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中学门口。
校门口的路边,有一家开了十年的面馆。
推开门,空气里飘着熟悉的面汤香气,柜台后的老板抬头看了一眼,顿时眼睛一亮:“哟,好久不见啊!”
祝云昭怔了一瞬,心里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这里,他当然记得。
以前放学,他偶尔会带着梁溯来这里吃饭。那时候父母工作忙,他们兄弟俩有时会一起留在学校补课,结束后就顺路来这家店点两碗牛肉面。
汤底浓郁,面条劲道,桌上总是放着一碟泡菜。
“你们兄弟俩还是老样子吧?”老板热情地问道,“还是以前那个,两碗牛肉面?”
祝云昭刚想点头,梁溯却忽然笑了:“哥现在胃口小了,肠胃不好,给他换成清汤的吧。”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大笑:“哎哟,果然是长大了,懂得照顾哥哥了。”
面很快端了上来,热气氤氲着飘散在空气里。店里依旧是熟悉的摆设,桌椅没有换,墙上的菜单甚至还是多年前的样式。
祝云昭这才想起,他们第一次来这家店的时候,也是个冬天。
那时候梁溯刚连跳两级上了高一,成绩一向优秀的他,难得地在期中考试里考砸了一门,回家后情绪低落,一句话都不说。
晚饭时,祝云昭看着他戳着碗里的饭粒,忍不住开口:“行了,不就考砸一次吗?至于这么丧?”
梁溯抿着唇,没说话。
祝云昭想了想,随手拿起外套扔给他:“走吧,带你出去吃点好吃的。”
梁溯愣了一下,抬头看他。
“吃顿热的,心情就能好点。”祝云昭装作不在意地解释:“尤其是冬天,吃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整个人都暖和了。”
那是他们第一次来这家店。
当时的店铺还很新,门口贴着“新店开张,欢迎光临”的红色横幅,三十岁新婚的老板和老板娘坐在柜台后,手里捧着热茶,透过窗子看着外面的雪景。
店里没什么人,炉火烧得正旺,汤锅里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
面端上来的时候,梁溯的心情似乎真的好了点,他埋头吃着,嘴角的弧度悄悄上扬。
祝云昭看着他,随口问:“还难过吗?”
14岁的梁溯抬起头,嘴角还有一点汤汁,眨了眨眼,声音软软的:“不难过了。”
回忆到这里,祝云昭回过神,发现自己不自觉地笑了笑。
面前的汤面还在冒着热气,熟悉的香气让他觉得安心。
只是,这家店的老板和老板娘,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年轻模样了。他们身边多了个小小的身影,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孩子,圆溜溜的眼睛盯着他们看。
小男孩趴在桌沿,眼睛亮晶晶的,带着几分新奇和期待:“哥哥,你真好看。”
祝云昭一愣,随后失笑。
当初……梁溯来到家里时,也是这么大。
“哥,他这么可爱吗?”
梁溯见祝云昭一直盯着小孩看,不满道。
“没什么。”祝云昭拿起筷子搅了搅汤面:“只是想到了你刚来家里时,也是这么大。”
梁溯的筷子停下了。
祝云昭接着道:“还想起了当时我们俩中学时,第一次来这家店。”
梁溯微微一怔,随即也笑了:“原来哥也还记得。”
祝云昭握着筷子的指尖微微一顿。
是啊,他当然记得。
关于梁溯的事情,他一直都没有忘。
无论是小时候第一次见到那双小心翼翼望着自己的眼睛,还是那个冬天,他带着情绪低落的弟弟来这里吃面。
那些回忆,未曾消散,依旧鲜活地停留在脑海中。
他甚至记得那天的温度,记得梁溯低头吃面时,睫毛上沾着的水汽,记得那碗牛肉面里漂浮的几片翠绿的香菜。
“哥……”
梁溯轻轻地叫他,嗓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祝云昭回过神,抬眸看向他。
这一刻,过去和现在交错重叠。
当年的少年已经长大,坐在对面,面容清隽,眉眼沉静,嘴角还带着点笑意。可那双眼睛,却是深不可测的漆黑。
仿佛藏着无数的情绪,只是没有露出来罢了。
祝云昭的喉咙有些干涩,忽然想问一句——
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
“好久没走这条路了。”饭后,祝云昭望着熟悉的街道,几分感慨。
这条路,他们以前走过无数次。
放学后,或者周末补完课,甚至是高考前心烦意乱的那个夜晚。
祝云昭垂眸,回忆:“我高三的时候,你好像很喜欢拉着我散步。”
梁溯轻轻笑了,语调温和:“是啊,那个时候,哥总是很忙,很少有时间陪我。”
“……有吗?”祝云昭皱眉。
“当然。”梁溯慢悠悠地道:“高三那年,哥真的特别忙,每天早出晚归,连吃饭时间都要掐着秒过。有时候,我在学校等你,等到晚上十点,你才从学校出来。”
“所以我那时候,就只能用散步的借口,稍微多占用你一点时间。”
他的语气依旧是温温柔柔的,仿佛只是在回忆一件微不足道的往事。
但祝云昭的心却猛地一紧。
他忽然站定,直直看着梁溯:“梁溯。”
梁溯面色不变,灯光将他的脸切得明明灭灭。
“你有事情骗我吗?”
夜风轻轻掠过,路灯的光晕投在地面上,将两人的影子拉长、交叠,纠缠在一起,不分你我。
梁溯站在光影交界处,微微垂着眼,唇角依旧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
“哥,为什么这么问?”他的声音温和得近乎无害。
祝云昭没有回答,目光落在他的脸上,试图捕捉任何一丝微妙的表情变化。
没有。
他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