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莫姨家还有其他菜吗,我们干脆每天跟她买吧。”自家菜如今已经不够了,再种也赶不上趟,如果能找个稳定信任的人供货就再好不过了,这样每天也能省许多时间做别的事,就像如今猪大肠找大舅买就十分方便。
又要花银子买?陈氏最听不得花银子的事了,虽说这个季节菜也不贵,但是农家人哪里有卖菜吃的道理,可不买,明日又没有卖的了,想到这两日的那些进账,陈氏咬了咬牙,肉疼道。
“行,那我去问问你莫姨。”
若是换了旁人,以陈氏平日里这抠门的性子,那是决计不肯的,但是那莫氏不是别人,是她从前的闺中密友,又是前后脚一同嫁到这村子里来的,感情自是不必说,如果说谁挣银子她不难受,那肯定只有莫氏了。
说着陈氏便动身去了莫家。
莫氏嫁的这家人姓黄,在村子口进村子右手边数第二家,黄家一共20多口人,至今都还没分家,全部挤在四间黄土坯房里。
如果说小溪村谁家最热闹,那肯定是黄家了,成天比唱戏还热闹,陈氏到时,里面便就在唱大戏,听着像是两个小孩儿就,谁多吃了什么东西,谁少吃了什么大人也跟着在吵,声音大得感觉像是要将房顶都掀翻似的。
有那吃了饭的村里闲汉和大娘专门端着碗守在院墙外面笑嘻嘻看戏,直到主人家端来一盆洗脚水倒出来,“看什么看,没看过吵架啊?回家自个儿吵去,再看一人给两个铜板。”
而此人正是莫氏。
性子泼辣,抠门,得理不饶人,从小就帮着亲娘孙婆子跟那些长舌妇们对骂,吵遍十里八村就没输过,以至于长到20岁那年都没人敢登她家的门提亲,后来还是偶然一次出门拜菩萨,寺庙一位老尼姑给牵的线,说给了同样大龄单身未婚的黄家老二。
说起黄家老二,其实倒也是不丑,甚至在这十里八乡还算得上俊的,按理来说也不能够单身到25,究其原因属实是家里太穷了,兄弟四个,个个都要说媳妇儿,全家就靠那几亩地,哪儿有那么多钱都娶?更何况黄老二排行老二,在家最不受待见,所以便单了下来,直到后来老三入赘去了,才有银子娶了这莫氏回来。
这一年,陈氏已经生了老三苏青河了,听说从前的好姐妹嫁过来了,心里高兴得不行,手里牵着怀里抱着背上背着三个娃就跑来吃席来了。
也是从那开始,两人又联系上,恢复从前的来往,平时里过年过节,拜菩萨看庙会总算有了人作伴了。
“五娘,你咋来了,可是那鸡少了?”陈氏排行老五,从前好友都唤她五娘,莫氏则是排行第六,她家一共十个兄弟姐妹,不过只养活了四个。
“没少,六娘,我有事儿找你,你过来!”陈氏招招手一副鬼鬼祟祟的样子,多年朋友,哪儿还不知道啥意思,这是有啥好事儿呢!
“啥事儿?”莫氏将洗脚水的木桶放院子里,跟着陈氏一起去旁边的枇杷树下。
“好吃的,给你。”
“啥啊这是。”
“酸菜鱼,我五丫头做的,好吃得很,要不,你吃了再回去?”黄家人多,陈氏就怕莫氏带回去还不够她和几个女儿尝个味儿。
“没事,我有办法。”
至于陈氏口中好吃的很,莫氏也不疑有他,毕竟在她心里其他人会骗她,但是陈氏肯定不会,要知道当初她生她家生四丫的时候,坐月子连个鸡蛋都没得吃,多亏了陈氏,不然她的身子早就坏了。
更何况想起这两日陈氏给的那叫什么爆炒肥肠,那滋味,好家伙,她长这么大就没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想起就流口水。
“行,那你拿着,跟你说件好事儿。”陈氏听见莫氏这样说也就放下心来,更何况她知道好友就不是一个肯吃亏的人。
接着陈氏三下两下便将这事儿从头到尾告诉了莫氏。
莫氏初一听见这事有些吃惊,但很快就想到苏家没多少地的事,不过她还是有些惊讶,看来那饭食应该挺好卖的?别人问陈氏不说,但是莫氏问她便一五一十说了。
“还行吧。”陈氏也不好吹牛,毕竟这才两天时间,如今是好,谁知道日后怎样呢。
“这么多!”妈耶天奶奶耶,一天挣一百文,久了岂不是发财了。这么想着,莫氏心思也活络了起来,“你日后有啥好事可别忘了我。”
“你放心,我肯定忘不了你,这才开始也不知道后面咋样,总之这菜这几日肯定是要的,还得你到时候让你家二哥每天摘了送上来一趟。”
“这有啥,你要多少,头一天跟我说一声,或者跟我家丫头说,我到时候给你送去,现在地里黄瓜豇豆茄子都结得挺好,那青菜也多着呢,还有丝瓜白菜辣椒空心菜,苦瓜也种了,对了还有嫩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