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食肆门口站了一会儿,想到同学们开的那些酸甜麻辣的小吃铺子,不由得微微皱了皱眉头,原来本地人普遍不爱吃麻辣和甜口,那岂不是没有那么大的需求量?
周朵朵之前不是没有想过她看过的那些古穿美食文,原以为同学们要缔造许多致富传奇,现在想来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那些古穿美食文的简介说明里,作者大大都会标注说明,诸如“本文私设如山”之类的,那就是说明文中的世界,文中的原著居民,都是为了本篇美食文服务的,作者笔下的主角做什么,原著居民就会喜欢吃什么,这和周朵朵现在的这个世界不太一样,凭她看文的经验,本地好像不是某个专门讲美食的文。
她想了想,还是打开系统,弄出了个新帖子。
廖东的编号已经不能再用了,她索性就直接用自己的编号发了个帖子。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偶然逛街,得知本地居民不喜欢吃辣,也不喜欢吃甜食,刚才去过的那间食肆还说,如果有特殊需求,他们也可以单独给客人订做,所以,还请同学们谨慎选择手里的项目。】
周朵朵发完以后,又看了一会儿,见她的帖子底下没什么异样的回复,便收起了系统。
继上次【灯神已灭,校花与校草对视……】之后,群里就不再有人关注周朵朵了。
而周朵朵本人的这个编号,更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在校园三人行的风波里露出过发言过,所以,周朵朵觉得,应该是没人知道她用的这个编号,才是真正的周朵朵。
她也不是多想管闲事,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分享到群里,能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那就更好了。
毕竟不是每个同学,都像她有这种机会,能拿着百家兑换牌四处品尝阅览店铺,能这么方便地收集当地风土人情。
做完这些,周朵朵忽然想起来,如果真能给其他同学提供帮助,那系统的评分机制会不会又给她算上加分呢?
周朵朵怔了怔后又忍不住自己笑了,她觉得在评分机制的影响下,她简直快变成真正的主角了!做什么都是为了大义,为了正途,想想真是有意思。
好在现在没什么人注意她,她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到处走。但因为以后可能要替萧沐云做些隐蔽之事,她还是去了衣帽店,买了顶和她身上的衣裳还算配套的便帽,这样就可以把脸遮住。
周朵朵特意回到赵茜儿专属的那条小吃街,挨个铺子看了看,好像还真没有那么多的顾客。
这里还真不是美食文!
趁早发现,也好趁早转型,周朵朵心想。
她下午去了趟医馆,前阵子搬砖总觉得一边肩胛骨疼,不知道是不是她总习惯用右手手臂的原因。周朵朵是懂得均衡发力的,但搬砖是个急活儿,有时候遇到什么突然的情况,比如砖车卡在上坡路上,导致她下意识就用右边的手使力了,连续这么多天,也不知道有没有肌肉拉伤。在现代,周朵朵不是个娇气的,但也是头一次做这么辛苦的劳力,像个男人一样干活,一开始连个搭手的也没有,都靠她自己硬挺过来的。
到了医馆,大夫给她整个后背检查了一番,说只是有轻微的肌肉肿胀,贴两副膏药缓缓就行,另外还需要按摩两三天。
周朵朵用兑换牌登记好,老大夫给她配药,又叫来学徒给她按摩背部。
折腾到晚上快掌灯,周朵朵也大睡一觉之后,才被老大夫叫醒回家。
她自觉背后连日来的酸疼大好不少,精神很是振奋,背上包着敷好的膏药,脚步轻快地回了豆腐坊。
正赶上孙一心等在算账,一问才得知,今天豆腐店来了不下几百人,生意算是顶好的,还都是回头客。
据说方圆多远之内,只有这一家经营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牌豆腐店,附近居民并不是个个家里都有车马的,买豆腐步行的话,只这家店最方便。
豆腐是经常要用到的配菜,吃起来还不论冬夏,所以今天一开张,哪怕还有不少人都不知道豆腐坊重新营业了,都是冒蒙路过来的,就把早上做出来的现货卖了个底朝天。
“哎,听工人说,明天开始要多做一些准备着了!”廖东整个人喜气洋洋的,虽然只跟着拿一份临时店长的工钱,但还是忍不住为兴隆的生意高兴。
冯双雨和孙一心都念叨着,要是自己开店,不晓得要多赚多少钱!
周朵朵道:“可这个地点不好挑,要是没有积累下来的这么多客人,想一下子大卖也不容易!”她把今天见到的“赵茜儿一条街”给其余人讲了讲。
冯双雨惊讶道:“她们生意这么清淡?不是有赵茜儿给她们撑腰吗?”
孙一心道:“撑腰也就是给个地方开店,那女生还能把人家客人都给绑来啊?要我说,她算计来算计去,想不到咱们也有出路吧?卖得生意还比她手下的那些商铺都好。”
“要是按照三妹子这么说,她们可能连铺子租金都赚不出来。”廖东跟着分析,虽然赵茜儿买的铺子不在主街道,但毕竟是京城商业街的位置,跟隐藏在居民区里的豆腐坊可不一样,租金至少得是他们所在豆腐坊的十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