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述:“臣没有证据!但那刺客时常出入执政卿大人府,只要细查,便能查明刺客来意,况且刺客就一人便能冲入宫中,远不是皇后娘娘所能及放的。况且皇后娘娘若想刺杀陛下,让东伯侯入宫,此刻东伯侯的兵马应该早就兵临城下了!哪会让姜皇后一人在此受刑!再说刺客还未死,刺客都没受刑,就让皇后娘娘受刑,这又是何道理?”
黄妃见状也出言劝解。
纣王被问得不快,让人宣执政卿士费仲进宫,准备让他当面说清楚。
苏妲己见状暗骂费仲做事不利索,漏洞多,此次可能无法灭掉姜皇后,但要废掉自己的一枚好用的棋子费仲,她也不想,便朝纣王撒娇说自己身体不适,今天还是不处理这件事了。
纣王一下被迷了心智,连连答应,将剜目一事暂且搁置,但姜皇后宫外的守卫也没有撤去,将调查费仲府上是否有人见过刺客的事交给黄妃处理,必要的时候联系黄飞虎督办。
成述被黄妃带走。
出了寿仙宫,黄妃压问成述,那刺客的来历可真?
“自是真的,刺客原名姜环,乃费仲府中管事,受费仲指示假意刺杀大王嫁祸皇后娘娘。”成述将事情经过和盘托出,并说费仲此举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因为苏妲己。
“苏妃?这怎么可——”黄妃捂嘴,苏妃入宫后苏护并未有意动,“苏妃入宫还是费仲一手促成,不然她现在还在家,怎么她还和费仲……”
“苏妃受宠,费仲以为帮苏妃先铲除皇后娘娘,而后再……”成述话未尽但黄妃知道是什么意思。
黄妃决定再想想,便挥退成述。
成述离开寿仙宫转向东宫,这时东宫的殷郊、殷洪两位得知姜皇后受刑,正欲去西宫见母亲,就看到成述快步过来。
“两位殿下且等等属下。”成述追过去,将姜皇后未受刑的事告知二位,让他们不要着急。
殷郊:“父王要对母后用刑,我怎能不急。表兄可知为何有刺客诬告国母。”
“对呀,我们该怎么办?不然我将拿歹人杀了!”殷洪很冲动,下意识就想去把刺客杀了。
“等等!两位殿下,你若杀掉刺客,便是将唯一的证人杀了,到时候如何能让皇后娘娘沉冤昭雪。”成述将刺客姜环的来历和盘托出,并让他们两位出宫见黄飞虎,让黄飞虎捉拿费仲府上姜环的亲属对峙。
若刺客不松口,倒是可以严刑逼供,“剜目、炮烙不都应该用在刺客身上?怎么能用在嫌疑人,还是没有证据的嫌疑人身上。”
成述本来就觉得奇怪,这个姜环在费仲府上不说是养尊处优,肯定也扛不住重刑。但《封神演义》这本书在写的时候,就写了姜皇后受炮烙和剜目两种刑罚,最后受不住重刑而亡。
而姜环被压到西宫时还神采奕奕的,狡辩一口咬定是姜皇后指使的,身上也没见刑罚。咋滴刺杀都不用刑的,专门对姜皇后用?纣王是脑子有坑呢?还是真傻?
殷郊知成述的意思,让弟弟跟着成述去看姜皇后,自己出宫直奔武成王府,找到黄飞虎,让他捉拿姜环的家眷,一并去牢内用刑。
成述带殷洪到西宫时,姜皇后已经褪去之前的狼狈,又打扮整齐见到小儿子来,抱着他痛哭一场。
成述站在下面撇嘴,他等两人哭完,才问姜皇后是否传了消息出去。
姜皇后抹了抹眼泪,“姜茂,你有把握吗?”
“没有,但阿爷若来,定能将姑母接走。”
“走?!本宫不能走!”姜皇后陪伴纣王多年,从纣王还没登基就在,现在让她像丧家之犬一样离开,这不是要她死?“本宫以为你是在想办法洗脱本宫的嫌疑。”
成述:“姑母,你在宫中有多少钉子?有多少人只忠于娘娘?”
姜皇后迟疑了。
成述苦笑:“不会只有我吧?”
姜皇后:“加上陪嫁宫女,现在也是嬷嬷十几人。”
天啊!全是凡人,还没有权利!
这不是天崩开局?
早知道他就应该投诚苏妲己,他自己又不会道法,现在这个情况,苏妲己暴起都能把自己干死!
就这?姜皇后还不想走?
换他穿姜皇后,他都想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