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窗外的湛湛蓝天,谈子晏心情也明媚了不少,他很想尽快回去和菁菁见面。
很想很想。
*
下午第四节课,祝菁菁迎来了演讲比赛的校内初选。
原本下午第4节课,是各个班上的自习课。除了学校里面那些要参加学科竞赛训练学生之外,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待在自己班上自习。
但今天有点不同,半个月月初就是市里面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新河一中还没有确定参赛的学生名额,不出意外,这周内,通过筛选名额就能定下来。
校内比赛的评委都是学校英语组的老师,高一高二高三的都有。
第3节课末尾,16班数学老师还没有把之前随堂测验的试卷讲完,剩下一道题。
16班参加英语演讲比赛的只有两个人,除了祝菁菁之外就是数学课代表徐芝,作为数学课代表,她当然不好在老师讲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提前离开。她心里还留着几分庆幸,想着筛选赛应该也没有那么快开始,数学老师很快就讲完了,应该不会耽误太久。
然而情况却没有她料想的好,数学老师讲题目讲完第4节课已经开始了5分钟。
几乎是数学老师宣布下课的一瞬间,徐芝就拉着祝菁菁往门外飞奔,祝菁菁一时没反应过来,差点被她拉的摔倒。
徐芝满脸愧疚,“不好意思啊,祝菁菁…”
祝菁菁打断了她,“我们还是快点去逸夫楼吧,不然的话可要来不及了。”
班上报名的就她们两个,她当然不可能扔下徐芝就自己先过去。
再一个,她本身也是想把那道题目听完的。
题目有些难度,听懂这道题,对她只有好处。
两人赶到到逸夫楼的时候,选拔已经开始。
问了问坐在后排的同学,两人才弄清楚了选拔赛的规则。
5分钟即兴演讲,题目是有趣的经历。每个进来的学生首先都会先抽号码,抽到号码之后登记名字,按号码顺序进行即兴演讲。
两人运气还算好,抽到的号码都在偏后的位置,一个37,一个56,但是有足够的准备时间。
新河一中毕竟是重点中学,自然而然学生水平不会差到哪里去。连着过了10多个学生,表现都可圈可点。就算刚开始时有些紧张,慢慢的也都渐入佳境了,语句流畅,表意清晰,虽然都是些简单的词汇,但能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
“祝菁菁,你…你还好吗,我觉得我有点紧张,怎么办…”
祝菁菁侧过头去看坐在她身边的徐芝,她双手交叠紧紧攥着一会儿,交叉握着,一会儿又放在膝盖上。虽然还盯着大礼堂正中央的舞台,她呼吸却莫名有些急促。
如果是曾经碰到这样的场面,祝菁菁或许会紧张,会不安,但她想,就算是曾经的自己,应该也能很快的调节,毕竟,这是她最拿手擅长的东西。
曾经的她也能很好的克服,又更何况是有着更多经历和体验的祝菁菁。
她刚毕业就进了电视台实习,勤勤恳恳打了半年的杂。她做的事情都是和实习岗位无关的事,原本,她也以为自己的实习工作会以这样的结果画上句号。
在一次跟组服务的特别直播的外景采访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机会。
在川流不息的街道中,她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用自己很少显露人前的英语,有条不紊的按照任务随机采访。
其实对于电视台那个栏目来说是个很小的事情,但在祝菁菁心里却荡起了一片不小的涟漪。
她想,有时候勇敢就是需要一个这样的契机。
原来,她也可以瞩目,也可以发光,也可以不用仰望别人。
正是这么件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微不足道的小事,让祝菁菁坚定了留在电视台的想法。
祝菁菁凑到徐芝身边,裹住她有些不安的手,紧紧攥着。
“放松,深呼吸,我们都是新河一中的学生,我们不比别人差,只是一次简简单单的筛选赛,尽力就好了。”
那双分明比自己更小的手,温暖而又力。徐芝呆呆的看向祝菁菁,她一双眼睛沉着坚定,温柔又包容。
在喧扰的大舞台下,一点点的给自己传送着力量。
徐芝看呆了。
她们不是都十五岁吗?怎么好像…祝菁菁比她沉稳了好多好多。
徐芝正想开口说话,人群中突然自发的鼓起了掌。热烈的喝彩声,让徐芝脱口而出的话又憋了回去。
“我真服了,这个抽号到底是谁安排的?为什么会让季时远和陆景明两个人连在一起啊!!”
“就是高一那两个学霸?”
“是啊!!我严重怀疑这个抽签号是高二的老师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淘汰我们高一的!”
“不至于吧,我听说高二的白舒安也是个大学霸呀,没必要这样吧!”
“人家白舒安没报名参加比赛!!”
“啊?这…”
“那高二不是一点赢面都没有?”
……
台上热闹,台下的讨论也异常激烈。
祝菁菁坐在一个稍微靠后的位置,也能时不时听见周围的人几句议论的声音。
“请32号陆景明同学上台,33号季时远同学做好准备。”
报幕声响起的同时,台下的学生们安静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