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山在最前方领路,很快将暗卫带到了张家沟村外。
他依旧爬上来那棵古树,在高处俯瞰张家沟。
晒谷场已经没人了,星星点点的火光,是无人添柴后,将近熄灭的火堆。
一切都静悄悄的。
钱山从树上一跃而下,对景初道:“村子里没人了,但应该没走多久。”
“进去看看,小心埋伏。”景初道。
很快,数十道黑衣皆无声闪入了村子里,暗卫们训练有素,陆续发现村子里布设的一些陷阱,无人中招。
林晚棠亦跟在暗卫身后进了村子,小心绕过排除出来的陷阱,亦无事发生。
“领队,都没发现有人,村子里安静得很。”有人向景初禀报。
景初道:“直接去晒谷场看看,钱山带路。”
众人加快动作,很快到了村子里的晒谷场。
晒谷场虽早已荒废,但却没长出多少植被,故而上面新鲜的脚印十分明显。
敌方人多,且都往一个方向走。
暗卫立即朝着脚印的方向跟了上去。
他们有意加快脚程,想要追上敌人,终于,在一刻钟后,前方树木稀少,打头的人已经看见了众多在蠕动的黑影。
双方相距不到百丈远。
暗卫们脚步不停,同时更加小心翼翼隐藏身形,不发出多余的动静。
景初看着前方有数百之众的敌人,神色有些凝重。
突然,行进方向的右前方,一道闪电般细瘦的火光自幽暗的山林间猛然窜向天穹,紧接着炸开一发火红的旗花。
所有人都抬头看。
暗卫,还有跟在最后的林晚棠,都认出来了,这是敌方引放的旗火。
旗火升起之处,一定发生了什么要紧之事。
联想到钱山偷听到的敌方计划,林晚棠很难不去想,是不是封霁出现了。
他已经被发现,被围攻了?
电光火石间,林晚棠拿出先前从杀掉的探子身上缴获的旗火,交给金霞,吩咐道:“你速速往左前方去,半刻钟内,务必在远处引放,将人吸引过去,做完后你便立即逃,若不能再与我们会合,直接去广平的千嶂楼找庄老。”
金霞接过旗火,看了林晚棠一眼,随即听从命令,驱马疾驰而去。
半刻钟后,左前方数里外,亦升起了同样的旗花。
最前方,已经往右边走了一段路的敌方纷纷停住脚步。
领头的黑衣人看着第二发升起的旗花,愣住了。
但很快他想起,他们这次的目标除了封霁外,还有最初放出去的鱼饵——杨羿。
虽然杨羿已经差不多十个废人,但经受过特殊训练的暗卫意志力惊人,只要活着回去,总有办法传递出情报,这也是封霁要救出这么一个废人的原因。
莫非他们分开逃了?
他只犹豫了片刻,便下令:“分作两队,一队继续往右,一队往左。”
悄然跟在后面的暗卫亦停下了,眼看前面的敌方已经快速分作两队,景初也下了令。
这时,刚赶上来的林晚棠低声制止:“慢着。”
景初诧异回头:“林姑娘,您怎么到前面来了,这边危险。”
林晚棠却顾不上回答,道:“第二发旗花是我叫人放的,我们只管往右边去。”
景初惊讶一瞬,立即想到了从探子身上找到的那枚旗火。
这样一来,就引开了敌方一半人马。
此计不难想到,但更要反应迅速,毕竟他们离第一发旗花升起的地方并不远。
黑夜里,景初看向林晚棠的眼神暗含钦佩。
众人都没再耽误时辰,立即往右边去。
林晚棠带着银霜又悄然退至了队伍的最后,同时往边缘的高地走。
她有些紧张。
林晚棠想通过救封霁来改变前世经历过的坏局面,但没想因此丧命,只是她做事不习惯半途而废临阵脱逃,只能在巨大的威胁面前,拼尽全力,救人和自保,她都要。
若是她死在这里,就当做是因为贪念而死吧,这不冤。
距离越近,她越沉下心,箭已经搭在弓上,随时可以拉弦,射出。
……
半个多时辰前。
封霁离鼓山已经不远了,最快一个半时辰就能到,若是他骑的马再壮硕些,一个时辰也够了。
他想一鼓作气,在今夜到达司州,再找个地儿安心睡一觉。
这一路,即使他一开始选了条偏僻难行的路,暂时躲过大部分搜查的官兵,但在靠近司州地界时,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遇到便得想办法避着。
封霁亦留意到,搜查的除了州衙的官兵,还多了许多冀州卫的士兵。
回京前他特意看过些情报,知道冀州州牧娄誉近来时常怠于州务,是个善于推诿的老滑头,如今却为了一个二十年前的逃犯大费周折,是真怕朝廷会因此责罚,还是别有用心,或者是他手下的什么人别有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