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书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选书中文 > 宫里有莲花 > 第22章 假死

第22章 假死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珂道:“嫂嫂不要这么激动,咱们从长计议。”

元殊跪在紫檀拔步床前,那床的四角巍然屹立着鎏金龙凤柱,气势恢宏,彰显着床主人非凡的尊贵与华美。床顶之上,精美的帐幔采用三十六匹云锦精心织就,色彩斑斓,绚丽夺目。

云锦之上,金线细腻地绣满了《河图洛书》的卦象,每一笔都蕴含着古老的智慧与神秘的力量,让人不禁为之赞叹。而被褥更是奢华至极,以珍贵的天山雪蚕丝为里,触感丝滑细腻,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烦恼。

南海鲛绡作为被面,轻盈透亮,如同晨雾般朦胧,又似月光般皎洁,为这奢华的床铺增添了几分柔美与梦幻。

元殊心想,再好的东西怎么可能抚平世间一切烦恼呢。

她的富贵和荣华都在李珂的一念之间,她和李澄的生死亦在李珂的一念之间。

“只要叔叔同意让澄儿去芙蓉山的庄子静养,我一切都依你。”

李珂欣喜若狂,扶起元殊,道:“哪怕做朕的皇后也依我?”

元殊道:“只要澄儿在芙蓉山上过上闲散王爷的生活,一切都依陛下。”

......

这一天,天光尚未破晓,黎明时分,莲花已推着李澄,照例在芙蓉山中漫步。这山仿佛也懂得人情世故,随着他们的脚步,悄然苏醒。主峰如同一枝将绽未绽的樱花花蕾,被青灰色的薄雾紧紧包裹,矗立在云端之上,巍峨壮观。山脊线柔婉起伏,倒像是被晨风轻轻揉皱的绢帛,令人心驰神往。

当日头缓缓爬上东坡,云絮忽然间散作千丝万缕,露出满山苍翠的景象。松柏的虬枝间杂着枫香的新叶,嫩生生地泛着油光,恍若是谁把上好的翡翠碾碎了,毫不吝啬地洒在山岩之上,让这山更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最妙的是山腰那片樱花林,正值春末夏初的时节,晨露微凉,千万朵樱花擎着粉白、淡红的花盏,层层叠叠地压弯了枝头。每当微风拂过,便簌簌摇落一阵花雨,如同梦幻般的场景,让人沉醉其中。花瓣坠入山涧,竟把溪水都染得胭脂色,潺潺的水声裹着花香,悠悠地飘散开来,惊起苇丛中三两只翠鸟,它们翅尖掠过水面,搅碎了一溪的云影,更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

转过几道弯,忽见断崖前垂下一条素练般的瀑布,水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析出七彩虹霓,美不胜收。崖畔的老松横斜探身,针叶上凝着水珠,将坠未坠之时,倒映出半轮虹影,恍若仙人遗落的玉簪,神秘而美丽。瀑下深潭幽碧如眸,游鱼倏忽往来,搅动潭底青荇,荡起一圈圈涟漪,让人不禁想起“潭影空人心”的绝妙诗句。

李澄和莲花忽然跳下潭中,黎天明急呼几声:“快来人啊,快来救救王爷和王妃。”

半个月后,终于从潭底捞起两具遗骸,但尸身已经腐烂得面目全非。

与此同时,皇宫里敲起了丧钟。文宗孝贞皇后元氏薨逝。

李珂在元皇后薨逝后,沉浸在深深的哀恸之中,久久无法自拔。为了缅怀逝去的长嫂,他下达诏令曰:“文宗孝贞皇后逝世应举行隆重的典礼,其规格应参照太宗思哀皇后的先例,着礼部进行详细讨论后上报。朕身为继承大统之重臣,理当从重服丧,以表哀悼之情。此外,文宗皇帝唯一的儿子肃王李澄,其应行的典礼也需比拟竟康太子的旧例,礼部应立即着手处理追封事宜。全国所有寺庙应敲丧钟三万下......”

为了彰显对元皇后的爱戴与尊重,李珂特别命令朝中大臣,务必按照当年太宗宋皇后的丧礼规模,为元皇后操办治丧事宜。他自己更是决定从重服丧,亲自为元皇后戴孝。不仅如此,他还下令辍朝一月,不御正殿,以此表达他对元皇后的哀思与缅怀。

五月癸卯之日,经过朝中侍从、台谏官员们的集议,最终为孝贞皇后拟定了谥号——襄定文懿孝贞皇后。并将文宗独子肃王李澄追封为康献太子。

在丧仪初期,内外官员纷纷贤集,以示对文宗皇后的哀悼与尊重。其中,亲王、郡王、以下的贵族、副都统以上的高官,以及外藩的王公台吉,每日需按时进行三次哭丧仪式,以此表达对文宗皇后的缅怀。此外的文武各官也需每日进行两次哭丧,共同缅怀文宗思贞皇后生前的功绩与品德。

官民需斋宿二十七天。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人们需保持内心的清净与虔诚,不得进行婚嫁、娱乐等喜庆活动。家家户户需服丧守制,严格遵守丧期的各项规定与礼仪。

此外,在丧仪期间,公文的处理也显得尤为庄重与特殊。为了区别于日常的公文处理,李珂下诏曰:文移需用蓝印以示哀悼,题本则沿用朱印以彰显其重要性。而批旨则采用蓝批,既体现了对逝者的尊重,又保持了公文的严肃性与权威性。这一系列特殊的公文处理方式,不仅彰显了朝廷对文宗皇后和其子的敬重与哀思,也进一步强调了丧仪期间的庄重与肃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