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离得这么近,今天还是大过年,闹得这么凶残。
刘大虎一群人过来的时候,张婶子正骂的起劲,自然又带来一群人看热闹,好几个嫂子跟张婶子走得近,都过来问情况,张婶子又拉着几个嫂子说上一大堆。
刘大虎几人听着,眉头也皱起来,这莫家大房也太不是人。
莫月看着差不多,再吵下去谁也别想过年,赶紧喊着刘大虎老婆杨嫂,一起把张婶子劝了回来,又是一顿劝慰,这才平息了怒火。
莫月还在奇怪,怎么吵这么久她那大伯还没出面,等劝回了张婶子才发现,莫大一家除了王氏其他刚醒,杨嫂眼尖也看到,感叹这莫大一家没救了,发出啧啧声。
她娘亲钱氏平常不怎么跟这些乡亲打交道,现在嫂子婶子凑一起,又拉着王大群的老婆徐嫂,几个人说着闲话:
“大妹子,要不是我今天赶趟过来,还真不知道你平常过的是些什么日子,你这大哥一家,也太不是个东西。”
其他人也附和,钱氏又顺着说着,嫂子们一听,又狠狠的骂了莫大一家好几句,话题才往其他地方转去。
莫月一边听她们讲八卦,一边把买的零嘴给她们放上,还好今天出了个大太阳,不用弄炭火盆,烧了一壶热水在锅里备着,不时给她们添点。
这一段动作下来,张婶子一点停不了嘴:
“要我说你家莫月,那真是有后福的,之前又瘦又小,现在个子长起来,换了新装,一点不输城里府上的小姐。”
“可不是吗”徐嫂子也接上话头:
“之前我看她还没我高,小小的一个,现在比我都高上不少,一身又白净,哪像我们黑布隆冬的。眼里又有活儿,对咱几个当家的又大方。要我说,就是那天降紫微星下凡。”
杨嫂也赶着话来:
“就她这条件,你得好好给她找个大户人家,到时候嫁了人就享清福,别像咱一样在地里刨吃喝。”
莫月一听怎么话题往自己身上转来,赶紧岔开:
“几位婶子知不知道,李家村村东头的老李头家小孙子,今年好像考中童生。”
“哪里是考上的”
赶来的二狗娘跟也加入聊天队伍:
“那李家村就出了这么一个读书的,一村人凑着份子买的童生,现在临江县又出不去,最多再买个秀才,后面再衙门里凑个职,也算光宗耀祖喽。”
看到话题成功转走,莫月偷笑,今天有些懒洋洋,看星儿杏儿跟其他家的孩子一起玩陀螺,捡鞭炮,倒也不无聊,只是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东西,心里有些空寥寥的。
年初一没有在别人家吃饭的说法,几个婶子嫂子聊到快中午,掐着时间回家做饭去,莫月也蒸了米饭,炒了两个菜,等一家人吃完,刚想手动收拾,钱氏喊着她:
“去吧去吧,我来收。”
“啊?去哪儿”莫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钱氏咧着嘴笑她:“去你周姐姐家,跟我这装呢。”
平常这孩子一早就去周家,连午饭都不回来吃,下午跟自己翻翻药材做点事情,晚上又要过去一趟,整天跟个陀螺一样到处转,还好周婆子她们不嫌烦。
不过这样也好,周瑾跟这孩子都没什么朋友,两人一起说话做事有个伴,自己也能放心。
莫月嘿嘿干笑两声,提着要给周家的东西,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自己跟这群人又不是一个年龄的,说不上几句话,还不如去陪周瑾捣鼓那些粉末,或者听她讲讲大灰小灰的糗事,再不行自己去给她磨会儿墨,总比在家里强。
而且今天还穿了新衣裳,昨天去县里的成衣店,就剩下这几件细棉布衣,质地柔软,衣裳的颜色素嫩的翠绿色,既应了时节,又能衬得肤色白皙,莫家没有铜镜,都看不清穿成什么样子,等下得臭美一番。
想到这里又加快了步子,午时有些太阳热人,还没走到就热得出了一层薄汗,到周家院子门口,莫月停下来整理了一下仪容,才推门往里走。
系统在她脑海里吐槽:“宿主,你不是拜年吗?整得跟上门提亲似的。”
“有吗?”莫月反问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