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看看光脑,一会儿摸摸摆设。
白竺冷冰冰的视线追随凌未的后背,盯了好一会儿,悄悄翻了个白眼,移开。随后,她坐到办公椅上,一件一件边查看边整理办公桌面以及桌内的物件。
与白竺的有条不紊不同,凌未转了几圈,找了半晌,仍然没有半点密码的头绪,与此同时,脑子里挥之不去的泛着诡异红光的字体还在爬行,让她颇为头疼。
之前付冥丘提醒她不要深究这件事,是因为找到出入口才是第一要务,找到后他们就能离开亡灵领域,不必也不应该在这上面耗费时间。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他们要做的是清除亡灵领域,那么,一份与RP—003实验存在关联的“死亡名单”就变得不容忽视了。
凌未又转了一圈,状似无意地转到了办公桌前:“几年前,这栋楼还真正是未来希望科技公司的楼的时候,有发生过大规模死亡事件吗?”
白竺抬眸,不明所以看向凌未。
凌未顿了一下,补充说道:“不一定是公开的,也可能是内部压下来的事件,这种协会有可能知道吗?”
白竺安静数秒,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有发生过大规模死亡事件,无论是公开的还是非公开的,都没有。”
“当初未来希望科技公司从十三号余辉星撤退的很突然,协会对此进行过详细调查。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监控,账目审查,民意调研等,结果显示未来希望科技公司不仅无丑闻,连不好的风声都没有。”
“并且,民众对该公司撤离十三号余辉星的决定相当扼腕,认为他们星球从此失去了唯一一个可以改换命运的机会。事实也确实如此,十三号余辉星至今仍然是条件最差发展最落后的星球,如果一直没有外部资源注入,相信它会逐渐走向衰亡,变成又一颗废弃星球。”
白竺冷静地说出这颗星球似乎早已注定的悲惨结局,并且在她口中,未来希望科技公司的形象相当正面。
不难想象,十三号余辉星的民众长期在物质精神双匮乏的底层中辛苦挣扎,不知道是自己先走向死亡,还是脚下的星球先走向死亡,在这样绝望的日子里,未来希望科技公司的到来,无疑是唯一的光与希望。
人类求生的本能会无意识的弱化苦难,美化希望。因此,在十三号余辉星民众眼里,未来希望科技公司没有丑闻,一直完美无瑕也很正常。
这些凌未都明白,只是……
“对这家公司的数据监控里有对污染监控这一项吗?数据正常吗?”凌未追问。
白竺细长的柳叶眉微蹙,目光霎时变得凌厉,她审视凌未半晌,冷声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还是说,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一份死亡名单。”凌未没有藏着掖着,直接将名单展示给白竺看,“所以我才会问,有没有大规模死亡事件发生过。”
白竺的目光只从凌未展示的多张碎片化图片的其中一张扫过,便立即垂眸回避:“关掉它,这是具象化的污染物。”
凌未关掉图片,过了一会儿,白竺的呼吸声平缓下来,缓缓开口:“我不认为这份名单为真。”
“为什么?”凌未问。
白竺的反应和付冥丘一样,都认为这份名单是假的,凌未却不这样想。如果只是想留下一个具象化的污染物,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是一份一眼假的死亡名单呢?
“两个原因。”白竺回答。
“一,亡灵领域内部自有一套支撑它运转的逻辑,不会允许既生又死的完全相悖的状态存在,也就是说死亡名单上的人不可能既在此时此刻的亡灵领域内‘活着’,又随名单记录一样‘死了’。”
“二……我刚才说的,协会没有发现未来希望科技公司存在异常。他们的污染值数据确实不是一直稳定可控的状态,但他们是高科技公司,对于这个问题给出的回复是,他们正在进行污染收容与释放实验,因此才会出现污染值波动的情况。”
“这个理由完全合理,且污染值波动最高时也距离100%的浓度差得远,不存在形成亡灵领域的威胁。”
白竺总结道:“所以,我由此认为,所谓的死亡名单不真,至少它不对应我们目前想到的任何一种可能性。”
白竺的措施严谨,一听就是受过这方面专业训练的人。
凌未默默听完,认可白竺分析的同时,仍然保留自己的看法。
就在这时,她腕间的光脑忽然闪烁,点开一看,是付冥丘发来信息:我看见朔星了,他看起来除了没醒,状态还好。你看看这个。
消息附带了一份扩建工程资料。
凌未打开资料,看了良久,突然想起之前杜斯特和她说过的一句话,他说“快两年半了,我记得当初还是和凌副研究员一起入职的,时间过得真快。”
快两年半了……两年半……这栋实验楼扩建也是两年半以前的事?
凌未迅速找到扩建工程完工的具体日期,以及她扮演的这个副研究员来到十三号余辉星入职的日期。果不其然,是同一天。
凌未立刻扫描保险柜,将这个日期输入进去。
最后,按下确定键。
一直显示街道夜景的保险柜屏幕,闪了一下,猝然黑掉。下一秒,一声锁扣打开的声音响起,保险柜门,开了。
随着柜门滑开,一张封面映入眼帘,上面赫然写着两行字。
——克隆人(三期)实验报告。
——实验代号RP—003。
克隆人……实验……
RP—003是克隆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