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宠大的小傻子总想偷亲我 > 第45章 平行线

第45章 平行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雨水敲打着春风照相馆的铁皮屋檐,发出有节奏的“嗒嗒”声,莫梁远蹲在褪了色的红漆门槛上,右手握着一把小螺丝刀,正在修理一台老式胶片相机,他的动作很轻,生怕弄坏任何一个精密零件。雨水溅湿了他的裤脚,但他浑然不觉。

右手虎口处那道三厘米长的伤疤在昏暗的光线下格外显眼。

三个月前在工地搬建材时,一根生锈的钢筋划破了他的手套,他记得当时血顺着指缝滴在水泥地上的样子,像一朵朵绽开的小红花。

工头给了他两百块钱和一句“自己去看医生”,那笔钱最后变成了星星的狗粮和这台二手相机的零件。

“别舔镜头。”莫梁远轻轻推开凑过来的狗脑袋,手指在星星粗糙的毛发间停留了片刻,小狗湿漉漉的鼻尖在相机镜片上留下一个模糊的印子。

他从兜里摸出那张被雨水浸得发软的纸条,镇长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刘永福工伤案需要目击证人,酬金两百块。

纸条边缘已经起了毛边,被他反复展开又折起太多次。

两百块,刚好够买下二手市场那台他盯了半个月的闪光灯。

星星突然竖起耳朵,冲着巷口狂吠起来。

莫梁远抬头时,看见邮差老李举着把褪了色的蓝格子伞,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水坑走来。

“莫师傅,有你的信”,老李从防水邮包里取出一个白色信封,“从市里来的。”

信封上工整的印刷体字迹显示寄件方是“海宁市法律援助中心”。

莫梁远用袖子擦了擦手上的水渍才接过,里面是份正式通知,要求他作为目击证人配合律师取证,落款处龙飞凤舞的签名被雨水晕开,只能辨认出个“沈”字。

他的指尖突然像触电般抖了一下,随即扯出一个自嘲的笑。

哪儿有那么巧的事。

这一年半他刻意避开所有新闻,但偶尔还是在便利店值夜班时,从24小时新闻频道瞥见过那个身影,沈星河站在高级法院台阶上接受采访,西装革履得像另一个世界的人,那时他正往泡面里倒热水,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电视画面,却让记忆中的轮廓愈发清晰。

“下午三点,别忘了!”邮差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老李走远后,莫梁远才发现自己已经把通知单捏得皱皱巴巴。他试图抚平那些褶皱,就像试图抚平心里泛起的涟漪。

与此同时,六十公里外的海宁市高级法院,沈星河正将最后一份案卷塞进公文包。

他的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公益诉讼的胜诉裁定书,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条纹状的光影,那些代表大企业的锦旗都被他收进了柜子最底层,取而代之的是农民工送来的手工剪纸和留守儿童画的蜡笔画。

“沈律,梁律找您”,实习生探头进来,“说华盛的案子......”

“转给陈律师。”沈星河头也不抬地整理文件,袖口的铂金袖扣在灯光下闪着冷光。

自从两年前放弃商业诉讼转向公益法律援助,他就成了律所的异类。合伙人会议上那些不解的目光,年终报表上骤降的创收数字,都像无形的枷锁,但每当看到当事人拿到赔偿款时颤抖的双手,这些又都变得不值一提。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

沈星河望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无意识摩挲着胸前的玉貔貅吊坠。

一年前莫梁远带走了所有东西,只留下了这个,吊坠边缘已经被摸得光滑,在无数个加班的深夜,在那些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刻,这块温润的玉石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下午两点四十五分,莫梁远牵着星星来到刘家所在的巷子。

雨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水洼,倒映出灰蒙蒙的天空。他特意换了件相对干净的格子衬衫,领口已经有些发黄,但至少没有工地上的水泥渍。

后腰别着那台老旧的宾得相机,里面存着他赖以谋生的工具,也是那天偶然拍下的关键证据:安全绳在空中断裂的瞬间。

“莫师傅!”镇长在门口招手,蓑衣上的水珠随着动作簌簌落下,“律师马上到,您先进来坐。”

堂屋里弥漫着浓重的中药味,受伤的刘永福躺在床上,脊椎支架让他像具木偶般僵硬。

莫梁远把相机轻轻放在掉漆的八仙桌上,桌腿下垫着两本旧杂志保持平衡,刘妻递来的热茶冒着袅袅白气,在潮湿的空气里画出短暂的弧线。

“听说这律师挺厉害,”刘妻用围裙擦着手,“专门帮咱们穷人打官司。”

莫梁远含糊地应了一声。

雨声中传来汽车引擎声,然后是皮鞋踩在水洼里的声响。他正低头逗弄星星,听见镇长迎出去的声音:“沈律师,路上辛苦......”

陶瓷茶杯砸在地上,碎成三瓣,褐色的茶汤在地砖上蔓延,像一幅抽象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