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时间定在了程愈能接受的范围内。
很多事她可以当作不知道,但学习的内容,她有自己的坚持。
程愈没说答不答应,只拿起笔开始做今天的练习题。
临近考试,学校发了不少练习卷,姜云意都是拿这些题当作补习的内容,顺带还能把他的作业完成了。
.
高考两天是难得的好天气,每隔两天突然又开始下雨。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了中考那天。
早上的雨格外大,姜云意去敲了程愈家的门。
今天她没有将早餐挂在门上直接离开,而是等着他收拾好了,一块出门。
她要送程愈去考场。
倒不是担心他跑了,只是看着不少嘘寒问暖的家长,她觉得,程愈也应该有人陪。
雨太大,两人搭了公交车。
今天的公交格外拥堵,地面上湿漉漉一片,黏腻的水汽令人心情烦郁。
程愈个头高,往那一站,很少有人会挤过去。姜云意却淹没在了人群中,被程愈伸手一捞,有了喘息的空间。
车上不少都是去考试的学生,家长们或叮嘱或搭话,不同以往的热闹。
姜云意的年纪一看就不是家长,程愈也不是面善的脸,一路上没有人找他们搭话,平平稳稳到了学校门口。
学校拉起了隔离线,其他人不能进去。
姜云意停在了学校外,只道,“好好考。”
她还真有点担心程愈心血来潮,扔下笔不干了。
雨很大,家长们陆陆续续离开,姜云意也先回了家。
雨势渐渐转小,她又去了校门口。
门口已然等了不少家长,等孩子出来可以一起找个地方吃饭。
程愈中考的学校不在他就读的学校,吃饭需要另外准备餐卡。
姜云意选择在外面吃饭。
她家离的不远,来回不需要多少时间,吃完饭还能有个地方休息,比在学校舒服些。
程愈出来的比其他人早一些。
中考不比高考,门口不会有记者蹲点采访。
其他家长看到有人出来,盯着看了几眼,发现不是自家孩子,暗中想不知道是哪家的倒霉玩意,转而继续盯着大门。
她没问他考试相关内容,打着伞一起坐公交回去。
车上的人比早上少了很多,甚至有了几个座位。
不过几站路,姜云意没有坐。
家里的饭菜都在锅里保温,她做的简单的家常菜,不容易出错。
程愈没有午睡的习惯,但还是趴了下来。
下午继续考试,值得庆幸的是,雨已经停了。
下午的考试程愈出来得更早,姜云意没有多说什么,正好回家吃上姜妈妈做的晚饭。
因为她特意交代过,饭桌上没有人问程愈的考试结果,晚上则继续留下来复习第二天的考试。
.
他们市的中考比高考多了半天,程愈考了几天,姜云意就陪了几天。
程愈没说不让她跟着,姜云意便没有离开。
她做饭的手艺一般,吃了两天她做的菜,中午考完试,她带程愈去了一家小区不远味道不错的餐馆吃饭。
正是之前姜云意订餐的那家。
她把菜单给程愈,终于问他考的怎么样。
程愈边看着菜单,边随口道,“还成。”
既然他说还成,姜云意没有过多担心,也没问他怎么提前交卷。
程愈做题的速度不慢,只有语文考试需要写作文,出来的时间晚一些,其他几门考试他都是卡着最低时限出的考场。
这家店老板手艺好,一直开了很多年,姜家人也算是店里的熟客。
跟老板报了菜名,她突然想起来,“上次老板说你都没来吃晚饭?”
她不清楚程愈想吃什么,干脆跟老板说过两天来结账。老板跟小区附近的人都认识,自然不会担心没人付账,直接应了。
这件事也是老板跟姜云意说的。
程愈随手拿过纸巾擦了桌面,说道,“有人请吃饭。”
姜云意问,“你的同学吗?”
程愈抬起眼,不像是生气的样子,“老师,管这么严的吗?”
姜云意眨了下眼,反应了两秒才道,“不是,我随口问问,你不想说也没关系。”
“哦,”程愈慢吞吞应了声,带了点调侃的语气,“姜老师都管我这么长时间了,这么点问题我当然不会不说了。”
老师是个比较生疏的称呼,程愈却一直没有改过。
其实他们的相处更像认识多年的伙伴,她有意让他换个称呼,一直想不到合适的,便也任由他去了。
此刻店内人不多,菜上的很快。
年轻男生偏爱荤腥,程愈点了两道硬菜,一道素菜搭配着,份量都不算少。
米饭免费,姜云意吃完一碗便饱了,看着程愈将剩下的饭菜全部吃完。
他放下筷子,趁着姜云意结账的功夫,又去冰柜拿了瓶饮料。
姜云意没要,顺手一块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