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这以后,每天中午给魏老爹和江昱舟送盒饭的事情就定下来了,两人再也不用吃那些不好吃或者太简陋的饭菜了。
而差不多下了小半个月的雪这几天也总算是渐渐停歇下来了,不过这四处屋顶地面上厚厚的积雪不知道得化到什么时候去。
这一日下午好不容易出了点微弱的阳光,魏家食肆附近几条巷子里的男人们都拿着大铁锹、铲子之类的玩意出来铲雪了。
魏宜茂和赵丰年自然去帮忙了,不只是为了玩,魏宜茂清清嗓子和赵丰年小声交流道:“这也是我们盒饭工作的一部分。”和每个食客搞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一通话下来连带着赵丰年也学到了不少,去巷子里铲雪的时候还特地拐了个弯去陈大爷家里瞧瞧,怕他老人家又有什么活要干。
两个人拿着一把小铲子忙活的是热火朝天,尽管是这寒冷大冬日里也出了一身的汗,期间还不忘和几个家里出来铲雪的叔啊爷啊的闲话,让他们累了就去前头魏家食肆里喝点热姜茶。
两人铲到金桂巷那头,正巧碰着一个宅院里的老奶奶出来瞧,见是两个面生的小孩子就问了句,结果得知是前头那条街上魏家食肆里的小孩。
这宅子里的老人家,大家都叫她朱阿奶。虽说住的院子够大,两个儿子也都赚着钱了,但是大家提起她都忍不住叹息。“这朱阿奶没好福气,两个儿子都对她不好。”
好在朱阿奶手上还捏着不少钱,气得她老人家自个租赁了宅子出来单住了,这不都等不及修缮好屋子就搬过来了。
魏家食肆在这附近外送盒饭的事,几乎家家都知道了。既不贵而且好吃又吃得饱,所以很多人家都订过。朱阿奶刚搬来,与人闲聊时也听说过,这下子碰见了魏家食肆的两小子,立即挥手叫他们来。
“你们那食肆里头是怎么个送法?”
见来了生意,魏宜茂和赵丰年就来了精神,立即跑过去介绍起来。两人如今训练的多了,口齿清晰,说话又有条理,不大一会就给朱阿奶把两种价钱两种盒饭的样式给介绍清楚了。
朱阿奶听了,也不多想就一口气定下了十二份十五文钱的盒饭,“打明起你们就给我送来。”自己租赁的这屋子是得赶紧该修的修该补的补了,朱阿奶打算每日中午给那些工匠们加加餐,让人家干快点,好让自己能早点住进去。
又来一单生意,两人应承下,赵丰年就赶紧跑回去给大姐姐说一声。
就这样这个冬日里魏家食肆里的堂食生意虽说是不温不火的,倒是这盒饭生意一直挺火热的。最近这两人又能赶着驴车出去了,碰着了人宣传起来就更加卖劲了,又增添了不少生意。
魏宜萱也乐见其成,不仅经常换着花样做菜,还时不时地做些优惠老客户的活动。像是每订了十次盒饭的客户,来魏家食肆吃饭就能免费得一碟子肉菜。
凡是订了盒饭的人家在魏宜茂的那本子上都清清楚楚地记着,住址和次数。若是有人家订了五六次的时候,魏宜茂就指着本子上的数字给他提醒道:“到时候您就去魏家食肆报上名号,不管点什么,都会送您一份荤菜。”
虽说这几个月嫌冷不愿意出门吃饭下馆子的人有,但是再冷也免不了交际请客这样的吃饭活动。魏家食肆本就味道不错,如今又有了这个活动,那些三五好友小聚时首选就是魏家食肆了。
盒饭的生意推动着食肆里头的生意,食肆里头的生意又能带动盒饭生意,总之两厢合力,这魏家食肆的生意倒真没被这场大雪给影响到多少。
开业不过几个月,走着经济实惠路线的魏家食肆渐渐就在南城这一片人家里小有名气了。这样的话,周家人知道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这一日,小松在外头采买纸笔时从外头几个闲话的小厮知道了这件事,还特地去了一趟远远地瞧过,那一家子在食肆里头忙里忙外的当真都是魏家人。
得了这样的消息,小松心里犯了难。
一开始休妻之后自家郎君本来还惦记着那魏娘子,经常嘱咐自己去多瞧瞧她,又是背地里给了几回钱。可是后来自打得知魏娘子宁愿自己赚钱都不收周家的钱财之后,郎君就渐渐不再问了。
可是小松总觉得,郎君还是没有放下魏娘子的。
再加上这段日子以来,郎君的性情变得愈来愈阴晴不定、难以捉摸了,小松担心若是这件事就这样让郎君知道怕不是会出什么事。