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柜的门缓缓打开,里面整齐码放着许多信件和照片。
有些信件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边缘卷曲,一看便知有些年头了。
尹岑伸手将这些物件一一拿出翻看。
从她小学写给Cynthia的第一封信,到与之对应的一封封回信,全都整整齐齐地放在密封袋里。
仔细数来,寄信加上回信竟有一百多封。
每一封信,都承载着她成长的点滴记忆,在信件的末尾,有一个单独的文件袋。
尹岑的手指微微颤抖着将它拿起,里面装着的是他的遗书。
她看了一眼上面标注的时间,是刚结婚时立下的遗嘱。
仅仅只是目光扫过,她便迅速将遗书原封不动地放了回去,内心深处本能地抗拒着这种会带来不安的东西。
接着,她又看到了一个相册。
相册里保存着许多她的照片,从高中初到北城开始,每一次与薄家的大合影,和薄家其他小辈的欢乐留念,学校运动会、社团活动里的青春笑颜,还有高中、大学的毕业照,都被精心收录其中。
这个相册就像一本成长纪念册,记录着她人生的重要时刻。
甚至连她职业生涯的所有出镜照片也都在里面,从第一次出镜的青涩宣传照,到后来每次出席活动时自信大方的单人照,无一遗漏。
除此之外,相册里还有一些偷拍的照片,有她安然熟睡的模样,有她专注凝视风景的瞬间,每一张都捕捉到了她生活中不经意的美好。
看着这些照片,尹岑的内心却如被千刀万剐般疼痛。
怎么会这样呢?这些照片里的回忆都是他一点点记录下来的,原来在很久以前,他就开始爱上她了。
*
最后一封回信的日期是大年初五,也就是两个月之前,尹岑深吸一口气,缓缓展开信纸,上面的钢笔小楷映入眼帘——
岑岑,见信好:
许久未收到你的来信,得知你心情尚佳,我很是开心。
以你的聪慧,想必早就知道收信人并非我的母亲辛月,一直都是我。
我从未想过隐瞒你,只是出于好奇,非常渴望了解你的内心想法和生活之外的动态,所以未经你和母亲同意,私自看了你的信,多年来深感愧疚。
在此,我先向你诚恳致歉,再衷心说一声谢谢。
年少时,我活得极度绝望。
母亲的离世,薄家的漠视,让我一度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
后来收到你的来信,看到你笔下世界的美好,还有你对世界的憧憬,我才惊觉,原来世间还有那么多值得期待的事物。
幸好有你,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给我带来了一丝期盼——期盼你的来信,也期盼着你对世界的期盼。
不知从何时起,我竟喜欢上了你。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些荒诞,怎么会有人仅凭几封信就喜欢上另一个人呢?但事实就是如此。
后来在医院我第一次见到你,他们说你叫尹岑。
那一刻,我满心诧异,几乎是颤抖着手去确认,你是否就是那个写信给我母亲的女孩。
当确定你就是时,我的激动难以言表,你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甚至每一根发丝都深深吸引着我,更何况你是尹岑。
亲爱的尹岑,我等你等了太久太久。
当看到你晕倒在医院地下车库时,我满心自责,痛恨自己没能保护好你。
我只希望你能平安健康地活着,若能在此基础上,让你多些快乐,那便再好不过。
看着你开心,我也会由衷地感到幸福。
关于你在感情方面的困惑,旁人很难给出准确的判断。
我只希望你能遵从内心,做出让自己快乐的决定。
你已经长大了,懂得区分亲情的依恋与爱情的吸引,我很欣慰你有这样的认知,不必再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
勇敢地向前迈出一步,开启全新的生活吧。
你是我生活里的一束光,是我的救赎,我舍不得你离开,我想一辈子陪伴在你身旁。
所以请你慎重考虑,不要抛弃我这个满心伤痕的人,哪怕是可怜可怜我,也不要放开我的手。
最后,你永远在我心上,并且优先于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
落款是薄聿川。
尹岑看完这封信,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知晓,原来他一直都在炽热且坚定地喜欢着她。
在她不知道的时光里,这份爱早已生根发芽了。
尹岑这才想起一件事,她打开微博,翻到以前发表过的微博,评论比较少时,找到那个叫“C”的网友,打开他的主页,上面只有唯一一条微博,是过年之前写的一个文案,配图是尹岑设计的雪影——你可以永远相信我。
眼泪毫无预兆地从眼中滑落下来,尹岑怔怔地看着他的微博,反应了半晌后,点了回关。
她不是没有过怀疑,只是以前从心里反感这桩婚姻,刻意不想去在乎。
那时坐在一起吃饭,她发了微博,他的手机就有提示特别关注的信息,然后立马去评论了她。
她一回复后,他的手机立马又响了,这么明显的事情,被她忽略了这么久,尹岑咬咬腮肉,内心酸涩到发烫。
忽然,一沓A4纸从信件中掉落。
她满心好奇地俯身捡起,待看清纸上的内容,顿时大惊失色。
这竟是一份亲子鉴定报告,鉴定人是尹岑和顾韵。
最后一页的鉴定结果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写着:鉴定人与被鉴定人的亲权关系为99.5%以上,确定存在生物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