料地看清了陆鸿晏布满划痕的手掌。
那双手是金贵的,投壶时恣意地捏着箭只,谈话时优雅地负于身后。
可是今日这双手肮脏不堪,划痕与血污交错。
是陆鸿晏亲自搬开沉重的木板救出了她。
对于话本里英雄救美的桥段,沈令仪向来是抱着一丝不屑的态度。可是当相似的情节真正降临在她身上时,她却抑制不住狂热的心跳。
他的嘴唇翕动,她却听不见他在说什么。
沈令仪绽开笑颜,用尽全力地告诉他,三殿下,你来救我啦.....
后来种种,她都记得不甚清楚,唯有陆鸿晏温暖的怀抱如冬日暖阳,触动了她的心扉。
也许,他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样讨厌她。
而她,也没有她误以为的那样抵触他。
今夜的太医院格外忙碌,二皇子滚落斜坡时摔断了骨头,正位后需要静养至少三月。
而沈静姝刚出月子身体虚弱,经此一劫算是伤及根本,未来病痛缠身暂且不提,至少再也不能替太子生儿育女了。
沈令仪意识模糊,透支的精力导致她睡意昏沉,早已分不清身处何地。
她觉得身下的衾褥柔软得像云朵,薄薄的覆在她身上,舒服地让人不愿醒来。
熟悉的针感落在她的颅顶,舒适的卧感倏然化作凶恶的梦境。
三年以前,沈静姝还是她敬爱的大姐姐,亲自来别庄接沈令仪回府。
沈静姝会关心她的饮食起居,会帮她在京都置办衣裳首饰,甚至会亲亲蜜蜜地挽着她的胳膊,笑语盈盈地同她玩闹。
沈令仪就被这泡沫般的亲情迷了心窍。
回府后总计不到半月时间,某日沈静姝忽然神色悲戚地跑到琉璃院,无助地跪在她面前求她帮忙。
她说,好妹妹,你就帮帮姐姐这一次吧。
沈静姝只说自己与柔嘉公主不慎产生龃龉,求她前去帮忙开解,沈令仪心头一软便答应下来。
不曾想她进入公主府时,沿途所有人都用嫌恶鄙夷的眼神盯着她,柔嘉公主更是将滚烫的茶水泼到她脸上。
彼时柔嘉公主体态还是富贵而丰腴,气急攻心地指责沈令仪的罪行,让宫女前去赏了她好几个耳光,直打得她唇角涌出鲜血。
而沈静姝站在柔嘉公主身旁安慰着,神情万分冰冷与嫌恶,甚至隐隐流露着得意之色。
跪在瓢泼大雨里,沈令仪全都明白过来了。
原来是沈静姝暗中用尖酸刻薄的话语嘲笑柔嘉公主,却被当事人隔窗听见,意图追究到底。
柔嘉公主未见人真容,顺着线索调查,源头直指尚书府。
沈静姝来别庄接她回府,就是要让沈令仪心甘情愿地做替罪羔羊。所谓的亲情与亏欠,皆不过是为达目的不惜编织的泡影。
沈令仪跪到风寒昏厥,自此落下腿疾。
梦境中重演的情景如此生动,任何细节都真实到可怕。
沈令仪不可遏制地落泪,枕巾被打湿出大团大团的水痕。
陆鸿晏将她颅顶的银针收回,她依旧不断地喃喃自语着,语词听起来很是熟悉。
他凑近去听,竟是耳熟能详的曲调。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此曲曾在几年前风靡京都,后来多用以专门赞誉东宫某位先生。然而自从其暴毙身亡后,这首曲目也鲜少有人演奏了。
沈令仪为何在梦中哼唱其这首曲调?
陆鸿晏特制的安神汤有使人睡得深沉的作用,可免于治疗时的疼痛困扰,但亦有编织梦中幻境的功效。
而心有创伤或执念太过者,往往会同沈令仪这般挣脱药效的控制,坠入最深层的恐惧里。
陆鸿晏不知她梦到了什么,神情激动又恐惧,最后不断地反复哼唱起早年间的曲调。
他的目光锁定在她的腿脚之上,心叹或许与此事有关。
沈令仪梦境的尾声,是此后柔嘉公主极端的节食,是京都流言蜚语的谩骂,是兄长离别前讨她开心哼唱的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