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
剧组的签约,于试镜所在文化工作室的玻璃会议室进行。落地窗外的阳光将房间照得通亮,长条胡桃木桌上,数份合同副本整齐排列。
与剧组签约算正式商务场合,柳以童特地让经纪人舒然陪同镇场。
谈判桌对面坐着副导和律师,与她二人甫一见面便起身致意。
柳以童颔首回应副导和律师,礼貌且疏离。
舒然负责谈合同,和律师沟通起“独家代理”、“违约赔偿”等加粗条款的细则,柳以童听得大脑放空,干脆环视四周,思绪同视线一起游离——
签约这种小场合,甚至无法请动总导演张立身,更不用期待阮珉雪会出席。
柳以童早有预想,见不到本人,便看海报望梅止渴。
这间会议室大抵近期为剧组专用,特地布置过一番,作为剧方宣传的物料,阮珉雪的海报必不可少。
底下标着剧名《反杀》二字的海报上,印着阮珉雪近期的定妆照:
白衬衣,黑西裤,领口的风琴褶因女人的身材曲折,勾勒得身型更显玲珑有致。
阮珉雪戴着金丝框眼镜,薄金边很衬她浅淡的眸色,自带一种疏离清冷的雅致,可偏生纤长的手指还捻着带血的刀片,血液溅在她白皙的皮肤和粉润的嘴唇上,以血代替了口红。
艳得人心悸。
清纯且危险。
清冷又魅惑。
本是较为对立的概念,偏偏却能在阮珉雪身上和谐统一。
她很美,美得只是穿一套寡欲的都市ol装,布料完整,修身却不紧身,不带任何欲色,却依旧能让人瞥一眼就心跳加快。
柳以童默默收回视线,低头缓了缓。
她又回忆起前两天听舒然说,进组开拍前的这段时日,阮珉雪有了尚未公开的新身份:中外文化交流大使。
近年大环境不景气,纵然是年年GDP盘点都名列前茅的沪川,经济流动的总量也较前几年下降许多。
因而这次欧洲外交使团访华,沪川当局敏锐察觉到了经济与政治的双重变量。
恰好阮珉雪在前些年的中法合作电影《吾梦为真》中,饰演明艳温婉的中文教师,东方美人颦蹙的韵味在无数西方男女的梦中萦绕,电影下映后热度依旧持续了好几年。
加之她背后阮家所营的医疗科技在国际上亦是声名显赫,从金融、文化角度考量,阮珉雪成为这次双方交流桥梁是众望所归。
没有人会质疑,没有人敢眼红。
内娱各大盘点总会将阮珉雪论外,只因她之于圈内堪称降维打击,阮珉雪几无对家,胆敢如此自诩的,只会被大众反嘲给自己抬咖。
国内国外,男女老少,无数人豪掷千金也难换亲眼一见的阮珉雪,下个月,就要和她柳以童合作,拍摄大量对手戏。
念及至此,进组前这一个月的时长,便有些尴尬。
说长,多少年的远远注视,她没妄想过和她正面交锋,偏偏下个月就能见面。
说短,整整三十余天,每天醒来睁眼就是即将见面,翻翻手机日历,距离那一天总剩许多天。
她垂着头胡思乱想,连会议桌上的话题已经落到她身上,都没察觉。
“柳以童!”舒然在桌下搡她。
柳以童这才抬头,悠悠然看对面一眼。
她看见对面的副导在对上她抬眸时,似是呼吸一滞,三十出头行事一直利落理性的女人,难得给出了个感性的评价:
“柳女士,你的眼睛,令人印象深刻。”
“谢谢夸奖。”柳以童坦然接受。
她向来知道自己有双特别的眼睛。
眼型整体长,眼裂却足够高,故而眼型并非细长,而是带有洞穿力的凤眼。
瞳仁呈异于亚洲人的纯黑,位置偏上,看人时有种厌世的超脱感,有点凶。
她在偶像舞台时曾出过一次敦煌风格的妆造,粉丝给了她一个恰当的点评:
杀神观音。
柳以童还是偶像时,几乎不会像队友一样积极“营业”,可她的粉丝无一例外都很纵容她。
除去拥有过硬的舞蹈实力,也得归功于她这双整个娱乐圈没有代餐的眼睛。
就连眼前的副导还在持续惊叹,“张导选角从来只选演技派,可你是个没有演绎作品的纯新人,我还在疑惑呢,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张导?”
柳以童颔首静听。
副导继续道:“加上这次本子导演很重视,甚至选角的简历和试镜的片段,都是张导特地邀了阮女士一起挑选的。现在看到你本人,我算是知道答案了。”
柳以童的脑子嗡了一声。
阮女士。
无需特地提及全名,也无需前后文铺垫,只需一个姓氏,就能让所有人心知肚明的指代。
名气大到这种程度,除了那个人,也没别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