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他们现在已经搬离了原来的房子,现在住在郊区的两房一厅里,三个老人住房间里,邱晓住在客厅。
深x那边公司合伙人是他大学同学,他让邱晓带老人过来一起,但邱晓拒绝了,爷爷奶奶需要人照顾,还时不时得去一趟医院,外婆身体还算硬朗,但年纪也大了,经不起折腾。
邱晓的爷爷奶奶最近连人都记不清了,整天喊他“建国”,他最近一个月一直在忙工作的事情,他有着近三百万的欠债,深x那边说有兼职可以让他一点,他技术还在,南普市软件公司欠,去了好几家开的工资都不理想,他现在缺钱,十分缺钱。
邱晓那债有两百多万是欠银行的,当时要得急,当时利率有点高。
这天,手机里进了个陌生号码,是邱建国的发小李平,他们简单的聊了几句,李平是从小跟邱建国一起长大的,两个人一起开的第一家汽车修理厂,后来,邱建国进了南普市开,而李平则继续呆在南普市南山县开,凭着自己的手艺和随和义气的性格,这些年他也把厂办得风声水起,收入不错。
李平知道了他借银行深利息高的事情后,二话不说地问邱晓要了银行卡密码,给他把借银行的都补上了。
李平家里有个女儿,刚考进了南普市的大学,他们正打算去南普市开新厂,邱晓是他看着长大的,算半个儿子,他问邱晓能不能过去帮忙。
邱晓这一个月见识到太多人情冷暖,其他亲戚朋友知道他家情况都避而不见,生怕被邱晓赖上。相比之下,李叔的热情态度,对他来说就像在雪地里的火炉,他湿润了眼睛。
他答应了去李平去他店里帮忙,人不嫌弃他,他还有什么可清高的。
那段时间,他天天跟着李平屁股后面学技术,他虽然小时候天天跟着邱建国屁股后面跟着他学修车,也动手过一段时间,但大学毕业后基本上没靠近过修理厂了。
李平对邱晓的态度十分满意,他只有一个女儿,女儿读的是医学专业,以后想当医生,不会从事修车工作,邱晓人聪明,说一遍就记住,看一次就能举一反三,学得非常快,不到半年,就自己接单修车了。
他工作起来很拼,李平知道他缺钱,基本上有赚钱的大单都给他留着,开了二厂后就把二厂给邱晓在那里当“大当家”的了,但邱晓白天在二厂忙,一厂的活他也干,晚上基本在一厂里过。
邱晓要求也高一点小问题都检查得非常仔细,他在厂里装了很多摄像头,把修车的场景全都录进去,邱建国的后尘他不想步入,也不会步入。
在他高标准下,回头客越来越多,口碑越来越好,他也就越来越忙,经常一天只睡一两个小时。
邱晓真的累,这些时间他也不是不会想起姜瑶,他偷偷去她学校看过她很多次,穿着修理厂的衣服、帽子,戴着一副口罩,远远的看着她,她清瘦更多,她对你的室友笑,他每次去看姜瑶,都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了她的笑脸。他修理厂的房间里,枕头底下放着一本书,里面夹着姜瑶几年的照片。
邱晓爷爷在邱建国走的第三年离开了,是脑溢血走的。邱晓想,好在他那个时候已老年痴呆,以为邱晓就是邱建国,至少他爸走后那三年,他没那么痛苦。
三个老人这三年倒也没吃多少苦,邱晓刚开始三年忙得人都见不着,李平的妻子苏姨就经常去照顾几个老人。
苏姨也是看着邱晓长大的,看着这孩子变成这样非常心疼,小时候的邱晓是个阳光开朗调皮的小男孩,现在老是绷着一张脸埋头苦干,笑得都不抵眼底,觉都不够睡,怎么有空顾得上老人。
她真怕他累坏了。经常让李平劝着点,李平也没啥办法,他身上担子太重了,不拼不行。
那时候的邱晓的钱是第五年才还清的,李叔让他休息的时候或者节假日他非要关店的时候邱晓就接深x的单子做,不然就出去跑外卖,那段时间都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的,整个人都麻木了。
还完钱那晚邱晓一晚上没睡着,他提了一壶酒去了他爸的坟地,在他坟前坐了一夜。
说恨吗,算不上,说不恨吗,好像也确实有点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