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爸爸姜妈妈看到成绩单,跟自家孩子考了个好成绩一般高兴,又给做了一大桌菜。
在姜爸爸姜妈妈的理解中,高兴的事就得吃点好的庆祝。
学校有关于程愈的流言仍有许多,可他自从上了红榜,那些话渐渐没那么多人信了。
不是刻意模糊,而是耳听的人很难相信那个传言中打架逃课排名垫底的人会是程愈。
姜云意还是能从其他老师口中听到不少有关于程愈的消息,比如哪个班的女生给送礼物被老师看见,又比如他又拒绝了哪个女生的告白。
不一而足。
连老师们都有所耳闻的事,可见他在学校有多受欢迎。
希望他能真的做到不早恋,专注学习吧。
姜云意这么想不是不信任他,只是一年年的,她很清楚,青春期的情感本不以意志为转移。
除夕夜,程愈仍是在姜家过的年。
这是他们过的第二个年,肉眼可见地熟稔许多,姜爸爸姜妈妈说话也更亲近自然,饭桌上的话题日常琐碎。
习惯了自由的小孩不一定会希望多几个长辈管教,姜云意一直有注意调整那个度,不让程愈感觉厌烦。
她时不时看一眼说话的几人,特别是程愈。
他在姜爸爸姜妈妈面前,从未有过出格。
.
主课的进度赶上后,程愈的成绩已经能稳定在年级前三十名左右,他也正式步入高三。
接管高三的课程后,姜云意会停掉课外补习班的兼职,只偶尔去帮一下忙,专注在学校的教学上。
高三偏重复习,新内容会安排在第一个学期全部完成。
这一年的暑假并不轻松,学校提前一个月上课,两个月的假期缩减到一个月。
没有空调,又是最热的月份,学生们学习的同时,还得克服高温的影响。
每一年的高三生都不轻松,老师们习惯的同时,也会尽量减轻学生们的压力。
姜云意所在的办公室大多数老师都是熟面孔,只是换了教学楼。
她仍教6班和7班的课程,程愈分班后则搬到了楼上。
只是平时在学校碰面的机会少了。
姜云意不觉如何,每天都能见到的人,来不及去回忆。
这一年程愈的生日在周末,姜云意刚从菜市场出来,就看到停在门口的摩托,以及上面的人。
程愈递给她一个头盔,“上车。”
没等她开口,提前说道,“老师,今天我生日,你不能再拿我未成年的借口,不坐我的车了。”
姜云意看着眼前的少年。
他的身高固定在了187,没有变化太多,瞧着却似更需要仰望了。
脸上的线条渐渐清晰,眉眼深刻明朗,身形瘦削,却不是从前的单薄,逐渐有了厚度。
无怪乎那么多漂亮的女孩子愿意追着他跑了。
或许是日渐相处,她没有多惊艳的触感,只觉着好看,赏心悦目。
姜云意被他的话堵了回去,终于妥协,“好吧。”
没说他没有考驾照的事。
程愈的车没有车兜,相较于日常用的代步工具,流线感倾向于赛车。
他把姜云意提着的东西挂在了把手上,从未有过的东西出现在车上,愣是给看出了一丝烟火气。
他的车就像他的人,有种偏离世俗的疏离感。
姜家人都是开电动车,姜云意坐摩托的次数不多,搭着他的肩上了车。
程愈感觉她在身后坐稳了,垂眸沉默片刻,往后捉着她的手腕往前一带,“抓紧我。”
又很快松开。
隔着冬日厚重的衣服,触感不甚清晰,姜云意甚至没有多感觉到那点力度,又被放开了。
尽管她平时总说拿程愈当弟弟看,到底是隔着一层男女有别,没好意思将手往他腰间放。
他的睫毛很长,半垂下时细密地掩住了眼底的神色,“路上风冷,你可以把手放我口袋。”
冬天姜云意坐姜爸爸的车,会很自然地寻着温度将手塞进姜爸爸口袋。但现在这个目标变成了程愈,好似没办法心无旁骛。
她的手指勾在口袋的边缘,抓了点衣料,“好了。”
程愈略等了等,低声说了句什么,一拧把手,冲力袭来,姜云意下意识抓紧了手中的布料。
等车逐渐平稳行驶,她便顾不上那么多了。
没带手套是真的很冷,她没来得及多想,手已经进了那处皮肤温度熨出的温暖口袋。
她带着头盔,又有程愈在前面挡着风,不觉多冷。现下连唯一冰冷的手也有了去处,耳边只余隔着头盔模糊的风声。
.
程愈却不觉着冷,只感觉两人接触的地方热意一点点蔓延,驱散了风带来的寒意。
冬天衣服穿得厚,感觉不到什么,但那种被柔软的气息环抱住的感觉,令他不由绷紧了身体,心绪紊乱。
这一段路不远不近,他开得慢,却仿佛一眨眼便到了。
他的车没有带过人,一个急刹,姜云意的手指抓到了他腰上的皮肤。
口袋的布料很薄,冬日他又总是比其他人少一两件衣服。只隔着一层毛线,那点力道化为了莫名的痒。
姜云意却未察觉到什么,扶着他的肩膀下了车,摘下头盔。
她一头长发微乱,细白的手指拢着穿过发间,简单梳理过。
一小缕发丝被风吹着勾在上翘的睫尾,他指尖微动,差一点就要探出手冲动地将之缠上指间。
他的心神为之牵引,直到姜云意终于意识到了它的存在,轻轻带过。
程愈心头松一口气的同时,又不由失落一瞬。仿佛有什么东西也被她轻描淡写的动作,轻柔拂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