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珂的疑心病日益加重,对身边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戒备和猜忌。太子李汶和安王李澈作为他的儿子,也常常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压迫和威胁。李珂的每一次猜忌和打压,都让他们感到朝不保夕,命运多舛。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李汶和安王李澈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向。他们深知,稍有不慎,就可能引来李珂的怒火和惩罚。这种生活,让他们倍感压抑和无奈,却又无能为力。
李珂继位后不久,原配皇后马氏便于永宁二年去世。
永宁六年二月,太师隆光济率群臣三上表乞选中宫。
李珂怀疑他与贵妃宇文冰露勾结,想立她为皇后,以谋私利,于是将宇文冰露的家族和隆光济的家族都株连了九族。
永宁十四年润四月初,李珂正式册封西宫正五品尚寝梅清涵为贵妃,这一决定在皇宫内外甚至朝廷内外都引起了广泛热议。册封诏书曰:“西宫正五品尚寝梅清涵,出身名门望族,系已故尚书令梅山之从女,自幼受家族熏陶,品德高尚,才情出众。淑慎性成,勤勉柔顺,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雍容华贵、粹然纯真的品德,她性行温良,对待身边的人总是和颜悦色,从不轻易发怒,深受众人敬爱。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克娴内则,淑德含章,在宫中女官中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着即册封为贵妃,钦此!?”
梅清涵时年已四十三岁,李珂还特许了她协理后宫之权。
梅贵妃观察到,每当李珂提到皇后马氏时,他总是神情悒郁,心中似乎藏着深深的忧虑与不快。为了缓解李珂内心的苦楚,梅贵妃心生一计,特意请求李珂为她的侄子梅廉、梅尧赐婚于马氏后族的两位千金,希望能借此“以慰帝心”,让李珂心中的阴霾得以消散。
李珂对梅贵妃一直颇为宠爱,对她的请求大多都应允。然而,自那次赐婚之后,李珂的行为却悄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广纳妃嫔,所选之人多为那些精通文墨、晓畅音律的成熟美女。闲暇之余,李珂便常常流连于这些新纳的妃嫔之间,品鉴她们的才艺,享受每个人独特的韵味与风情。
如此一来,梅贵妃与李珂相处的时间愈发稀少。
一如往常,梅贵妃在宫廷之中展现出了她那与众不同的胸襟与气度,面对周遭的纷争与诱惑,她全然毫无妒色,甚至在永宁十五年,她亲自挑选了一位名叫邓玥的寡妇,将她献给了李珂,此举更是彰显了她的贤良淑德与宽广胸怀。
梅贵妃在阂宫宴饮时声称:邓玥此人,聪慧敏达,才情出众,自幼便对诗书有着浓厚的兴趣与独到的见解。她擅长史书,学识渊博,常常能够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令人叹为观止。她自永宁二年守寡以来,虽身处逆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坚韧与淡泊,过着清苦却充实的生活。膝下并无子嗣的她,并未因此而沉沦或沮丧,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学问的钻研与追求之中。她的才华与气质,如同璀璨的明珠,即便在最暗淡的时刻,也依然能够熠熠生辉,引人注目。
值得一提的是,因与文宗皇帝之妻孝贞皇后元氏长得颇为相似,邓玥初入宫时,掖庭主管还以为她是元氏重生。
民间说书艺人每每说到邓玥都如此这般形容:“...... 身高七尺二寸的她,站立在人群之中,犹如鹤立鸡群,分外引人注目。她的姿颜姝丽,无论是精致的五官,还是那散发出的非凡气质,都让人为之一振,简直是惊艳绝绝。
她的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一种高贵与优雅,令人不禁心生敬畏。周围的左右之人,目睹此景,无不惊讶万分,纷纷投来惊叹的目光。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出众的人物,仿佛是从天而降的神祗,让人.........”
邓玥在未得到皇帝的临幸之前,就被破格封为淑妃,承宠之后,她更是独得圣宠,成为后宫中的焦点。
每当宫中举办宴会,众妃嫔贵人们无不精心打扮,争妍斗艳。她们的发簪和耳饰闪烁着璀璨的光芒,犹如繁星点点;袿裳更是鲜艳明丽,犹如百花齐放。然而,在这群花枝招展的佳丽之中,邓玥却显得与众不同。她身着一袭素衣,没有任何华丽的修饰,朴实无华,宛如一朵清雅的百合。
尽管如此,皇帝的目光却始终停留在邓玥的身上。他忽略掉那些浓妆艳抹的佳丽,只与邓玥饮酒问好,调情说爱。这一幕幕画面,让后宫中的众人无不心生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